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应该已经开工了吧!
2月5号,还在放假的时候,发改委就发了文,等不及要开工推进基建项目投资了。
昨天又看到四部门联合发文,不仅城市的基建要开工,农村也要搞建设了。
尤其是农村的污水废弃物的处理,更加要优先往上堆。
而最近很多省级两会上,基建项目也被列为重点工作,很多省份都在梳理项目清单,投资额度等等。
数据显示,已有山东、北京、河北、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八个省市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共6501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至少超15.6万亿元。
15万亿啊,还只是未完全统计,这绝对是一次史诗级的投资额度。
毫无疑问,新的一轮大基建项目轰轰烈烈的开启了。
我看最近的股市已经反应了,大量的基建股,以及一些相关的有色金属等板块都涨势不错。12月份的时候,我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基建又要来了!,告诉大伙,2022年是确定性的基建大年。1月份我也提了,要是买了大基建概念股的,收益都不错。开年之后基建走势也非常好。开年之后,基建板块的股票和基建又在往上飙。基建的业绩几乎是确定的,如果去年买,估值低,投资回报也很高,现在大家要看看估值,适当择时下。为什么今年要搞大基建?我之前提过,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稳增长的压力。
2021年GDP增加了8.1%,出口撑起了增长的半边天,单出口增长21.2%。
但出口是因为疫情之下各国供应链出现问题,才出现的这个短期红利。
而且现在出口的大部分都以工业品为主,对能源的依赖还是很高,能耗控制,拉闸限电等背景也会降低出口的产能。
如果疫情出现变化,东南亚产能提高,出口可能又会回流过去。
所以,到了2022年,出口可能很难有新的突破了,因为一来出口在宏观经济占比不大,二来去年处于高位了,还要那么快增长很难。
那么三驾马车就剩下消费和投资。
想要靠消费来拉动也有点困难,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像餐饮,旅游等线下消费都受阻。
去年的社零下半年之后就非常萎靡了。
而且在供给端,中国消费行业好差啊。都在买外国人的消费品,给外国人赚钱。
A股里面的消费公司完全不能打,你找不到一家像沃尔玛,可口可乐的跨国企业,是一家都没有。
消费类赛道,最牛掰的还是走不出国门的茅台(600519)和中国烟草,因为外国人进不来,烟酒这玩意你总没法跟我拼了。
我估计今年的消费也不会太好。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靠投资才能达到稳增长的目的了。
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大基建和***,当下环境下,***又比较敏感,不好明摆着来刺激,那要稳增长,就先拿出基建来搞了。
在我们这样的体制下,你一定要明白,自上而下的能力远强于自下而上。
以一个带头大哥为中心,进行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战斗力很强。基建投资是如此,抗疫也是如此。
而自下而上,比如发动大伙来刺激消费,很难。
说实话,我觉得吧,中国的基建和***目前依然是核心竞争力,还无法短期逆转;消费,科技,医药三大核心投资赛道,当前还无法撑起宏观经济,也无法成为大A的主力。
之所以过去在资本市场炒,主要是有政策支持,分析师,投资机构不断的炒作。
到真的要稳增长的时候,投资依然是最有效果的杀手锏。
以上是一个大的宏观背景。
以前我给大伙统计过传统老基建的模式,今天重点说下新基建。
新基建包括哪些?就是以下七个领域。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发布的有关光伏和风电的拟建项目数量近1900个。
中国移动提出,2022年底前,5G网络将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金额达5012亿元。
整体上,机构估算2022年,“新基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18-1.19万亿元的规模。
发展新基建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工业革命,产业转型,这几个领域都是不得不去发展的赛道,是多数行业的一个基石。
比如能源改革,在双碳目标之下,受到碳排放的制约,很多工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把清洁能源发展起来,那么用电问题就迎刃而解。不然想21年拉闸限电的事情以后都要发生。
我对能源的战略定位是非常高,我认为这是一次类比蒸汽机的革命。
发展新基建至少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只要我们能在这7个领域处于领先,行业的技术基础就打稳了,就能完成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因为很多行业都要依赖这些新型基础设施。
第二,新基建技术领先了,中国就能把这7个领域的技术和产能输出到海外,去赚外国人的钱。
之前就有中国国家电网帮助巴西建设了当地的特高压电力输送的项目。华为中兴也到处在海外输出5G技术和设备。
当然,新基建比起老基建,现在的确占比不大,毕竟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跟欧美日有差距。
当下基建的主力,依然还是以城市化为代表的传统基建。大家还是要务实的理解到这一点。
说完基本面,再说说个人怎么投资的问题。
首先提个醒,别投一些非法集资的项目。
市场上,我看到经常有人借助爆火的项目骗钱。有些非法分子已经打着“新基建”“新能源”“充电桩”等等名号,宣称收益能有10%-20%实际都是非法集资。
大伙记住,这些宣传收益有10%以上的,你都要掂量掂量。
普通人投资的渠道还是股票、基金、银行保险理财产品。这些都是国家监管的,不存在资金安全性风险。其他不懂不要参与。
新基建行业涉及很广,有大量概念股,大家自己去搜索,不买股的可以考虑买行业指数基金。
给大家稍微整理了下,按赛道来分(仅供参考)
1、5G基建
5G有三只指数,分别是5G通信(931079)、通信设备(931160)、5G 50(931406)。当前5G的估值比较低,指数类可以多多关注一下。
单从业绩来看,过去三年表现比较好的还是5G50。5G50指数在编制过程中更注重产业链,并对企业的营收能力提出明确规定;
不过,5G50近三年的数据不错,也是因为成份股中半导体占据很大的比例。因为2020年的时候半导体涨得很大,所以表现不错。近一年年的收益率里面,就不如其他两个好了。
对应这三只指数的基金也整理了给大家,想买的大伙自己再把功课做细一点。
2、新能源
这个指数很火爆,好几个指数光伏新能源混合持有,目前我觉得比较准的是中证新能(399808)、新能源(000941),新能源车(930997)就是偏新能源车一点,光伏概念(885531)这个就是光伏的指数。
去年新能源火了后,追踪的新基金超多,不过新能源板块大家还是要谨慎一些,这个板块的估值已经比较高了,今年以来也是下跌的比较多。
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时候真TM弱鸡,涨起来狂涨,跌起来狂跌,非常不成熟,好多是一帮投机客。很多是V字形走势,反V字形走势。散户参与起来非常吃亏。
要投可以先关注下,不需要立马投,场内汇添富中证新能源(501057)平安中证新能车ETF(515700),和场外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160225)。
3、人工智能
目前市场上人工智能的相关主题指数共两只,分别是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CS人工智)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人工智能)。
这个板块的估值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尝试定投。
指数来看表现比较好的也是CS人工智,很多基金公司发行了相关产品。相比之下,易方达和华夏的整体的规模会是相对大一些,流动性也会比较好。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159819)、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515070),华夏的有场外链接基金。
以上是给大伙投基的稍微整理的一些基本信息,大家自己去做功课,都不构成投资建议哈。
总之啊,大基建今年是一个相对有确定性的机会,只是具体入场时机大伙要考虑下,太贵的还是要尽量回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