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在面对苦难时的无奈和个体生命的坚韧。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天才儿子”的故事刷屏了。这篇题为《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文章,是位老父亲的自述。他说自己的儿子金晓宇很不幸,小时候一只眼睛因为事故失明。到高中的时候突然退学,随后精神出现状况,也有了暴力倾向,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高考成绩离一本线只有3分的金晓宇却也未能上大学。
原本金晓宇的人生可能就此被苦闷、琐碎、无奈等关键词所包裹,但他却与众不同:疯狂地自学外语、阅读大量书籍,并走上了翻译的道路。10年里,金晓宇翻译了22本书,涉及多个语种,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
从一位身体和精神均有些状况的孩子,一跃成为专业的图书译者,这无疑非常励志。因此,这个故事也被称为“杭州版的《美丽心灵》”。不过,这个故事最打动人的,未必只是天才的高光时刻,还有一个平凡家庭的默默付出,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在面对苦难时的无奈和个体生命的坚韧。
正如文章标题里的关键词——“殡仪馆”和“天才儿子”,预示了这个故事有着事关生死的沉重。在殡仪馆里的是金晓宇刚刚去世的母亲,她一生都在想办法“拯救”金晓宇,她一心炒股是为了给他存钱,而金晓宇翻译的机会也是母亲在同学会上了解到的。
真实的生活,永远蕴含着最动人的力量。朋友圈刷屏的背后,是人心相通的共情本能。但在为这样一个故事落泪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一类人,即那些有点特殊的孩子,他们如何体面地生活?在父亲的自述里,他感谢社区,感谢派出所、残联、侨联的照顾,但金晓宇依然遇到了学校不录取的障碍。对于亟待正常融入社会的金晓宇们来说,这种障碍可能是致命的。
客观来讲,像金晓宇这样在某方面拥有极大天赋,并成为热点新闻人物的例子是极少数的。多数类似案例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的成长之路仍会遇到许多坎坷。
金晓宇的家庭很了不起,但此事也应引发一些公共层面的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很多疾病、困难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治愈,面对坎坷,很多普通人只能抱着不放弃的觉悟,努力地坚持下去。这就需要从社会层面着手,比如提供各种支撑性的政策和设施,校园的及时干预和治疗,以及日后回归社会的引导辅助,帮身处艰难的家庭去分担这种压力。
总之,“天才儿子”背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它应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父亲没有放弃的,一个社会更不能放弃。
□江城(媒体人)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