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在中国香港主板上市,并被冠以“植发第一股”的称号。其创始人张玉在朋友圈晒图庆祝,并感谢了股东、中介、合作伙伴以及全体员工,却唯独漏掉了超5万名的“植发患者”。
从股市表现来看,公司上市后好景不长。2022年1月6日,雍禾医疗股价大跌16.58%,1月7日公司股价继续下跌,报收于12.84港元/股,距发行价15.8港元/股已下跌18.7%。对此,投资者深感疑惑:“植发第一股”成色几何?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绿鞋”到期
股价开始向下波动?
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以15.8港元/股价格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其股价一度冲至19港元/股,而随着大盘跌势不止,其走势亦明显转弱,但截至2022年1月5日,其收盘价均大于或等于发行价。其中,1月3日至1月5日,均报收于15.8港元/股。由此可见,承销商“保发”意图明显。
而转折也发生在1月5日,雍禾医疗盘后公告称,有关全球发售稳定价格行动及稳定价格期已于2022年1月5日结束,联席全球协调人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涉及712.45万股,占发售总数约7.5%;作价15.8港元/股,额外集资净额达1.08亿港元。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鞋机制的是防止公司股价在上市当天出现过大幅度波动。而一些公司在IPO时会选择保留部分股份,一般不超过15%,也就是说承销商可以用这15%的股份来稳定股价。但当‘绿鞋’用完,就意味着市场上最大的买家离场。公司后面的股价涨跌短期内受市场情绪影响,长期则与基本面相关。”
过度依赖广告营销
转化效果却不理想?
雍禾医疗的基本面如何?
雍禾医疗业务涵盖植发医疗、医疗养固、常规养护及其他配套服务。据公司招股书显示,雍禾医疗收入主要来自植发医疗服务,医疗养固服务收入亦有较快增长,2018年至2020年,公司每单植发手术平均可挣2.7万元,毛利率高达74%;医疗养固服务毛利率更是高达77.8%。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0年,雍禾医疗的整体营收分别为9.3亿元、12.2亿元、16.4亿元。2021年上半年,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75%。但净利润与营收极度不匹配,2018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只有5350万元、3562万元、1.6亿元。
为什么净利润如此低?原因或是公司过度依赖广告营销。一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对记者表示,“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雍禾医疗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6%、53.1%、47.6%及54.9%,这意味着公司将近一半的收入用于广告营销。”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雍禾医疗位于北京三里屯SOHO的一家植发门店发现,店内客人并不多,主要以男士居多。同时,同一楼层内还有雍禾医疗旗下的史云逊养发中心正在营业,提供医疗养固服务,且女性用户偏多。
提到植发,一位相熟的理发店老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之前有不少植发机构找我们帮忙推荐项目,返点也比较可观。同时,它们还会传授相关话术以打动客户。但有些话术似乎不太合理,比如,把正常代谢的少量掉发情况夸张描述为脱发、不区分群体特征统一夸张称脱发严重等,所以我从来没介绍过客户给他们。”
而理发店只是植发机构众多营销渠道之一,通过雍禾医疗在前5大供应商上的投入及占比变化可以看出,雍禾医疗营销渠道比较多元。招股书中显示,在效果营销上,除了与百度合作展开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推广外,公司还与微博、B站及抖音等大型社区网站及线上社区进行积极合作。
但大手笔的营销带来的效果又如何?上述审计师表示,“从招股书中的数据可以看到,2018年至2020年,植发医疗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速低于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增速,营销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用户增长,广告的转化率似乎并不明显。并且公司研发费用也极低,2018年至2020年,公司年均研发投入不足1000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不到1%。这可能也说明这个行业本身就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
虽然雍禾医疗抢占了“植发第一股”的宝座,但国贸的新生植发,以及中关村的大麦植发均虎视眈眈,这些玩家均表示有IPO的计划。在竞争对手步步紧逼、获客不甚理想的情况下,雍禾医疗上市先发优势还能保持多久?其股价是否会一路下跌?对此,记者采访了雍禾医疗创始人张玉,但截至发稿,未获得相关回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