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盲盒第一股”,上市后曾突破千亿市值的泡泡玛特于近日跌破了发行价,刷新了其股价上市以来的新低。2月10日,泡泡玛特股价延续了其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颓势,当日跌幅达2.85%,收盘报于每股37.45港元,盘中刷新股价上市以来的新低,触达每股34.35港元。次日,泡泡玛特股价回调1.2%,收盘报于37.9港元,市值相比去年高点蒸发近千亿港元,目前为531.33亿港元。
从业绩上看,2021年前三季度,泡泡玛特的业绩仍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整体收益录得75%至80%的正增长,但从信息面上来看,未来盲盒市场是否会面临监管尚是未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对自己的定位并非仅是一家做盲盒的公司,而是一家将IP运营视为业务核心的潮流玩具公司。而在IP运营领域,能否持续制造Molly式的爆款,方为泡泡玛特业务破局的关键所在。
股价低迷
在2020年底才登陆资本市场的泡泡玛特曾倍受期待,被誉为“盲盒第一股”,但仍避免不了在一年后落得“高开低走”的结局。
创立于2010年的泡泡玛特在上市前完成了自天使轮至战投的8轮融资,IPO前,泡泡玛特的主要机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黑蚁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华兴资本、蜂巧资本等。其中2020年4月上市前泡泡玛特完成来自正心谷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的超1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事实上,上市后泡泡玛特也用股价回应了资本的期待,发行价定在每股38.5港元的泡泡玛特,2020年12月11日兹一上市,股价便以76.91港元高开,盘中一度达到每股81.55港元,最终收于每股68.82港元,当日涨幅高达79.22%。成交量达9846.5万股,成交额高达73.32亿港元。
进入到2021年,泡泡玛特的股价延续了强劲的走势,在2021年2月17日达到上市以来的股价高点每股107.34港元,这一数字至今仍为其历史股价高点。此后泡泡玛特股价几经起伏,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在2022年1月28日收盘报于每股37.7港元,跌破其发行价,并在今年2月10日再次刷新股价新低,当日盘中触及上市以来最低点每股34.35港元,收于每股37.45港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泡泡玛特的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令人唏嘘。
在泡泡玛特股价触及历史低点之前,还有一则市场监管向信息值得注意。在今年初,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名推出了99元的Dimoo盲盒套餐,有消费者为获得该盲盒的隐藏款一次性花费上万元。1月12日,“中消协点名肯德基泡泡玛特”登上热搜,中消协指出,肯德基以限量款盲盒销售即时食用商品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随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给出了20条合规建议,对盲盒市场划出了红线。
对于盲盒市场是否会被进一步监管,从而更加合规经营,泡泡玛特相关人士曾对外公开回应称,“一个健康有序的潮玩市场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为泡泡玛特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泡泡玛特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根据《指引》的精神逐步探索可执行落地的具体方案。”
基本面持续向好
尽管股价走低,但泡泡玛特的业绩高速增长是实打实的。
泡泡玛特202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录得收益17.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8.2亿元同比增长116.8%;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4.35亿元,同比增长144.1%。另外录得毛利11.2亿元,上年同期为5.3亿元,同比增长109.4%。毛利率则达到63%。
将泡泡玛特的收益分IP来看,自有IP在2021年上半年为泡泡玛特贡献约9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50.9%。其中,Molly和Dimoo在2021年上半年分別实现2.04亿元和2.05亿元的收入,分別同比增长81.9%和74.5%,分别占总收入的11.5%和11.6%。SKULLPANDA系列则在上半年录得收入1.83亿元,占比10.3%。
将泡泡玛特的收入按渠道来划分,可分为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和批发及其他渠道。其中零售店和线上渠道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分别占比38.1%和38.3%。但机器人商店相比零售店和线上渠道有更高的毛利率表现,达到70.9%,前二者则分别为62.6%和67.4%。
泡泡玛特公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新开线下门店35家,目前共有门店数量250家;新开机器人商店210家,目前数量为1687家。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49%、227.19%和49.31%;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增幅也高达116.8%,以每年再造一个泡泡玛特的速度高速增长,但泡泡玛特的股价为何不复上市初期的荣光呢?
2月11日,有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当前潮玩市场竞争激烈,除泡泡玛特外还有52TOYS、TOPTOY等多家潮玩企业在这片红海厮杀,或引发市场担忧潮流经济的红利是否到头、以及是否已到行业的盈利“天花板”。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当各家潮玩品牌都盯上下沉市场后,盲盒、潮玩这一略显昂贵的新兴消费品类,又能否打动小镇青年都要画上一个问号。
“盲盒”之外的世界
易观新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泡泡玛特尚属于新消费领域确定性比较强的公司,但以IP积累的程度来看,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位于第二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当属迪斯尼、万代、乐高等拥有内容IP企业。
“内容IP会与消费者有更强的情感联结,产品IP则没有内容故事线作为支撑,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正是目前泡泡玛特所缺少的。”李应涛补充道。在他看来,泡泡玛特未来想跻身世界一流的IP公司,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向IP创作的上游进行渗透,补强内容端;另一方面是进行下游布局,比如建造主题乐园。当上下游布局完备,方会支撑起泡泡玛特的两千亿市值。
2月11日泡泡玛特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IP是一个头部的生意,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把已经成功的IP持续运营好,充分释放其商业价值是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我们会通过持续推出新的作品、跨界联名等方式延长IP的生命周期。”
新年伊始,泡泡玛特动作不断。开年第一天,泡泡玛特将线上潮流社区葩趣搬到了线下,在上海市美罗城开了第一家店,据悉,葩趣将在2022年全国铺店30家,为设计师提供新IP的线下展示场景,从而更好地进行IP孵化。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乐园落地事宜也有了眉目,今年1月,泡泡玛特首个线下乐园与朝阳公园达成合作,朝阳公园方面将授权泡泡玛特使用园内部分空间,而泡泡玛特方面则计划将项目打造成集潮玩IP、文化传播、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潮流文化乐园。2月11日,记者询问泡泡玛特相关人士关于乐园进展情况,对方表示目前还在筹备阶段,由于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暂不方便对外发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