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您拍全家福了吗?

财经
2022
02/10
08:43
亚设网
分享

春节,您拍全家福了吗?

【环宇杂谈】

在物质和娱乐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一张全家福定格了一家人的新年喜悦。

李宇嘉

虎年春节,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全家福,笔者翻了翻手机和电脑相册,发现竟没有一张正式的全家福。于是,我把这几年我们一家三口拍摄的照片发到群里,姐姐妹妹和舅舅也把几张非正式的全家福放到群里,想必他们也没有那种家族人员齐整、三代同堂式的全家福。没想到,母亲发到群里一张十几年前拍摄的全家福,兄弟姐妹们回忆了半天,才想起这张照片。

这几年,我们兄弟姐妹商量好了,轮流回老家陪远在西北农村的父母过年。今年,姐姐陪父母过年,笔者一家三口就留在了南方,陪岳母过年。大年初二一早,我们一家人去酒楼喝广式早茶,还特意请服务员帮我们拍了全家福。岳母挺开心的,还把几张照片发给她几个远在外地的妹妹们。看到我们在拍全家福,旁边有老有小的几桌,也请服务员帮他们照相。

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每到过年,很多家庭都会到照相馆拍全家福。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即便隔在天南海北,也能在网络视频上“见面”。拍照也很方便,视频拜年和叙旧的亲近感也很强,拍全家福的传统慢慢就淡化了。再加上,家庭规模越来越小,新生代个体对家庭的依赖度、眷恋感下降,囊括三代人的家族成员很难凑一起,人员齐整的全家福更难拍了。

毫无疑问,在全世界范围看,我们仍然是最重视家庭价值、最有家国情怀的国家。家庭团圆是过春节最大的底色。如果具象这种底色,其实就是爱的传承、亲情的传承、家风的传承。不同时期的全家福,记录的是不同时期的家庭结构、精神风貌、时代特点、情感联结,相比其他任何传递情感的形式,它无疑更具有凝聚亲情、表达思念、诉说依恋的传达功能。

在物质和娱乐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一张全家福定格了一家人的新年喜悦。当下,不仅物质和娱乐生活极大丰富,而且节奏非常快,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塑造成快节奏的了。论热情和兴趣来说,现在拍照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谓信手拈来。大街小巷的打卡点,随处可见拍照的人。甚至,还有各种新兴照相馆,为年轻人提供形象照或职业照等。

但是,作为家庭价值重要展示形式和载体的全家福,却变少了。很多人很疑惑,这不就是拿起手机随手一摁的事情嘛!想来确实如此,但长期快节奏的思维惯性下,即便是过年回家,年轻人也将其视为难得的身心放松,感情宣泄和联系的焦点也往往是瞬时、碎片化的。年轻人貌似都很忙,整天盯着手机,或者是狂轰乱炸式地微信拜年,或者就是忙着追剧。

在拍照最容易实现的时代,拍全家福的传统却在淡化,背后反映的是很多人对春节的仪式感在淡化。更重要的是,对留在家乡的父母,特别是远在农村的父母及长辈,他们更看重的,依旧是亘古不变的传统,比如儿孙齐全、家族团圆、几代同堂等。如果一家人齐齐整整,带着满满的仪式感拍一张全家福,对父母及长辈寄托对儿女孙辈的思念,无疑是很大的慰籍。

估计,很多人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样,时不时会把过去的全家福拿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远在外地打拼的我们,每当困于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时,也会经常拿出全家福看一看、想一想。正月初六,姐姐一家要回去了,我嘱咐他们一家三口和父母一起拍个全家福。照片上,女儿、女婿站在父母两边,外孙屈膝蹲在老人边上,这才是春节团聚该有的样子。我告诉父母,等明年过年,我会带着儿媳妇和孙女回去,到时候,也一定会和他们拍一张全家福。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