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

财经
2022
01/11
16:55
亚设网
分享

企业服务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按下了数字化的加速键。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显示,彼时,国家层面强调要把数字经济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催生健康数字经济产业。 

从近两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到了市场起飞的临界点。而作为数字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服务产业,现在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 

正因为之前从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获取到了好处,中国企业正在不断投资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水平。但与20年前市场格局完全不同的是,各种国产化软件的能力提升,也给中国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瓶颈期也随之而来。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数字化服务到底是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即走通用路线还是垂直路线?中国企业数字化服务发展十几年也没有特别清晰的分类标准。 

横平竖直之间,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01

横平竖直的市场

实际上,从最早用友、金蝶等企业在国内利用财务软件开创企业软件服务市场以来,从一开始不断普及的财务管理,到后来被提上拓展议事日程的ERP和CRM,再到基于数字化营销以及客户投放平价的广告监测与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数字化的过程,恰恰是垂直领域的企业数字化服务系统不断被丰富的过程。 

截止到目前企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经营难题,都可以在数字化软件服务中找到解决方案和成型的案例参考。 

换句话说,垂直发展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已经到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些软件公司开发不了的地步。而这些深入到企业管理与经营层次的各种数字化工具,切切实实提升了各家企业发展经营中的效率。 

这甚至被企业家看作企业竞争力奠基的基石。 

企业服务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

一家名为金地汇众、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历史的纪录片公司,他们的老板非常重视OA系统的建设。 

原因就在于公司所有的内容创作团队都会常年在外面拍片,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各种行政审批和出差报销等手续,如果线下办理非常繁琐而且效率不高,所以2007年公司老板就上马了一套源自金蝶的OA系统,在办公审批之外,还将财务数据的管理落实到了数字化的角度。 

现在,这家公司的从创作到财务管理全部数字化完成,不管团队在国家的任何一个省市创作,后台的制作可以无缝衔接,都在统一的制作中心完成,不会耽误向客户交付纪录片或者宣传片的工期。 

但事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功能,单纯靠人力就显得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通用型的企业数字化服务系统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企业日常管理的大部分功能。关键这种系统的投入比较少,却能迅速带来产出,这对于很多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弥足珍贵。 

而其中不管是钉钉、企业微信还是分享销客,都建立在社交这一个、操作逻辑的基础之上。

即使在现在,各家企业哪怕有了专门的管理软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建立各种各样的企业微信群,在群中管理者和员工会就问题讨论并发布各自的意见,公开公司的决定,上报相应的信息等等。 

另一方面,钉钉和企业微信,现在具有了转换公域流量到私域的能力。企业微信不用说了,已经跟微信打通,企业微信可以通过二维码以及开微信群的方式,将微信这一个公有流量池中的流量向企业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导流。 

钉钉现在已经跟淘宝打通,各种淘宝店铺完全可以将客户与自己的钉钉捆绑,通过钉钉从淘宝的巨额消费流量中获取符合自己的客户信息。 

因此,这些已经采用的管理软件是面向客户企业获客并不可少的工具。而这种数字管理软件的功能成为企业获得业务来源的设计,也增大了企业跟很多企业管理软件之间的粘性。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企业微信、钉钉、飞书等企业管理软件平台发展及其迅速的原因。 

从这一角度来说,当下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核心的竞争,就变成了企业推动的数字化,到底是要选择垂直的数字化软件和平台,还是选择通用的数字化软件和平台。

#02

数智化转型机遇

当下要想解决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这一个困扰发展多年的问题,就要了解企业当前遇到的转型机遇。 

那就是数智化。 

腾讯集团高级顾问、管理学专家杨国安教授曾在新书《数智革新》中表示,“由于数字化可以对价值链乃至产业链进行根本改造,使其能演变为战略本身。当下很多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而对于数智化,用友创始人王文京认为就是指新一代的ICT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这六大技术,正在驱动新一轮的商业创新。 

到了新的时代,很多企业对自己的业务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都较之前更高。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简单数字化(OA、ERP、BMP等)工业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如今是AI、数字孪生的新时代,已经达不到管理效率再度提升的作用,数字化和平台化成为企业在数智管理领域最重要的需求,这将是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 

