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1日电 题:一季度经济增长形势大概率将好转
作者 邓海清 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
汪术勤 中航基金固定收益部
2月10日,央行公布1月份金融数据。社会融资和贷款数据都大超市场预期。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是单月统计的高点,同比多增3806亿元。
1月份金融数据成功实现“开门红”
贷款方面的数据总量十分亮眼,结构上也已经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企业中长期贷款上。
从贷款数据来看,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193亿元;居民户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皆同比少增;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34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00亿元。
乍一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仅为600亿元,贷款增量主要由票据和短期贷款贡献,贷款数据的结构貌似不佳。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为2.1万亿元,高于2020年和2021年同期,是单月统计高点,该数值是在2021年的超高基数上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一举扭转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的趋势。
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幅度较大,表明居民收入和支出意愿依然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预计,未来大概率居民户贷款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有良好表现。
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大幅多增,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同时发力。除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外,企业债券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也同比大幅多增,表明债券一级市场回暖,同时地方债发行节奏提前,后续地方政府稳增长“子弹充足”。
一季度经济增长形势将大概率好转
我们发现,央行“宽信用”努力已见成效,信用拐点继续明确。1月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9.8%,增速较2021年12月提高0.8个百分点;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5%,增速较2021年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M1(狭义货币)同比下降1.9%,这可能是受到春节错位因素和开年***销售状况不佳的影响。
总体上看,1月份金融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央行“宽信用”的努力已经收到成效。
2022年宏观政策稳字当头,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既是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需要,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希望实现的目标。当前各类信贷数据已经显现良好势头,***行业融资也在不断边际松绑,新一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提前,加上其自2021年以来积累的已募未投资金,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稳增长有抓手、有意愿,也有能力交出一份靓丽的一季度经济“答卷”。(中新经纬APP)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