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2022年反守为攻 结构性机会多

财经
2022
01/12
10:35
亚设网
分享

新年伊始,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寻找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当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联合私募排排网推出“展望2022·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从1月11日到1月25日,邀请十位私募业的重磅嘉宾为大家分享投资见解,这些嘉宾不仅投资经验丰富,并且长期保持优秀业绩,希望他们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投资启示。

1月11日,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对话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重阳投资成立于2001年12月,是国内非常知名的老牌私募,旗下基金业绩优秀。王庆于2013年4月加入重阳投资,历往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摩根史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王庆认为,2022年是结构性行情,看好两类股的投资机会:一是调整充分的龙头公司,这类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周期制造、消费、医药、互联网等领域;二是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成长股,除制造业外,消费、服务等其他领域的成长型公司同样值得关注。

反守为攻结构牛

证券时报记者:展望2022年,您判断宏观经济整体会是什么情况?现在普遍认为当下经济压力较大,2022年企业盈利将有所下降,您如何看?

王庆:2022年,我们年度策略的主题是《反守为攻结构牛》,而2021年是《攻守兼备》,也就是说,我们对今年市场看法更加积极。

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底部确认分别是: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信用底-经济底。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释放政策转向的信号,所以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当前政策底已经出现了。而在政策底出来之前,估值底也已经出现。现在需要判断的是,市场底在哪里?我们倾向于认为,当下就是市场的底部区域。鉴于政策底的出现,预判最迟在今年一季度末,就会出现信用周期的拐点。之后大概在年中会出现经济、上市公司业绩的拐点,也就是信用底、经济底会相继明朗。这样判断下来,我们整体认为今年比去年市场要好做一点。

我们认为,今年经济会前低后高,政策前松后会不会紧,要看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态势,这样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有利于资本市场表现。但不认为2022年会有系统性牛市,因为系统性行情需要具备至少两个条件:一是经济不能太差,要稳健;二是对未来市场化改革开放方向有比较大的期许,目前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所以总体还是结构性的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结构性行情应如何把握?

王庆:投资者需要理解结构性行情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首先,我们认为,经济全年运行前低后高,区间在5%~5.5%,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5%~10%区间,但上半年和下半年表现会不一样,行业之间的利润分配也会不一样,去年利润分配是更有利于上游行业,今年则更有利于中下游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其次,需要理解A股风格极致分化后的再平衡。过去几年市场有非常明显的分化特点。第一个是周期股和防御股之间的相对表现,周期股跟经济景气关联度较高,弹性较大,比如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防御股是跟经济景气关系不大,比较稳定,比如必选消费、医药等。经济繁荣的时候有利于周期股,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有利于防御股。

第二个是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的分化,资金环境比较宽松的时候有利于成长股,反之有利于价值股。

所以,综合下来,影响股票市场最重要是两个周期:经济周期和流动性周期。目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偏紧,景气收缩,不利于高景气高估值赛道的表现,利于“价值+防御”类股票,即低估值的“老蓝筹”股,如银行、地产、能源等。

未来3个月内,流动性可能会得到改善,届时会有利于“防御+成长”股的表现,也就是所谓“新蓝筹”,经济转型之后新经济的主线,如消费、医药、科技互联网,他们跟经济景气有关系,但不那么明显,他们也有成长性,但成长性不会特别高。

偏好两类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具体而言,2022年您偏好哪类投资机会?

王庆:去年一段时间市场对高景气赛道非常追捧,估值容忍度很高,我们认为,即使好行业好公司也要理性看待,再好的行业太高的估值也只是风险而不是机会,高景气赛道的高景气通常也不会持续,所以不要太激进。

2022年比2021年机会要多一些,但还是结构行情,我们偏好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调整充分的龙头公司。受到经济下行预期和行业监管政策的影响,2021年白马股普遍跌幅较大,很多公司估值处于近年来甚至历史低位。在宏观政策转向稳增长的背景下,盈利预期、监管环境、流动性条件均对白马股有利。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周期制造、消费、医药、互联网等领域。由于这类公司多为指数权重股,他们的上涨可能带来市场指数性的机会。

另一类是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成长股。成长是股票市场永恒的主题,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成长更加稀缺。很多符合“专精特新”特征的成长股在2021年表现强劲。在我们看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过程,仍然有大量潜在的成长型公司未被挖掘。除制造业外,消费、服务等其他领域的成长型公司同样值得关注,因为下行的市场环境往往更能检验公司的质地和增长潜力。

具体关注四类股:一是估值回到合理区间的优质白马股;二是短期受到事件性压制,A股市场稀缺的优质互联网龙头公司;三是估值来到历史低位,永续行业里的优质公司,如金融、周期制造;四是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先进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海外市场如美联储加息预期,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影响?

王庆:首先,我们判断美国不会开启长期加息周期,预计美国通胀2022年下半年就会明显缓解,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收紧幅度和持续时间。其次,不能用惯性思维看待海外市场影响,以前中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周期容易同频共振,但现在二者已经不怎么同步了,甚至出现了典型的异步,这可能会是一个常态。所以,美国加息对A股影响相对有限,会通过汇率市场的波动来缓解。但对港股市场会更为突出,因为港币和美元挂勾,如果是投资港股,需要注意规避那些高估值、靠宽松流动性支撑估值的标的。

证券时报记者:美股、港股、A股这三个市场,今年整体来看的话,谁更有机会?

王庆:我们认为A股、港股的机会更大,两者都是结构性机会,相对而言,A股的结构性机会更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