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 旭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复同意在一些省份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引起市场普遍关注。为何要在这些省份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这些节点未来将发挥哪些作用?
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关提问时介绍,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和宁夏等4个节点启动建设国家枢纽节点,同时正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论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个节点的建设方案。
将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金贤东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力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
金贤东介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节点。传统上,我国通信网络主要围绕人口聚集程度进行建设,网络节点普遍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他强调,数据中心对网络依赖性强,随之集中于城市部署。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快速发展,对能源、土地、气候等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些东部地区应用需求很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大;而一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金贤东表示,基于此,迫切需要加大国家算力网络的顶层设计,尽快转变以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
目前,我国布局了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区域,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集约、高效发展。
通过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进一步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引导大规模数据中心适度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在集群内部,调整优化网络结构,加强水、电、能耗指标等方面的配套保障。
金贤东强调,在集群和集群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支撑大规模算力调度,构建形成以数据流为导向的新型算力网络格局。
论证成渝等4个节点方案
上述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具体将在哪些省份落地?
金贤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已批复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和宁夏等4个节点启动建设国家枢纽节点,同时正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论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个节点的建设方案。
他指出,关于这两批8个节点的布局建设,定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4个节点要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定位于不断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节点要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定位于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注意到,此次发布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当前多方面经济热点进行了回应。
例如,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介绍,目前,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已经提前下达地方,各地正在陆续组织发行。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