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去年外汇收支状况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月21日,外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按美元计算,银行结汇25616亿美元,售汇2294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达到2676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0399亿美元,对外付款56835亿美元,银行涉外收付款顺差达到3564亿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一是中国外贸高景气度延续令外贸企业结汇需求旺盛,带动银行自身结售汇与代客涉外结售汇呈现双顺差态势,二是全球资本持续大幅度加仓人民币资产,令中国外汇收支顺差进一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也呈现双顺差局面。
外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达到1963亿美元,占GDP比重约为1.5%,金融账户也呈现418亿美元顺差。
“去年四季度外贸高景气度延续与全球资本持续加仓人民币资产,或令去年中国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保持双顺差,或改变此前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有进有出的镜像关系。”一位国内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分析师指出。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对此指出,通过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账户顺差与境外资本总体流入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尤其是民间部门对外投资)也在相应增长。比如去年前三季度民间部门对外投资净增加489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外直接投资854亿美元,境内居民通过港股通、QDII渠道对外证券投资约1000亿美元,其他对外投资逾3100亿美元,这凸显境内主体外汇相对宽裕,增加境外存款与放贷。整体而言,境内企业与金融机构等民间部门的跨境资本流动仍保持有进有出,形成国际收支的自主平衡格局。
她表示,展望2022年,内外部环境都会影响中国外汇收支形势。就外部而言,若全球经济金融逐步向常态回归,将令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更加平稳均衡;就内部而言,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将继续给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稳定均衡创造良好环境。此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会发挥稳定宏观经济与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因此,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呈现总体稳定,更加趋于均衡的发展态势。
此外,美联储加快升息缩表步伐对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将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样备受金融市场关注。
王春英指出,相比上一轮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近年以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更加突出,且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显著增强,所以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将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美联储此次货币紧缩冲击“弱于”以往
随着美联储加快升息缩表步伐,不少投资机构担心中国将遭遇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
毕竟,受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影响,今年以来中美利差从130个基点骤降至不到90个基点,不但会影响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追捧力度,也可能促使不少境内外贸企业将资金转向境外金融市场投资,令中国资本跨境流出压力增加。
王春英对此指出,通过对上一轮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期间的市场状况与当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不同现象。一是受益中国外贸高景气度延续,当前企业的出口创汇资金相当宽裕,2020-2021年期间境内外汇存款累计增加1600亿美元,且这些资金不是“加杠杆”的资金流入,有利于提升中国外汇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二是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令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加,吸引越来越多海外资本加仓人民币资产带来更多的资金跨境流入,这也是不同于美联储上一轮收紧货币政策的新市场变化;三是2020年全球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期间,中国的跨境贷款与贸易融资等资金流入相对有限,令未来中国跨境资金“去杠杆”压力相对较弱,具体表现在2009-2013年期间美联储实施QE货币政策期间,境内不少主体鉴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借了很多低成本外债资金,当2013年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时,这些外债要归还,导致资本流出压力较大。
但2020年美联储再次实施QE政策时,人民币汇率预期整体平稳,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期间跨境贷款与贸易融资额合计增长8%,远远低于2009-2013年期间的年均21%增速,且去年下半年起跨境贷款与贸易融资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增加下仍变动平稳,令相应资金流出压力较弱;四是近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可以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2018-2021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一年期日均波动率达到3.9%,高于2014-2015年的2.2%水平,能够比较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外汇供求状况,有助于市场预期稳定和外汇交易有序发展。
“此外,美联储此次收紧货币政策的外溢冲击之所以可能低于上一轮,还因为美国与非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同步性比上一轮更好,且美联储比较注意与市场沟通,令外溢冲击得到部分释放。”她表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基本面有较强支撑,国际收支结构稳健,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比较稳定,外汇储备也比较充裕,都会支撑中国较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王春英透露,面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资金跨境流动冲击,未来外管局仍将坚持底线思维,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随时做好准备,做好应对预案。
多管齐下助力中小微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外贸高景气度延续,外管局正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助力中小微实体企业外贸业务高质量发展。
王春英表示,据涉外收付款统计,去年涉外收付规模小于100万美元的企业约65万家,占发生跨境收付款企业的70%。针对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发生交易规模小、交易特别散等特点,外管局致力于突出精准施策原则,多管齐下助力它们更好更快拓展外贸业务。
具体而言,外管局正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更好应对汇率风险,包括优化考核评价与激励导向,鼓励银行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与商务部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增加授信支持、专项担保等方式扶持中小微企业在外汇套保时降低套保授信与保证金成本。
与此同时,外管局牵头建设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逐渐联合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端到端的核验机制,并陆续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中欧班列融资等五个融资场景与两个外汇业务便利化场景,截至2021年底,这些场景累计完成跨境贸易融资逾1200亿美元,办理外汇业务逾5600亿美元,有效缓解了众多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与银行风险控制成本,令融资效率明显提升。
此外,2021年外管局继续支持支付机构、银行发挥跨境结算优势,办理贸易新业态外汇结算接近18亿笔,金额合计348亿美元,目前,逾70%市场采购贸易收结汇均可以在线上自助办理。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外管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采取外汇套保措施,去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推动企业套保比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凸显越来越多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明显增强,风险中性经营理念提升。
“2022年,外管局还将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管理,继续与政府部门协商,通过政府、银行、第三方机构合作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汇率避险操作成本,吸引更多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避免自身经营过程的汇率风险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将增加供给,比如鼓励银行提供更多外汇衍生品为企业服务,支持银行发展线上交易服务,便利企业开展询价交易等。”王春英直言。此外,外管局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比如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将增加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海运费支付便利化场景、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中的险种支持范围等,并鼓励更多中小银行参与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适时扩大外债便利化试点范围,助力更多中小微高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
(作者:陈植 编辑:张星)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