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方式就是隐藏的族群文化

财经
2022
01/28
06:35
亚设网
分享

交流方式就是隐藏的族群文化

【并非宏论】

东西方文化不同,交流方式也不同。

谢宏

我是个爱看电影的人,影视里的人物常带给我感动。小时候看《红楼梦》,林黛玉梨花带泪,楚楚动人,让我痴迷。戏剧中也少不了哭天抢地的画面。他们悲伤欲绝的样子让我肝肠寸断。小镇生活里我也看过不少哭戏。但电影散场后就放下了,心想那是生活必备的情节,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年龄稍长,改革开放了,西方的影视也进来了,让人分享了另一类人在伤心欲绝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中年在新西兰生活,更是实地体验了当地人在面对悲伤和灾难的表现形式。

缘于我这种生活经历,我爱拿东西方人们交流的形式做比较。东西方人的文化不同,生活习惯自然不同,这些都体现在双方交流分享的方式上。新西兰人面对灾难时,他们也惊恐,悲伤,但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痛哭流泪,呼天抢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多就是泪流满面,定一定神,擦干眼泪,再继续诉说。但没有人说他或她不够悲伤不够伤痛。

当年基督城大地震,市长是面带笑容做新闻发布会,没有人谴责他不够庄重或同情心不够,反被赞扬镇定自如,处理得当。我还发现人们生活中似乎只分享快乐,极少分享不高兴的事情。偶尔不小心提及伤心的事情,会说声“对不起”。对此我十分不解,难道伤心的事不能分享吗?朋友说,对方没义务替你承担你的坏心情。这种说法让我很是吃惊。

后来我发现媒体上发出来的故事主角的照片,都是阳光满面或满脸笑容的,起码端庄得体。刚经历过悲伤或重大打击的人,在公众场合露面,必定也事先收拾过一番。一句话,人们注重形象,这是一种自尊的表现。

东方的则不同,向公众诉说的时候,样子尽量悲伤,痛不欲生,在公众场合里,越虚弱越悲伤越能获得同情和支持。比如受害者诉说冤情的时候,拉横幅,写大字,在公众面前呼天抢地,耍疯打滚。凡此种种,可谓司空见惯了。此时弱者的样子更能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我在新西兰遛狗,我家的狗把别人家的狗咬了,我责骂还打了我家的狗,对方骂我是傻子。当时我不明白他骂的原因,后来才明白,他是骂我打了自家的狗狗。其实这种做法,也体现在我们教育孩子方面,在中国,当自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冲突时,家长往往会先责怪自家的孩子。

一则访谈节目里,有港台生活背景的嘉宾被问到,港台两地给他印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嘉宾用港台交警执法做例子来说明。他说台警执法时,按“情,理,法”先后次序来考虑,先讲“人情”,再讲“道理”,最后才讲“法律”;港警执法次序是按“法,理,情”来考虑的,先讲“法律”,再讲“道理”,最后才讲“人情”。究其原因,是东方的文化里,是先讲人情的,再讲道理,最后才讲法律;香港则缘于英殖民统治留下的一套司法系统,按西方的文化习惯,凡事先讲“法律”,再讲“道理”,最后才讲“人情”。

东西方文化不同,交流方式也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西方人更尊重规则,尊重强者,讲克制理性,关心对方的感受,注重实质内容。而东方则重视人情和伦理,感性,讲面子,容易将事情推至极端。从这两种交流方式可以看出,交流方式就是隐藏的族群文化。

(作者系深圳作家)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