在2020年、2021年基金发行“开门红”爆款连连的背景下,2022年的“开门红”也被公募行业给予了较高期待。但从新年首日的发行情况来看,基金发行惨淡、投资者情绪不高,已成为当下行业始料未及的现实问题。
根据多家银行和券商渠道的消息,1月4日,在2022年的首个交易日,多款明星基金产品发行遇冷。发行规模最高的为广发基金唐晓斌和杨冬共同执掌的广发瑞誉一年持有,该产品全天募集规模达13亿左右。
其余热门产品,如李晓星和张萍拟管理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大成基金韩创拟管理的大成聚优成长、建信基金陶灿拟管理的建信沃信一年持有等,发行规模均不及10亿元。
对于如此别样的“开门红”,有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果仔细观察元旦节前的A股,板块轮动依然快速,成交额低于过万亿,观望情绪较重。有行业人士称,“自从2021年12月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明确后,市场有风格切换的迹象,但近一个月的市场走势对2022年的预示性并不强,也就是主线并不清晰。”
基金发行未遇“开门红”
1月4日是2022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并未像普遍预期的那样,迎来首日开门红。而公募基金,也与A股一样,没能迎来“开门红”。除了“基金大跌”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基金发行也较为萧条。
记者注意到,1月4日共有18只基金首发。为了打响基金发行“第一枪”,在18只基金中不乏由备受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基金。
大成基金经理韩创、广发基金唐晓斌和杨冬、银华基金李晓星、建信基金陶灿、富国基金杨栋、方正富邦崔建波等人悉数亮相。韩创、唐晓斌和杨冬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大放异彩。韩创管理的三只基金闯进年度业绩榜单前十,分列第四、第六、第七。唐晓斌和杨冬同样跻身年度业绩榜单前十。
可以说在1月4日首发的阵容中,既有年度新秀,也有明星老将。
然而就是这样的阵容之下,发行情况却并不乐观。
财联社从渠道了解到,1月4日新发的产品中,由唐晓斌和杨冬担纲的广发瑞誉一年持有认购规模约13亿元,李晓星和张萍挂帅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认购规模为8.7亿元,韩创拟任基金经理的大成聚优成长认购规模为6.6亿元。此外,陶灿和杨栋担任基金经理的基金首日认购规模均为超过5亿元。
对于如此别样的“开门红”,有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1月4日,尽管成交额超万亿,但是A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创业板指跌更是2.18%,失守3300点。
如果仔细观察元旦节前的A股,板块轮动依然快速,成交额低于过万亿,观望情绪较重。在创金合信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看来,这种情绪正是投资者在面对市场风格切换的迹象时,最为关心的问题。
魏凤春认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有没有系统性风险,这关系着风险资产的基本布局。第二,权益资产布局的主线是什么?第三,结构上,调整许久的消费、软科技是否可以扛起估值修复的大旗,市场风格开始转换了吗?“自从2021年12月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明确后,市场有风格切换的迹象,但近一个月的市场走势对2022年的预示性并不强,也就是主线并不清晰。”
观望情绪何以浓厚?
诺德基金的基金经理谢屹提到,2022年第1个交易日,我们看到市场有所回调,其实是体现了两天的下跌。其中包含了1月3日港股所呈现的下跌,这导致A股1月4日的下跌表观会看起来跌幅较大。
而对于大跌的原因,谢屹认为,年底及元旦期间的一些事件性的冲击可能对权重板块造成了一些额外的压力,例如,1月3日恒大股票的短暂停牌,带来了一些风险偏好的下降,这也对房地产产业链以及相关板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近期A股的成交额在万亿附近,板块轮动依然快速,节前观望情绪较重。”博时基金指出。
在恒越基金看来,2022年首个交易日,板块内部分化依旧剧烈,光伏、锂电、芯片、CRO等高景气赛道放量回调,中药、互联网、元宇宙等主题型机会走强。风格上来看,大市值成长板块压力加大。热点板块预计还是会处于快速轮动的态势,板块的波动或更多来自于交易层面。“春季躁动”的提前布局可能触发机构资金调仓,在外部风险偏好受限的前提下,资金流动也会进一步加剧板块的内部分化,市场在趋势性上难以形成一致。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今日指数走弱主要受到大型权重股下跌幅度较大所影响,而大比例个股出现上涨,或预示着过去两年市场极致结构化的情况将出现转变,更多的行业板块将进入投资人的视野,今年的市场可望往更均衡的方向走。在存量资金的博弈下,前期的高估值和高股价的个股短期或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此外,在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正式披露前,市场情绪更多围绕政策面、估值面、消息面的热点波动。
机会与风险
中欧基金认为,在经济企稳、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的背景下,短期的波动加剧意味着春节前行情的布局点,布局2022年行情成为投资者的主要再配置方向。
“消费伴随经济的企稳而有望复苏,建议持续关注食品饮料和家电等行业;经济稳增长的发力点预计将落在投资端的基建领域,尤其是符合双碳政策规划的新能源基建未来数年存在大量建设缺口,建议关注其中电力建设、新能源电站运营和输配电设备等领域。”中欧基金称。
魏凤春直言,2022年的主赛道应该是智能化,这是贯通周期(能源)、消费(汽车)、科技(5G)、金融(券商)的综合产业链。
不过,他表示,市场仍然要经受更加剧烈的波动的考验。“从基本面看,增长下行带来的盈利下行带来的估值调整渴望被国内宽松的流动性渴望对冲掉,但海外的加息对此的冲击又是不得不防的。”
博时基金称,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消费恢复乏力及传统基建增速趋势回落等需求端压力,货币政策仍坚持“稳”为主基调、继续助力稳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走势,仍将演绎结构性行情,可适当关注景气度预期改善的板块的表现。
在谢屹看来,上述影响市场大跌的因素为短期因素。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已经启动,未来会进入通胀走低、增速走高的阶段,对权益类资产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当前的信贷政策、个税的优惠政策出台都非常及时,会对复苏进一步有所助力。“因此,我们对2022年中国经济以及股市表现是充满信心的。”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预披露,业绩表现超预期的个股也有望迎来市场关注。
“总体而言,我们仍看好一季度的行情。”该公司称,在投资策略上,一季度可进行较为均衡的布局。一方面,投资人可关注受益宏观政策边际转暖的房地产产业链及基建/新基建板块、继续向疫情前常态复苏的消费及服务行业,以及目前估值相对偏低、景气度有望迎来拐点的行业;另一方面,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具有高景气度、高增长的行业,鉴于其中长期盈利增长有助于消化偏高的估值,仍是可持续布局的方向。
“虽然部分投资者担心货币政策将流动性边际收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但根据目前经济复苏情况来看,市场资金面断崖式收紧的风险不会很大,做出如此判断还为时过早。在经济进一步恢复后,市场盈利也有望随之恢复和提升。”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在2022年,该公司对A股市场仍将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