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002432)1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美国子公司收到的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发来的下述就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的订单,生效时间为收到订单当日,合计订单金额为6531万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4.16亿元。另外,与美国纽约州卫生部签署的iHealth试剂盒销售合同由双方于当地时间1月10日生效,合同价税合计金额为1.2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7.64亿元。
1月12日,新冠检测概念股九安医疗再度涨停,收报62.22元/股,总市值达298亿元。自2021年11月12日以来,公司股价涨幅已超800%,总市值增超260亿元。
暴涨后,九安医疗成为了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1月12日,九安医疗再收关注函,这是2021年11月份以来公司收到的第四份关注函。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九安医疗说明所披露内容是否谨慎、客观,是否存在夸大性宣传、误导性提示以迎合市场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情形。
“九安医疗近期接连收到关注函,频率颇高,这也向市场传达了警示信息,普通投资者亦应密切关注九安医疗对相关事项的回复并注意投资风险。”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说道。
是否存在选择性披露
1月7日,九安医疗发布《关于子公司收到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针对Omiron变异病毒测试性能实验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以下简称“iHealth试剂盒”)在实验中100%的检测出了最大CT值为21.59(n=5)的Omicron活性病毒样本。当日,公司股价上涨6.05%。
不过,深交所表示在九安医疗就上述公告进行报备的英文原版文件显示,该实验的样本池共有11个Omicron活性临床病毒实验组样本,其CT值在19.35-28.81之间呈线性分布。对每个样本使用iHealth试剂盒检测5次,测试结果显示,CT值小于或等于21.59的四个样本,其20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CT值等于22.86的一个样本,其3次检测结果为阳性,2次检测结果为阴性;CT值大于22.86的6个样本,其30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针对此事,一位从事体外检测的上市公司实验室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上述的CT值指达到一定荧光信号强度所需的PCR循环数。新冠检测是检测样本的CT值,一般CT值越小代表病毒含量越高,CT值越大代表病毒含量越低,上面那段话的意思应该是试剂盒对CT值小于21.59的病毒样本是有效的,大于22.86的病毒样本结果可能是无效的。
对于公司《公告》与给深交所报备的文件信息差异,深交所要求公司核实说明公司《公告》仅披露CT值小于或等于21.59的四个样本结果,而并未披露CT值大于21.59的七个样本测试结果的原因,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以部分样本阳性检出率来混淆全部样本阳性检出率误导投资者的情形,是否存在选择性披露部分信息以炒作股价的情形;并让公司补充披露该实验的详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选取方法、全部实验组样本阳性检出率、实验结果可靠性等。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当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实务操作中来看,选择性披露行为可分为披露对象上的选择和内容上的选择,前者是指披露行为人向特定的人士披露未公开的信息,后者是指行为人并未披露信息的全部,而是有选择地披露有关信息。九安医疗仅披露CT值小于或等于21.59的四个样本的测试结果而未披露CT值大于21.59的七个样本的测试结果的原因便是后者,即行为人并未披露信息的全部,而是有选择地披露对己方有利的有关信息,确有炒作股价的嫌疑。
所提方案可行性多大
九安医疗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的《关于采用家庭自测盒实现奥密克戎新冠防疫1+1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深交所关注的另一重点事项。九安医疗建议将iHealth试剂盒通过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批准投入天津市疫情防控使用,并称天津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公司方案。
深交所要求九安医疗核实说明公司iHealth试剂盒如欲取得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批准尚需履行的程序,说明公司所提方案是否不符合我国疫情特点及防控策略,并充分提示不确定性和相关风险。
1月12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在之前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了《关于采用家庭自测盒实现奥密克戎新冠防疫1+1的建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该建议,该建议是否被采纳尚不确定。
对于九安医疗向天津市疫情防空指挥部提交的《建议》的可行性,财经评论员王赤坤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取决于当下的防控策略是否接受这一模式以及自行检测的专业程度。如果防控策略不认可这一模式,那么这一建议就没有意义。此外,如果由于检测专业度问题导致错检漏检现象发生,还会给整个防疫体系埋下隐患。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谭亚娣对此表示,参考iHealth试剂盒在海外的使用经验,这一建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降低集中式核酸检测带来的病毒大规模传播风险,但这并不是控制疫情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