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早间,安能物流发布公告称,拟用不超过1亿港元(注:本文以下未标注币种之金额皆为人民币)回购股份。据了解,安能物流拟以自有资金实施此次回购计划。
同日,安能物流也发布了港股上市后的首份业绩预告:2021年,货运量增加不少于20%,收入增加不少于30%,但毛利增加少于10%,经营利润减少约50%,经调整净利润减少30%至40%。
安能物流预期2021年度将录得净亏损不少于20亿元。对于此,安能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估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会出现大额亏损所致。”
增持与回购之外
还需加速快跑
“亏损在预期内,快运领域目前处于格局尚未明朗的阶段,但企业规模是关键,规模背后与竞争对手的不同更是行业竞争的关键。”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此公告发布前一周,安能物流股价屡创新低,引发市场关注。对于股价连日下跌的原因,赵小敏表示:“安能上市后和上市前变化并不大,原来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市场会认为企业没有新的方向,便用实际行动来投票。”
作为“港股快运第一股”,安能物流于2021年11月11日港股上市。彼时,公司股票发行价为13.88港元/股,市值约161.4亿港元。而以昨日5.4港元/股的收盘价来看,市值为62.78亿港元。从“161.4”到“62.78”,意味着上市至今,安能物流的市值缩水近1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近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上市公司2022年开年市值就面临承压局面:1月,包括安能物流在内的25家物流公司市值构成的物流产业总市值整体跌去566.28亿元,总市值为8880.08亿元。2月前半个月,物流板块整体表现也较为一般。
2月9日至15日,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亦5次增持自家股票。从市场表现来看,2月10日至16日的5个交易日,安能物流股价依旧屡创新低。在此之前,王拥军也于2021年12月9日至15日通过DoubleBrighten(以王拥军设立的信托持有股份的投资工具)增持安能物流33.2万普通股股份,总计斥资295.8万港元。总体来看,增持对股价下行的趋势改观并不大。
对此,赵小敏表示,“在行业公司股价整体低迷的时候,企业相关负责人增持,但增持额度较低、增持人也仅限于一个人,企业在诸如战略布局、业务方向等其他方面没有新的动作,所以市场没有看到新的希望。”
“蛋糕”很大
但行业尚未分层
有投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看,安能股价确实不太好,但安能是有市场份额的,借助加盟模式深耕了快运市场,继而带动了整个快运市场的风向,本身有着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毕竟是老牌快运企业。”
根据安能物流发布的招股书,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32亿元、53.38亿元和70.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14亿元和2.18亿元。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6.12亿元、2.1亿元和6.54亿元,2021年前4个月的净利润为1.83亿元。对于安能物流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外界相应还是较为关注的。
今年1月份,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首次给予安能物流“增持”评级,目标价15港元。鉴于安能物流的规模、成本水平等,摩根大通认为其最能从中国零担运输市场的结构趋势中受益,其自我强化的平台将使其比同行更快地获得市场份额,可能会追随中通快递过往的增长轨迹。
华创交运也在相关研报中指出,“参考海外经验,快运这门生意实质上可以实现一定的净利率水平,我国差距存在可弥补可能,具备全网运营、品质经营、灵活运行、科技支撑、文化赋能的公司有望享受行业变革红利。弹性看:对于1000万吨年货量,若每公斤提升1分钱,即可带来约1亿元利润贡献。”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看赛道的同时,也要看增长潜力。而这种潜力,尤其要能将企业的货量规模反映到财务报表上。
“快运这个市场‘蛋糕’很大,但目前现有的快递企业也没有开展全国性的并购整合行动,很多业务还是以区域性的公司占主流的局面,因此市场对快运公司企业的估值分歧也比较大,但随着资本加持、竞争加剧、行业洗牌,会有一些头部公司跑出来。”赵小敏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