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市,央媒刚刚重磅发声……

财经
2022
02/19
14:38
亚设网
分享

最近,万科掌门人郁亮在集团2022年会上的“总结发言”,被媒体广泛报道。

其中的部分观点,比如“黑铁时代”、“缩表”、“国家不允许***占用过多金融资源”、“2022年是集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这场“***前途命运大讨论”里的部分观点,今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署名评论——《不要误读“***去金融化”》,喊话、纠偏的意味很强。

下图就是今天《经济日报》的头版截屏:

关于楼市,央媒刚刚重磅发声……

这篇评论开篇就说:日前,某大型***企业内部讲话流出,在市场上引发了关于“***去金融化”的讨论。有声音认为,接下来行业金融支持将大幅降低,这是对“***去金融化”的一种误读。

评论还说:

要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积极稳妥处置已暴露风险;同时,保持***贷款增速平稳、投放有序,但在结构上要做到“有保有压”,精准有效满足**、购房者的合理刚性融资需求,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文章的结论是——“必须明确的是,我国***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国家将“促进***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郁亮的内部讲话主要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是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做的摘要:

1、***行业到了黑铁时代。

2、2022年是集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外部环境的第一个特征是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业来说,缩表出清就是去金融化。国家不允许***占用过多金融资源,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了高额的债务负担,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去金融化是一个欣然的趋势,也是痛苦的过程。好比刚开始给你吃糖感觉很好,但吃多之后,堆积脂肪,等到戒糖的时候就会很痛苦。这个时候已经严重依赖,没有糖吃就会萎靡不振。今年是背水一战的一年,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3、***发展新模式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解决老百姓(603883)居住问题。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和人—地—房的匹配。还有两个重大变化。市场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行业规模开始萎缩。

4、当前最主要的八个字是“节衣缩食、战时氛围”。只能以输赢论英雄,只能从打赢仗的队伍里面选拔干部。管理人员都要全部下沉,身先士卒。集团已经取消原集团合伙人的层级,所有原集团合伙人全部下沉到所在单位。

5、省吃俭用,减少浪费,营造节衣缩食的战时氛围。我助理给我定机票的时候是不会买头等舱的,如果有时间接近的航班也会哪班便宜买哪班。

6、今年大家的收入肯定是大幅下调,包括我们的福利、补贴等等,要跟黑铁时代相适应。

中国***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等说法,最早也是来自万科。2014年6月,郁亮从撰文《我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引发了“黄金时代终结”的大讨论。

关于楼市,央媒刚刚重磅发声……

不过从当时文章的立意看,对市场的鼓励居多。文章里有如下表述:

***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但也绝不是就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黄金的时代结束了,***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

虽然不再是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黄金的时代,但白银仍然是贵金属。

最新提出的“黑铁时代”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是因为直接跳过了“青铜时代”,进入了更令人忧虑的阶段,这跟2018年万科提出的“活下去”相互呼应。

万科的A股,也在“黑铁时代”提出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跌了4.44%,从今年1月中旬的最高23元,一度跌破了20元,直到昨天才初步喘定。

不赞成郁亮最新判断的人则讽刺说:万科又是在借内部会议,向其他**喊话。因为万科财务稳健,再加上第一大股市是深圳实力雄厚的国企,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甚至有持“阴谋论”的人猜测:相关言论意在压低行业估值,方便并购。

很明显,《经济日报》在如此重要的版位发表署名评论,并把主要观点非常鲜明地做上标题,纠偏的意味明显。

《经济日报》的文章不长,下面全文引述,大家可以细读一下,感知一下当前楼市的温度:

不要误读“***去金融化”

金观平

日前,某大型***企业内部讲话流出,在市场上引发了关于“***去金融化”的讨论。有声音认为,接下来行业金融支持将大幅降低,这是对“***去金融化”的一种误读。

必须指出的是,“去金融化”是对此前过度金融化的一种矫正,其最终目的是将**的经营杠杆率降至合理水平,优化负债结构,推动***回归居住属性、民生属性,避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行业曾出现的“过度金融化”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开发经营过度依赖金融杠杆,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二是***企业纷纷布局金融领域,投资、持股甚至控股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产业资本过度进入金融行业。

“过度金融化”的成因十分复杂,不同成因之间又互为因果、螺旋交叉。

首先,***的投资属性曾一度超越居住属性,引发投机行为,形成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受此预期影响,**加杠杆扩张,购房者担心买晚、买小,超前借贷买房,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固化了房价上涨预期,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金融机构的逐利行为加深了***融资结构的复杂性。“抽屉协议”“明股实债”等乱象一度盛行,影子银行风险上升,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拆解难度,又削弱了调控政策的落地效果。

再次,部分**缺乏合理的融资规划,难以做到“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复盘”。个别经营人员抱着“赚一笔就跑”的心态,自己任职期间过度融资、大铺摊子,甚至从中非法牟利,事后离职,继任者也不理旧账。这导致部分**的债务结构严重失衡,其融资行为愈发偏离自身的经营发展轨道,一旦遭遇现金流紧张,风险极易暴露。

因此,遏制***“过度金融化”的核心思路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回归***的居住属性。

近年来,监管部门重点从供给侧入手,旨在改变**的外源性增长模式,降低行业负债和风险。一方面,持续开展乱象整治行动,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市场;另一方面,持续健全***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明确重点**的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并建立“***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要求银行的***贷款余额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不得高于相应上限。

在行业去杠杆过程中,个别企业违约风险必然会暴露。对此,不能急于政策转弯,否则便是前功尽弃。要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积极稳妥处置已暴露风险;同时,保持***贷款增速平稳、投放有序,但在结构上要做到“有保有压”,精准有效满足**、购房者的合理刚性融资需求,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必须明确的是,我国***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接下来,一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实***长效机制。同时,加强预期引导,进一步提升***金融政策的精准度,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此外,还要探索行业新的发展模式,加强对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我的看法:

央媒之所以在重要版位发表上述评论,是希望引导预期。此前,官方在评价当前经济的时候,多次使用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其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是已经发生的,“预期转弱”正在发生。如果预期持续转弱,想振兴经济难度很大。

预期其实就是信心。

***市场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我之前计算过,全国大约有7000万就业人口的饭碗,直接跟***市场相关,如果算上他们的家庭成员,直接涉及的民众高达2.5亿人以上。

对于***行业,近期官方已经多次表态,要“两维护”,要“促进***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承认“***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气可鼓、不可泄。

中国城镇化率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的空间,按照每年1个百分点的增速,还能增长10年。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5%之后,还有大量的旧改、棚改任务。即便到了美国这样的发展阶段,***仍然是支柱产业,美联储印钞的时候,三分之一仍然是直接购买***行业的MBS债券。时至今日,美国***行业占GDP的比重,还偶尔会在某个季度超过中国。

对于***行业来说,没有必要太悲观。但部分高杠杆、管理粗放的**,的确面临退出市场的压力,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