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空间约为3000亿元,按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至万亿元规模,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但是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国联水产却坦言这些数据的出处为“五份券商研报”,一时间市场为之愕然。
预制菜是市场近期的热点。步入2022年之后,券商纷纷高喊预制菜的风口已经到来,一些研报认为小吃快餐店、连锁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乡厨、团餐食堂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在市场的做多呼声中,和预制菜有关的股票近期开始不断抬升,国联水产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份涨幅相当可观,一度连续三个交易日拉出“大号”强势涨停。
虽然国联水产的主业和预制菜风口确实有关联,但对于预制菜市场空间、行业前景预测全靠券商研报,还是让外界对于国联水产的预制菜概念产生了疑惑。作为一家上市12年的老品牌,国联水产对自身所处的行业前景居然没有自己的数据来源和判断依据,而是这样糊弄媒体,这种做法显然有失上市公司的体面。用一句不客气的的话来说,见过蹭热点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究和糊弄事的,这样的发言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监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董高监在发布信息、接受采访必须恪守严谨、透明的态度,不能误导投资者。笔者认为,今年火热的预制菜尽管有一定的行业逻辑在内,但从本质上讲和去年的元宇宙、数字货币概念并没有什么不同,很大程度上都属概念炒作的题材而已。
市场追逐新的概念是常态,券商研报关注预制菜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在行业浸淫多年的国联水产居然是无脑杀入。如果是严谨的公司决策,国联水产真的打算围绕预制菜制定经营目标、调整业务,那么就应该成立调研团队,围绕预制菜的市场前景、竞争对手、自身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相对严谨的判断,这样投资才不会打水漂。如果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市场前景拿不定,那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完全可以坦言“市场前景尚不明确”、“具体数据不好估计”,而不是扯券商的研报“做大旗”。
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李忠的每一句发言都会被投资者认真解读。预制菜概念对公司股价提振的诱惑虽然难以抵挡,但国联水产至少应该做到不误导投资者的这一基本要求。笔者以为,与其在接受证监会问询时不得不尴尬承认发言依据来自券商研报,还不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承“不好预测”,至少这样不会为企业的诚信度减分。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