企业服务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

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数智化推进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指引,以企业的经营发展价值为目标。企业数智化是途径,本身并不是目的,在王文京看来,企业数智化并不是要建构一个特别庞大复杂的系统,“而是从企业的刚需和痛点、一些代表性的场景、代表性的业务主题和管理主题出发,在平台基础上推进,按照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让它产生价值。”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和能力,驱动商业核心的变革。在他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就是建立数字化的企业战略模式与文化、掌握数字化技术能力、以及将数据视为企业的战略资本。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情势复杂,要掌握其内在客观规律需要在实践中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管理者往往会利用数智化管理平台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认知和把握,可以更客观地制定相关的企业决策和发展计划,实现更为科学有序的管理。

而通过数智化转型的举措获取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拨开隐藏在数字和报表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充分挖掘出其本质的内涵,并且在对其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才能实现对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入认识。

毫不夸张地说,如何让每件决策都有数据支撑,从而推动企业智能运营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对于数智化转型永无休止的追求。

#03

平台化思维浮出水面

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对新时代数字化服务管理软件的需求,更多不在于管理本身的项目上,而在于如何打通各个系统数据以及信息协同上。 

企业需要的数字化服务管理软件,当下最核心的功能是通过PAAS和LAAS的能力,把之前企业已经使用,并且与业务深度捆绑的各种子系统软件产生的数据和业务协同起来。不光能让企业家在一个平台上看到数据的流转和结果,对于下一个阶段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让企业降低部门之间沟通的频次,提升内部协调的效率。 

知名管理专家陈春花教授曾说,协同是数字化的特质。“大部分企业要练内功,把内部价值空间想办法先释放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数智化转型需要的数字化服务平台,要有细致、全面的实时数据分析,并可以利用AI提供更加到位的建议。背后的逻辑就是企业家已经把数字化提升效率当成了一个共识,而且这个共识从十几年前到现在一直存在。 

这其实就是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发展逻辑和趋势。而各家知名厂商都已经看到这个趋势,并在不断投入精力促进行业的转型和企业的发展。 

企业服务应该“横着走”还是“竖着走”?

例如,钉钉已经跟阿里云融合,底层的服务和扩展到客户收益部分,已经完全转向帮助客户通过中间的表层系统,打通客户已经拥有的其他管理程序和数据。 

企业微信也借助腾讯会议和腾讯云、微信的社交能力,同样在做打通数据和业务连接的工作,并且腾讯因为之前要做产业互联网基础的布局,早已在这条路上抢得先机。 

这两家软件的协同和连接是跨平台的,已经通过投资和与其他软件公司的合作,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云服务需要保证的LAAS与PAAS能力,毕竟通过这些能力的完善化,管理软件才能来获取到其他软件提供的数据接口和服务接口的时候,快速实现功能的接入与数据的沟通,也还能最终让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已经部署子系统的功能协调和数据综合能力。 

当然用友、金蝶、致远互联等以往提供企业SAAS服务的公司,现在也在向协同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方向转型。用友甚至提出一个BIP(Business InnovationPlatform)的专有标准。

#04

结语

数智化时代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与用户的沟通交流,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享受到更多的设备资源,并通过及时反馈其体验得到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数据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动态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研究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从数据角度看,一方面,它保证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用户体验的管理和用户消费的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企业通过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为其提供并推荐相关的互联网资源,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促进了企业资源的优化以及合理分配,也推进了企业的智能化运营进程。

同时,压缩决策时间就必须建立在对内部管理所有数据的打通之上,形成一个智能化协作的平台,通过各种数据的研判,迅速生成对于企业家决策有价值的报告,以便企业家能在第一时间对某一个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快速决策。 

因此,当下数字化企业服务领域最需要的其实是智能协同,更准确的说是各种协同与数据之间的流转。

企业要想增加自己在数字化转型之后的竞争力,就必须把原有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增加协同和平台的能力,从而把组织精力释放出来。 

这才是企业数字化服务领域“横平竖直”的方案中,企业选择的出发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科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