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校毕业生破千万!如何应对“就业潮”?

财经
2022
01/07
06:35
亚设网
分享

2022年高校毕业生破千万!如何应对“就业潮”?

作 者丨陈洁 实习生胡晴

编 辑丨周上祺

图 源丨新华社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创下两个历史:毕业生人数最高,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大。数据显示:

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老题目,但2022年有新的内容,之前每年高校毕业生增长不过三五十万,2022年一下子增长接近170万,增量是之前的4-5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个是高校毕业生总量突破千万。中国需要求职的总人口中,包括初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大学生大概占到市场新求职人员总数的2/3。”

他进一步指出,毕业生人数增加的背后,和“推后就业”密切相关,中专生毕业想考大专,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考研,人数一年一年累积,导致2022年新求职人数可能会出现一个峰值。

对很多省份尤其是经济大省来说,“毕业生大潮”已经可以预见。

根据近日教育部发布会上的信息,广东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71万人,同比增加6.6万人,加上其他来粤就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个人与社会如何更好的应对?

“推迟就业”明显

2022年不过刚刚开年,多个省和市就密集发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其中,河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河北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做好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为此,上述通知提出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构建校内各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共同负责、校友积极有效支持的就业工作机制。2022年1月4日,据当地媒体报道,福建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就做好2022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下发通知,从7个方面、18个小点,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相关通知提出,要求以“百校走千企”行动为契机,各学校走访企业累计数原则上不低于200家,切实推介更多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些城市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1月3日,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措施共28条,并给予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每人8000元、5000元、3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租房补贴。此外,1月5日,据中国教育报的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清单》。帮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更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种政策不断“加码”的背后,是高校毕业生的增量和总数创下历史新高。

“现在的青年人上大学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加上近两年大家延迟进入职场,也有累积效应,造成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新高。”卢锋指出。

高校毕业生通过继续深造,从而推迟就业现象,从各大高校近日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也可窥见端倪。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发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生中,选择就业的仅为33.12%,国内继续深造的为57.07%,出国出境留学为8.41%。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的比例为64.02%。清华和北大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更高,其中北京大学国内升学比例52.26%,出国出境深造比例18.9%;清华大学本科生继续深造比例高达76.6%。

“现在不少年轻人其实都适应于一种既定节奏的状态,应该考大学,然后再考研究生。”卢锋指出,“在继续深造与进入社会求职历练之间,可能需要一个务实的选择,考研深造当然是好的,也要积极务实面对求职困难,避免下意识回避心理,因为求学到最后还是要进入职场发展。”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各大城市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口比例在快速提升,这也使本科学历的“稀缺度”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在万亿GDP城市中,北京每10万人中有41980人拥有大学文凭,南京、上海、武汉、西安每10万人中也有超过3万人拥有大学文凭,且所有万亿GDP城市每10万人中均有超过1万人拥有大学文凭。

2022年高校毕业生破千万!如何应对“就业潮”?

数据来源:各地人口普查公报 (万亿GDP城市包括刚刚“官宣”的东莞)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有创办高校的积极性,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也在增加,也延缓了就业的压力。但这也同步也产生一个现象:但在相关学子大学毕业后,仍然需要找工作,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一年多过一年,大家找工作压力就会比较大。

“2021年考研人数创下新高,一方面与社会上一些好的工作单位提高学历要求,不少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导致更多人加入考研的队伍。另一方面也和就业环境有关,一些相对更难找工作的群体会通过考研加强自身竞争力。据我的观察,高校研究生里面的性别构成,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但最终她们找工作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只是推迟了。”胡刚表示。

如何应对“就业潮”?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这是一个无论是国家、地方、社会还是个人都需要回答的“必答题”。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及“就业”,并重点提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

卢锋指出,社会要创造促进就业的环境,给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好的机会。

“宏观经济政策讲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稳定就业。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周期性的失业就会增加,从而加剧了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困难。”卢锋表示:

“就业是民生之首。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宏观经济要稳,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要给就业创造良好环境。而此前的财政部会议,对给就业提供最多机会的小微企业,第一条政策就要继续加大减税减费的力度。”

对于地方来说,也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胡刚表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近年来高校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数量增加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因为建大学需要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大,加上经济发达地区也需要更多人口就业。

但这也带来了相关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仍然以广东省为例,据广东省教育厅和人社厅的相关数据,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57.2万人,这一数字在2020年上升到约有60.3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的毕业生,有超过8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2021年,广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4.2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和外省来粤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求职规模预计超过85万人。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71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肯定是大的,但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吸引人才又能反过来推动经济增长。”胡刚表示,地方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动和吸引毕业生前来就业,包括落户门槛降低、提供公租房等等。

卢锋认为,除了社会和政府之外,个人也需要调整就业预期。

“社会的帮助很重要,但是环境创造得再好,高校毕业生中,仍然有一个比例的人群找工作会比较困难,当然也有一部分会比较顺利。”卢锋表示,“这里面关键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现实可能和预期不一样,这种时候还是需要慢慢调整甚至降低预期,直到找到工作。”

他认为,高校毕业生需要做一个“预算约束”,即调整自己对于工作的预期,不能一味的只是考研或者考编,首先要实现在社会上自立。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张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