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保障性租赁房
让年轻人住房无忧,或可增加生育
1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表示,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对城市新市民、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可以宽慰住房紧张心理的消息。因为,前些年,对多数居民来说,都在想方设法购房,有条件的在购,没有条件的也在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担心房价上涨。近两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不断收紧,房价增速开始放慢,有的地方还出现下跌现象,购房者的心态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急切购房的心理慢慢消除,继而变成了纠结、犹豫。尤其是年轻人,到底是购房还是租房,很多人拿不定主意。
造成年轻人在租房和购房间犹豫和纠结的原因,除了仍担心房价会涨、觉得只有购房才能证明自己有资产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更多可供选择的租赁房,租到令自己满意的住房。
事实也是,从目前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的心态来看,已经不像前辈们那样,都把眼睛盯在购房上了。即便与70后、80后相比,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愿意租房的比重越来越高。由此,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现有的租赁房资源,一方面,比较分散,有的配套严重不健全、房屋质量很差,甚至无法用“房”来形容。即使如此,在一、二线城市,这样的房子租赁价格也很高,无法满足年轻人的租房需要,也就直接导致他们在购房与租房中纠结;另一方面,租赁行为不规范,一些中介机构,动辄出现损害租房者利益的行为,包括大型租赁企业,也出现过跑路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租赁房数量不足、配套不全、质量不高、服务不好的问题,是年轻人能否更多选择租房非常重要的方面。
很显然,住建部公布的这组数据,对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种信心提振,能够让年轻人不再纠结,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租房,用租房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用租房来化解购房带来的生活压力,用租房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否则,很多家庭的资产配置都会出现严重的扭曲现象,会被房产大量占用,被房产挤占其他方面的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对鼓励生育问题,提出了一个“印钞生娃”的建议,希望央行能够每年多发2万亿货币,用于鼓励年轻人生育,力争在10年内新增5000万人口。建议通过媒体公开以后,立即遭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和质疑,认为他的建议是哗众取宠,很不切实际,甚至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泽平的建议,确实是非常糟糕的,是想当然,是拍脑袋。因为,每年2万亿的新增货币,十年就是20万亿,将增加多少通货膨胀因子,这个账不敢算,也算不清。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进一步不合理,有钱人通过多生,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各种投机性交易会因为流通中现金的增多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凶猛。而中产阶层。则不会为了这两、三万元钱去多生一个孩子,甚至多生两个孩子。因为,生不生二孩、三孩,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是最现实,也与年轻人关系最为紧密的方面之一。按照目前的房价,就算生娃之后能够得到一些补贴,与高房价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得一比。
相反,如果能够在保障性租赁房建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能够向年轻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租赁房,让年轻人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保障性租赁房,且价格适中,消除了年轻人在住房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一部分在生娃问题上纠结的年轻人,或许就会选择生二孩,甚至三孩,比起任泽平的发钱方式,要有效得多。毕竟,几万元的补贴,是不可能买到一套房子的。而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赁房,则会对年轻人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保障。至少,他们可以不急于购房,待经济条件具备了,再选择购房。在没有购房前,则可以依靠租房解决结婚、生娃等方面的问题,且不会对生活带来任何影响,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舒坦。所以,加大保障性租赁房建设,也是鼓励生育的重要砝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