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目前,北京银保监局已快速批设4家冬奥银行网点,审核备案30项冬奥专属保险条款,北京银行(601169)业支持冬奥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融资规模超过780亿元。 ]
金融服务冬奥会前期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目前是怎样的状态?冬奥会期间将会有哪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
1月20日,记者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银保监局已快速批设4家冬奥银行网点,审核备案30项冬奥专属保险条款,北京银行业支持冬奥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融资规模超过780亿元;此外,数字人民币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已打造4万多个受理场景,全面覆盖“食、住、行”等多元需求。
保障信贷支持
场馆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信贷资金支持的主要领域。据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介绍,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牵头6家银行组建银团,为延庆赛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筹组银团贷款25.78亿元。
据悉,在冬奥会筹办前期,北京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涉奥贷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保障信贷支持。
目前,北京银行业支持冬奥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融资规模超过780亿元,已实际投放340.7亿元,各项融资余额242.11亿元。其中,支持冬奥场馆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余额分别为29.63亿元、205.64亿元,支持冬奥冰雪产业项目融资余额6.84亿元。支持新建和改造的8个竞赛场馆、16个非竞赛场馆已全部交付冬奥组委,31项配套基础设施已全部投入使用。
“疫情影响了冰雪产业企业的发展,为了保障我们通过降低利息、调整还本付息的期限、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等措施为受到疫情影响的冰雪产业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组合,为冰雪产业提供丰富、灵活的投融资形式,支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刘金称。
数字人民币冬奥专属产品亮相
“冬奥氛围”逐渐升温,数字人民币是北京冬奥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国银行首发的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是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推出的中国首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产品。”刘金表示,冬奥会期间,中行将提供“软钱包”“硬钱包”两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服务。客户通过个人手机就可以完成“软钱包”的开立、充值、消费、注销等操作。“硬钱包”将以实体钱包的形式提供服务,对应的卡片、手环等实物冬奥专属产品分别被命名为“冰芯”、“雪环”。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银行已在北京、张家口地区打造4万多个受理场景,全面覆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同时,在红线内所有的消费场景都有数字人民币服务。
回顾2021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多个试点城市相继启动多轮推广活动。从试点城市来看,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的格局;在指定运营机构方面共有9家银行。
刘金称,“冬奥会是我们以北京为代表的十多个试点城市进一步试点数字人民币很好的契机。中国银行这次独家承担红线内的数币试点服务,我们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谈及现金的消杀隔离,刘金表示,“我们在网点内部署了专业消杀设备,无死角全覆盖;在柜面,我行收款、付款使用不同的机具,收支两条线;通过对自助服务设备的流程优化,收进的现钞不会循环支付,最大限度控制现钞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创新引领打造科技冬奥
金融助力冰雪盛会离不开保险保障的支持。
李明肖介绍,为了推动“冰雪+”产业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一方面,研究专项利率政策和专属保险保障条款,重点做好对冰雪产业优质企业和场馆设施赛后改造利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如,2020年以来,在京各财险公司设计推出50余款冰雪产业相关保险产品,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3200亿元;另一方面,推动新技术在“冰雪+文化”“冰雪+数字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业态融合发展。
据悉,根据北京冬奥组委的实际需求,北京保险业为冬奥会各个群体量身定制四类保险产品,涵盖车险、财产险、责任险、人身意外险。充分满足赛前、赛中、赛后各阶段风险管理需要,并在保障范围、理赔服务等方面给予专属政策。
例如,印发专项文件加强冬奥车险服务,要求财险机构为北京赛区赛时服务车辆依法办理保险延期,避免重复投保和重复理赔;开通车险理赔绿色通道,提高理赔效率,力保赛时服务车辆运行不间断。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保险科技力量融入冬奥场景,基于疫情防控考虑,体现科技奥运理念,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还推出“十朵云”线上理赔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王廷科举例介绍,客户出险以后,完全可以通过人保在线理赔工具体验无感理赔,实现在线报案、上传照片、视频理赔。
截至目前,北京银保监局已高效完成30个冬奥专属保险条款的审核备案工作,指导保险机构为冬奥组委4000余辆服务车辆提供全方位车险保障,为“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工作人员、志愿者、教练人员、运动员9000余人次提供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障,保额108.55亿元。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