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曹璐
编辑 汤巾
节后资本市场的“跌跌不休”,让公募基金的业绩面临下跌窘境,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投资者的“声声叹息”中,“固收+”基金的热度却迅速上涨,成为不少投资者当下的避震之选。
不过,即使市场对稳健收益特征的产品需求很大,同泰基金旗下的“固收+”新品却宣告募集失败。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发行遇冷,除了市场大幅调整、产品同质化严重因素之外,更多体现的是公司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
热门品种发行遇冷
今年以来,市场转入震荡调整模式,不少前期热门的板块进入回调。截至2月18日,上证指数、沪深300年内分别下跌4.09%、5.85%。
受基金业绩持续低迷、投资者风险偏好不高等影响,凉意也吹到了基金发行市场,表现差的基金公司更是出现产品募集失败情况。
2月16日,同泰基金发布公告显示,旗下新发行的同泰同享混合型基金(A类013924,C类013925)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据查阅,同泰同享混合于2021年11月15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4日。1月12日,同泰基金发布延期结束募集公告,将募集结束日期延至2月15日。但该基金募满三个月后,仍然未能完成基金合同生效条件,只能宣告发行失败。
一位长期追踪基金行业的分析人士表示,在新基金发行不易及认购户数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一些新产品会选择通过延长销售时间来寻求资金的关注。目前来看,新基金发行遇冷情况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延长募集期的现象或将增多。
无独有偶,中银证券在2月12日宣告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基金发行失败。至此,今年以来已经有两只新基金宣告发行失败。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瞄准的是新能源车电池领域,也是去年市场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而同泰同享混合作为一只“固收+”产品,属于震荡市的热门品种。
上述分析人士称,这一方面说明投资者对市场上的过热赛道开始警惕;另一方面,基金公司扎根布局,同类型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审美疲劳,也会导致一些竞争力不足的基金募集效果不佳。
背后原因是竞争力不足
资本市场的“开年连跌”及权益基金回调,让身在其中的投资者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和煎熬。在此背景下,具有“攻守兼备”、波动相对较低等特点的“固收+”产品被认为是震荡市中提升投资体验的较优选择,不少基金公司选择布局其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全市场“固收+”基金的数量达到1197只(只计算初始基金),合计基金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关口,达到2.2万亿元。而从新发基金市场看,以基金成立日为标准,仅今年以来已有34只“固收+”基金成立,还有22只正在发行。
同泰基金基金经理王小根表示,“固收+”产品具有较高的风险收益比。建议投资人长期持有“固收+”产品,不要只看一时的业绩,比如拉长至三年,“固收+”收益往往能超越固收产品。
不过,“固收+”策略并不是简单的股债拼凑。业内普遍认为,“固收+”产品是以固定收益为基石,同时需要权益类资产来力争收益增强,不仅相当考验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和功底,且对于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投研支持会有更高的要求。
那么,同泰基金的投资战绩如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35只基金中(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只有6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占比不足20%;10只基金年内跌幅超过10%;而管理超过两年的8只基金均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后二分之一。
相比而言,该公司表现最好的是同泰泰和三个月定开A,今年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0.79%,在2520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排名第234位;表现垫底的同泰远见C年内回报为-17.26%,自2020年9月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
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投研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从同泰基金人员配置的情况来看,公司旗下共有9位基金经理,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数18.63人。而同泰同享混合采用的是双基金经理配置,其拟任基金经理杨喆、鲁秦的基金经理年限分别仅有2.48年、0.47年。
中小基金公司发展艰难
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目前总量已经超过9000只。在进行产品的选择时,投资者会更加青睐具有明星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优秀、品牌辨识度清晰的公募产品。
例如,基金投资者李女士向《投资者网》表示,“市场上基金产品太多了,一般会更关注头部基金公司的绩优产品或者网红产品,而这部分产品已经足够选择了,所以对于曝光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太熟悉,更不会刻意去寻找。”
事实上,从此前募集失败的案例也能看出端倪。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产品共有34只,其中九泰基金等2家基金公司各有3只产品发行失败,德邦、创金合信基金等7家公司各有2只新基金募集失败,上述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
而同泰基金同样属于中小型公募。公开资料显示,同泰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021年底的基金管理规模为34.71亿元,在17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38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家由证券公司前高管与公募基金资深人士联合创立的公募基金,属于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
即使是大佬云集的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目前来看发展难度也不容小觑。据《投资者网》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3月首家个人系公募诞生以来,已发行公募基金的个人系基金公司的数量已经增至22家,但大多属于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有3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泓德基金是国内第一家个人系公募,去年末管理规模为985亿元,全市场排名第51位。
市场分析认为,银行系、券商系等传统机构系公募有机构股东的支持,在渠道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相较而言,个人系公募的资源号召力、投研、风控及业绩等综合实力可能有一定的落差。因此,要在赛道拥挤的道路上推出同质化产品,若没有过硬的历史业绩表现,很难获得资金认可。
同时,在公募基金出圈的背后,是愈演愈烈的马太效应,在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的状况下,缺乏曝光的中小基金公司往往容易被市场忽视,生存愈加艰难。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之间的经营分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的格局很难改变。中小基金公司需把握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业绩水准,才可能弯道超车。”(思维财经出品)■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