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从金融科技到金融信创

财经
2022
02/08
12:41
亚设网
分享

2022,从金融科技到金融信创

虎年大吉。

一些迟到的总结和展望。

距离余额宝横空出世已经快10年了。距离2016年春天开启的大整治也过去6年了。当强监管成为了监管,当新常态成为了常态。那个自由驰骋、飞扬跋扈的新时代,成为了渐行渐远的旧时代。没有什么一层不变的新金融。那些曾经的新金融,要么变成日常,要么烟消云散。今天的新金融,可能是明天的传统金融,如此往复。回过头看,作为一个新兴业态的互联网金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一股新势力的金融科技——迥异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新势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金融科技成了持牌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机构是主,金融科技公司是客;没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就是无本之末,金融科技公司也将不复存在。历史的偏差总是短暂的。

不要低估“共同富裕”的威力。

当惠变得比普更重要的时候,原有的很多商业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甚至失去了合理性乃至合法性。

在当下的环境里,靠模式创新,挟流量优势,赚快钱,攫暴利,已经不太能够被容忍了。在自由市场之上,还有无可阻挡的滚滚洪流。

作为科技服务者,要想在金融领域继续存在,要么助力又普又惠又绿的好金融;要么,朝着信创的方向,做硬核的核心技术攻关,为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做贡献。

换句话说,要么做“好人”,要么做“硬汉”。二者至少要选一个,否则赚钱就是不体面,甚至是不道德的。

除了共同富裕,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表述: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党建引领……

它们代表了潮水的方向。

信创,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制造2025”的东西。

它发端于2016年。当年3月,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信创”一词由此而来。

从产业链来看,信创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四部分构成。其中,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

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信创产业快速发展,也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潮。然而,要想弥补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信创之路道阻且长。

金融很特殊,现代金融史就是一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或者说,金融业的另一面就是IT业。这意味着,只有当席卷了整个金融业,信创浪潮才真正进入巅峰期。

时代在召唤。

政策铺垫已经相当密集了。

十四五规划提到: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今年初,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加快制定并组织实施金融业关键软硬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切实提高金融业关键软硬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

1月17日,银保监会公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提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

市场分析认为,经过2020-2021年的两年试点,金融信创有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国泰君安预计,至2025年,金融信创基础软硬件外采支出将达到650-845亿元。

这并非故事的全部。底层IT架构向信创过渡,将带来上层应用系统的适配改造需求或者上线全新分布式系统的需求,以及衍生的业务系统的升级换代需求,最终给金融科技服务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无论如何,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