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在延长一个月的募集期后,同泰基金的新产品仍未能如期发行。日前,同泰基金公告称,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基金代码013925)截至募集期限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本基金不能生效。这也是今年开年以来第二只宣告募集失败的公募基金。
有数据显示,自2017年出现首只公募基金嘉合睿金定开混合发行失败以来,共有120只公募基金未能成功发行。即便在“基金牛”的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募基金募集失败数量也分别达20、25、32只。另外,今年以来还有56只新发基金发布延长募集期,最终能否顺利发行也未可知。
作为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公募基金募集失败逐年增多的原因除了周期性市场行情低迷外,笔者认为,更核心的原因是行业规模爆发式增长后基金产品的质量、基金经理的素质以及基金公司的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了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和投资者“饱一顿饥一顿”的不平衡局面。
从规模上来看,我国公募行业发展一片繁荣: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数量共计9288只,管理基金规模25.56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1998年成立第一只公募基金到去年仅23年。并且,我国公募基金公司从2019年开始加速发行新品,平均每年新发行1220只基金。按一年250个交易日计算,平均每天约有5只新基金诞生,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实在难以挤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逐一研究。
再者是产品收益不稳定问题。以同泰基金为例,该公司规模排名处行业中下游,目前存续产品约34只,除去2只尚在封闭期内,有一半产品自成立以来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同泰大健康主题混合C自去年4月成立以来亏损28.92%,而负责该产品的基金经理任职期内管理的所有6款产品均为亏损。
笔者认为,在老产品未能获得盈利的情况下,基金公司需要查找问题,改变策略,积极扭亏,而不是不断发行新品,否则既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不尊重。
除了同泰基金这种中小型公司,头部基金公司也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0059只公募产品,近一年来亏损数4093只,占比约40%;亏损超20%的有1367只,约占13%,其中不乏一些头部公司。
诚然,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扩张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推进去散户化、建立成熟市场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否应该考虑把步子走稳一点?打造精品化产品和服务,不盲目追求规模化而频发产品,并优化对基金经理的招聘和考核制度。比如,不随意扩招、取消短期考核,将考核周期拉长,以保证基金经理和其所负责的产品表现的稳定性。
除了基金公司的自律以外,监管层也应加强对基金产品出入口的把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对于公募基金发行规定了一系列硬性条件,如合同期限、募集资金、参与人数、机构资质。同时,对于基金清盘,目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以200名投资者、5000万元净值为最低要求,但很多“迷你基金”为了保壳采取各种手段,迟迟不清盘,并仍长期收取投资者的管理费。建议监管层应加强对新发基金的审核,同时加大劣质基金的退市力度,对于长年亏损、达不到上市标准的基金施行强制清盘。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