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海关总署官方网站
#关注
2021年深圳外贸出口实现29连冠
深圳发布消息,据深圳海关统计,2021年,深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3.54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下同)增长16.2%。
其中,出口1.92万亿元,规模连续第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增长13.5%;进口1.62万亿元,增长19.5%。2021年12月份当月,进出口规模创2013年4月以来单月新高,达3856.2亿元,增长25.8%,已连续第14个月实现正增长。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以美元计,我国进出口规模达6.05万亿美元,在2013年首次达4万亿美元的8年后,年内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历史高点。这一年外贸增量达1.4万亿美元。
解读:在进出口领域,深圳与上海之间的你追我赶向来十分激烈,也是“外贸第一城”的最有利竞争者。从2021年数据来看,以美元计,两座城市进出口总额合计达到1.18万亿美元,占全国总量近20%。
与深圳在出口领域一骑绝尘不同,上海的优势主要在于进口。
2021年,在全国外贸取得超预期增长背景下,上海进出口总值首破4万亿大关,达到4.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达16.5%,与深圳旗鼓相当。其中,出口1.57万亿元,增长14.6%;进口2.49万亿元,增长17.7%,贸易逆差9173亿元,同比扩大23.4%。
从历年统计数据来看,自2015年以来,上海进出口总额一直领先于深圳,稳居全国第一位。不过,在《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深圳已连续14年蝉联榜首。该榜单不仅仅关注外贸规模,评选标准包括城市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率先恢复的相对优势和基数效应可能减弱,202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如何稳外贸,将是摆在所有外贸大市面前的重要考题。
#放榜
全国白领年终奖平均过万,北深沪杭领跑
近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白领年终奖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白领年终奖平均金额达10227元,同比增长30.7%,男性年终奖均值比女性高50%,差距同比拉大。其中,北京白领年终奖平均13152元,继续领跑全国。一线城市年终奖普遍较高,深圳、上海分别为12757元、12701元。杭州排名第四,白领年终奖均值也达到12196元。
从不同城市来看,对年终奖最满意的城市为厦门、宁波,满意度指数均为2.80,厦门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排名最低的是郑州和昆明,满意度指数均为1.95。
分行业来看,调研显示,年终奖最高的岗位为市场/公关/广告行业,达到12732元,远高于2020年的8167元。报告认为,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线上推广方式的盛行,业务需求增大,带动了相关岗位人才价值的快速释放。
相比之下,人力资源岗位年终奖最低,为7260元,略高于2020年的7139元。客服、行政/后勤也排名靠后,
这些行业年终奖较低或与其工作内容不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有关。
#数读
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就业市场稳中承压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1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这是自2020年1季度疫情爆发以来,该指数的次低点(最低点为2020年二季度的0.79)。报告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总量稳中承压,且结构矛盾依然存在。
总体来看,去年第四季度的就业主体为2022届毕业生。从环比变动来看,该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下降8.2%,但求职申请人数却上升了29.9%,使得就业景气指数明显下降。与上一年同期相比,该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1.2%,求职申请人数上升37.8%,使得CIER指数远低于上一年四季度的1.36。
去年第四季度行业之间也出现冷热不均态势,基金/证券景气环比上升,教培景气下降明显。从环比来看,该季度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就业景气环比上升。报告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当前“数字人民币”等数字金融领域迅速崛起,以及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行业快速发展,对相关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带来利好。
分区域来看,2021年四季度东部地区的景气指数CIER最高,中部、东北地区接近,西部就业景气相对较低。分经济圈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就业景气指数CIER接近,而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相对较低。
分城市等级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就业景气指数CIER相同,新一线城市最低。其中,北京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投递人数绝对值都要高于其他一线城市,但从就业景气指数来看,深圳的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领跑一线城市。
#声音
半月谈:期待更多地方拆掉“层层加码”的土围子
1月23日,半月谈发表评论称,近日,在春节返乡人焦灼的盼望中,全社会反对“层层加码”、提倡精准抗疫的呼声渐高。需要深思的是,国家三令五申,群众深恶痛绝,一些地方为何仍难以走出“层层加码”的困局?
评论指出,在反思部分干部懒政等作风问题的同时,恐怕也要看清“层层加码”背后的隐性逻辑。一方面,基层承担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责任,却缺乏与之配套的权力和资源;另一方面,“防疫过点比防疫不力好”的潜在想法,也使得一些干部被迫矫枉过正。
“层层加码”背后的问题并不限于疫情防控领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影响基层治理绩效和现代化水平的体制机制性困局,也暴露了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现状。
评论认为,应将提升疫情防控水平当作变革的好机会,将更多的财权、人权、事权配给基层,“后进生”才更有条件、更有意愿去抄“优等生”的作业,疫情防控的责任才能切实落细落小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会向前迈进一步。
#动向
第24个万亿城市正式出炉
1月24日,东莞统计发布2021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全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4.6%。东莞也由此成为全国第24座GDP迈进万亿门槛的城市,第15个GDP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
全国首部,浙江3月1日起施行
浙江发布消息,《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已于1月21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以公共数据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也是保障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基础性法规。
其中提出,建设一体化共享开放通道,规定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应当通过统一通道共享开放数据,不得新建通道;授权运营协议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要求,授权运营单位应当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加工数据,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授权运营的原始数据,并要求省有关部门指定授权运营具体办法;强化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管,要求进行安全审查,签订服务安全保护及保密协议,并规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相应法律责任。
国务院:经济增速超预期地区可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提出,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地区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方案提到,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阶段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各地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全国及地方能耗双控考核。有序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对高预警等级地区加强工作指导。推动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优化能源要素合理配置。
工信部:拟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
1月24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即将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培育办法》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培育办法》也将于2022年内出台。2022年拟新培育3000家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将更加注重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国家发改委:将打造一批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其中提出,要“布局建设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打造若干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国华称,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将遵循流通衔接生产、服务消费的特点,结合不同城市间的流通发展差异,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在全国选定若干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分类推进建设。
(徐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