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被“打脸”事件再次发生,上海证券发布业绩预测,安旭生物当晚火速澄清

财经
2022
01/19
20:43
亚设网
分享

研报被“打脸”事件再次发生,上海证券发布业绩预测,安旭生物当晚火速澄清

证监会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明确了证券研究报告形成、发布、使用等监管规定,要求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证券公司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及相关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但随着券商分析师队伍的壮大和研报数量的增加,在竞争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券商疏忽了对研报质量的管控和对研报真实性的确认,这种影响券商研报专业性和信服力的现象近期时有发生。最近,安旭生物就对上海证券的研报内容进行了辟谣。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成为甄别病毒携带者和实现精准抗疫的关键,相关用品需求随之增加,医药检测板块应市大涨,安旭生物也掀起了一波涨停潮,1月6日~1月14日,该股最高涨幅达144.10%。

近日,上海证券一份关于安旭生物(688075.SH)的研报引发了市场的关注,研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驱动整体业务快速增长。疫情前,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1%和63.2%,延续2018年的增长趋势。2020年安旭生物业绩得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1.9亿元和6.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9%和1091.4%。2021年海外疫情呈现阶段性爆发态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12.3%,随着第四季度新型变异病毒奥密克戎迅速传播,海外日新增数再创全年新高,公司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上海证券对于安旭生物进行盈利预测称,预计2021~2023年安旭生物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29.88亿/16.55亿元,同比增长11.9%/311.5%/-44.6%,对应EPS为11.84/48.72/26.98,2021~2023年PE估值为15.08/3.67/6.62倍。上海证券称,持续看好市场广阔的POCT检测赛道。

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针对上海证券1月11日发布的这份研报,安旭生物当晚立即通过公告进行辟谣。

安旭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关注到上海证券研究所发表的《安旭生物深度报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对公司2022年~2023年业绩进行了盈利预测,为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安旭生物作出如下说明:第一,公司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第二,报告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截至目前,公司未做过任何2022~2023年的业绩预测。

安旭生物还表示,公司上市以后,从未接受任何投资机构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

近几年,券商研报被“打脸”的案例层出不穷,前不久东方生物(688298.SH)也对中信证券(600030)的研报进行了辟谣,这也是一个典型案例。

2022年1月15日,东方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关注到中信证券研究部于2022年1月13日发布《美国推出新冠快速检测计划,孕育抗原检测新蓝海,上调目标价》,对公司2022年~2023年业绩进行了盈利预测,为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公司现作如下说明:报告仅为中信证券研究部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公司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经营业绩数据;也未做过任何2022~2023年的经营业绩预测。

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一份名为《美国推出新冠快速检测计划,孕育抗原检测新蓝海,上调目标价》的研报称,东方生物作为英、德等欧洲国家的抗原检测试剂主力供应商,同时又新联合西门子拿下美国抗原试剂(家庭自测版)FDA-EUA授权,打开美国抗原检测市场新蓝海。中长期看,公司分子诊断、液态生物芯片等非疫情相关产品正加速产业化,国内布局持续落地,同时远期也有望进一步加深与全球巨头合作,打造“全球POCT试剂CDMO龙头”。

中信证券预估东方生物的最新目标价为528元/股。此前,中信证券给出的目标价为318.48元/股,调整幅度超过60%。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