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行业从“青铜时代”迈向“黑铁时代”的变局下,**仍在加速“闯关过坎”。
2月14日,据媒体报道,祥生控股在集团(以下简称“祥生控股”,02599.HK)总部层面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与人事调整,比如将原来的7大中心、3大直管部门及多个二级部门,调整为全新的9大部门。
事实上,对组织结构“动刀”的远不止祥生控股。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20多家**开启组织变革之路。“**组织架构调整均以提高管理效能、更好的业务链接和协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为目的,调整重点主要围绕总部、区域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方面进行。”
而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提升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强去化、促回款、保交付,处置资产、回笼资金等也成为**应对***变局、寻求精细化发展之路的共同选择。
对于推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祥生控股方面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次关于集团总部进行的组织架构升级,系为了进一步适配企业战略发展,立足实际业务需求,促进各职能协同提效,全面提升效能。”
组织架构调整常态化
虎年春节假期刚结束不久,**组织架构调整的步伐也在悄然加快。
公开报道显示,祥生控股本轮架构调整最为明显的是“去中心化”,据悉,在其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后,将原有的7大中心、3大直管部门及多个二级部门调整为董事办、营销管理等9大部门,形成全新的7+2集团职能条线管理模式。而在2021年1月和4月,祥生控股也进行了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无独有偶,在2月8日,中南置地亦在内部发文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例如,苏皖区域和苏沪区域合并,成立沪苏区域,由毕兴矿担任区域公司负责人;海西区域和两广区域合并,成立华南区域,由杨杰担任区域公司负责人。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无论是将“原先五级管理调整为三级管理”的建业集团,还是将“7大区域调整为9大区域”的融创,都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另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有阳光城、中南置地和中梁控股等20多家知名**进行过组织架构调整。
而在行业从“金融红利”向“管理红利”时代迈进的当下,**密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当前**进行架构调整的特点包括:“一是以轻总部、调区域为特征的组织结构优化,打造高效组织;二是以业务优化为核心的组织架构调整,支持重点业务发展”。
“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祥生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说明管理人员需要参与到具体业务条线,使得总部与一线一同听得到‘炮声’,更好地形成合力,打胜仗”。
中梁控股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公司在保持组织稳健的前提下,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一定调整,聚焦在组织架构优化和领导团队提升。“重点聚焦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内部分工是否明确,沟通协调机制是否通畅以及对下赋能管控是否到位等。”
引发行业关注的是,在2022年开年之际,众多**打响组织架构调整“发令枪”的目的何在?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融创、中南置地等**在组织架构等方面‘动刀’,主要是为了应对流动性压力和市场变化而提升组织效能和降低管理成本”。
“***行业基本面和未来走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巨大,调整组织架构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时,还可以优化人员结构和降低管理费用,以在挽救流动性问题的同时逐步实现业务转型。”柏文喜进一步解释道。
刘水也认为,**销售额增速放缓,导致企业人均效益持续下降。“总的来说,***行业高速增长不在,为了保持效益,**扩张性的组织架构有必要进行收缩。”
“面对市场调整,***企业跟随市场趋势,主动求变,通过内部调整,不断以崭新发展状态适应环境变化,以期保持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中指研究院也表示,2021年以来,**组织架构调整逐渐常态化,调整频次高、变革动作快,均体现出企业变中求存求好的发展态势。
“弃车保帅”式自救
除调整组织架构外,多家**业主加速资产出售步伐。
“除了市场信心维稳之外,面临现金流紧绷,**也积极进行出售项目或者旗下资产回流现金,增补现金流,提升抵御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综合能力。”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出售项目或者资产回流现金,意在保证流动性。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绿地集团以约4000万英镑的价格将位于伦敦西南部Wandsworth的住宅开发项目——兰姆公馆(Ram Quarter)未完工部分出售给了英国上市开发商伯克利集团(Berkeley Group)。
融创和蓝光发展等多家百强**也正陆续通过出售相关项目股权和资产的方式回笼资金。
卖物业救地产、“弃车保帅”也成为多家**的共同选择。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被关联**“摆上货架”的物业公司颇多,包括彩生活、邻里乐和伯恩物业等多家知名物业公司。
最新的案例是与中梁控股相关联的中梁百悦智佳。2月14日晚,碧桂园服务在港交所对外发布公告称,2月11日,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物业香港与创辰国际有限公司、创卓国际有限公司等订立具有约束力的股权收购协议,内容有关碧桂园物业香港收购中梁百悦智佳约93.76%股权。
“随着近两年三四线城市***市场下行,重仓三四线的中梁控股也遇到了难题,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冷淡让销售去化更加困难。一旦销售回款不达预期或者融资受阻,则易发生流动性危机。”克而瑞物管分析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抛售转让物业公司,帮助企业回笼资金,对企业来说或成为“救命稻草”。
对此,中梁控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称,物业公司并非在中梁控股体系以内,其同时表示,中梁控股持续稳业务,减杠杆,“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按时以自身的现金流归还超过10亿美元的境外债,化解债务风险的诚意与能力毋庸置疑”。
“由于旗下物管公司上市难度加大,再加上集团的资金承压,因此部分**开始出售旗下物业板块股权以回笼资金。”克而瑞研究中心同时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大型物管企业开始加紧收并购扩张的步伐,这也就导致物管行业2021年收并购事件涉及金额高达382亿元,远远超过过去几年。”
销售回款成重中之重
“尽管2021年末部分政策出台给了市场筑底的信心,但从当前企业的销售以及融资情况来看,依旧面临较大的困难。”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在去杠杆大背景下,促销售、抓回款,保证现金流仍是**的第一要务,“先活下去才能活的好”。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百亿级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速为4.2%,远低于2017年高点时36.9%的水平,行业进入降速求稳通道特征明显。“销售额增速放缓,导致企业人均创利有所下降。”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2017年和2018年,代表企业人均创利均值分别为151.4万元/人和151.3万元/人,两年基本持平,之后增速持续降低,到2020年增速降至-23.4%,2021年仍然呈下降趋势。
此外,2022年开年以来的销售数据也反映出***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TOP100**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256亿元,同比降低39.6%,较2021年的月均水平也降低43%。”克而瑞研究中心在分析上述数据时,直言2022年“开局惨淡”。
此前被众多三四线城市***从业者看重的返乡置业热潮,也在2022年春节假期“褪色”明显。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假期,重点15城新房成交959套,创近5年春节成交新低,同比2021年春节下跌42.1%。
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出售资产“割肉”止损的同时,加快房源销售及回款进度,也是众多**当前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梁控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将继续强去化、促回款、保交付,在稳中求进中追求有质量的安全健康发展”。而祥生控股方面则回应称:“未来,公司仍将坚持稳健推进业务,加快推盘节奏及加大回款力度,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致力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