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悄然呈现出的新气象备受投资者关注。如今,2月份走势即将收官,3月份行情即将到来,A股市场能否迎来春季“升机”?将为投资者提供哪些配置机会?今日,本报分别从大盘运行趋势、热门赛道、机构推荐金股等方面,对3月份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予以详细分析,以飨读者。
A股最近七年3月份走势“五涨两跌”
2月份临近尾声,在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机构对3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向的研判已悄然展开。
回顾2月份A股市场走势,较1月份表现明显企稳。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从A股市场三大指数的表现来看,今年2月份,上证指数的表现强于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创业板中,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权重占比较大,虽然该板块行业景气度较好,但整体估值相对较高,资金大举回撤导致该板块整体下跌,对2月份创业板指的走势造成较大拖累。二是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月份持续攀升,对科技板块走势形成一定压制,进而拖累创业板指表现。三是上证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主要受到基建、有色金属等品种上涨的带动,低估值叠加良好的业绩支撑,令上证指数在外围环境的扰动下更具安全边际。
展望3月份行情,《证券日报》记者对各大机构观点梳理后发现,主要有四大逻辑支撑。
逻辑一:市场活跃度提升。
近日,A股成交额时隔一个月后再次重返1万亿元之上。2月23日至25日,A股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04万亿元、1.36万亿元、1.02万亿元,2月24日的成交额更是创近五个月以来新高。
逻辑二:上市公司业绩预喜率高。
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21年年报预告的257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489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57.80%。其中,主板预喜率达55.78%,创业板预喜率达58.94%,科创板预喜率达70.11%。
在主板上市公司中,和邦生物、诺德股份、远兴能源、天际股份等成长能力凸显,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7000%以上,排名A股前四。
逻辑三: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
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6.0%)、欧元区(5.0%)、日本(2.4%)同期经济增速的预期值,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前列。今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前一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7%,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制造业生产延续扩张态势,为2022年中国经济稳健运行开了好头。
逻辑四:A股整体估值处于底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收盘,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为18.30倍,处于底部区域。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美联储为了应对高通胀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这对美股走势形成明显利空影响。预计美股在经历十几年牛市后,未来存在见顶回落的风险。A股估值目前处于历史底部,即使美股出现见顶回落,对A股的长期走势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一部分资本从美股获利了结后,到A股市场寻找处于估值洼地的品种。
历史数据显示,最近7年(2015年至2021年)的3月份,A股市场整体走势呈现“五涨两跌”态势。
陈雳分析称,今年3月份A股整体走势不会悲观,预计估值合理、业绩增速良好的板块将表现更好。在政策“稳增长”的基调下,预计上证指数将延续强势。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经过近两个月的回调后,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招商基金表示,不必对当前A股市场的短期弱势整理走势表示悲观,预计3月份市场将逐步升温。随着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快速消化,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逐步消散,A股市场的底部结构将逐渐清晰。
星石投资首席权益研究官、高级基金经理喻宗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沪深300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的比价关系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有望中长期驱动二者的比价关系均值回归。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加大对新旧基建、服务业的支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对相关行业形成利好刺激。当前市场预期已有所改善,将对沪深300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良好表现形成支撑。
基建产业和大金融成3月份最受机构关注赛道
3月份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哪些热门赛道最值得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对券商策略报告梳理后发现,基建产业链和大金融领域成为券商眼中3月份投资的“心头好”。
首先,3月份机构最关注的赛道非基建产业链莫属,特别是传统基建,由于基本面持续向好,因此备受青睐。
招商银行研究院认为,有两大因素支撑传统基建基本面状况向好。一是从宏观角度看,在“稳增长”背景下,基建投资托底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预计可实现约5%的增速;二是从订单角度看,2022年全国基建投资规模或可达到197170亿元,同比增速可达4.5%左右。
太平洋证券认为,今年传统基建领域的投资机会较多。一是要关注在手订单充裕、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可关注高质量发展下的减隔震领域的投资机会。三是轨道上的“城市群”建设需求广阔。四是在下半年基建投资边际改善的预期下,可关注低估值标的。五是关注主业稳健且具备矿产资源的基建领军企业。六是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建议关注绿电、BIPV等相关领域的优质标的。
除了传统基建领域孕育新的投资机会外,“东数西算”等数字基建领域的投资机会也被机构看好。
川财证券表示,“东数西算”工程投资规模大,涉及行业广,五大领域有望率先获益。首先,数字基础设施是“东数西算”工程的基础,对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设备等板块的需求将大规模增加;其次,随着算力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推动网络及服务器等设备的升级;第三,产业数字化需进一步改造升级;第四,数据流量爆发有望加速光纤通信行业高质量增长;第五,数据信息的安全需求大幅增加,数据安全行业业绩增长提速。与这些领域相关的受益标的值得关注。
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基建赛道将会在3月份受到资金追捧,受益板块包括轨道交通施工、特高压、通信电子、计算机、软件、精密制造、数字货币等,建议重点关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与基建产业链同样受到机构青睐的行业还有大金融。2021年银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之好一直广受市场关注。截至2月25日,在申万一级银行行业中,已有20家上市银行公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指标来看,招商银行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达1199.22亿元,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7家银行2021年度净利润也均超过100亿元。
对银行领域投资机会相当看好的光大证券认为,在“宽信用”进程中,银行股行情可能伴随整个“稳增长”的进程。其中,相对更看好江浙等优质区域地方银行稳健经营这条主线。
东兴证券表示,从2021年第四季度机构重仓持有的银行板块及个股情况来看,进一步减配银行股的空间有限。进入2022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在业绩稳定增长的推动下,银行板块估值开始修复。在配置上,建议优选财富管理领域具备客户基础、销售渠道、产品服务体系等先发优势的银行。
“基建产业链和大金融是‘稳增长’背景下率先受益的两个领域,在过去几年中,这两个领域的市场表现相对滞后,估值也具备提升空间。”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154只个股获机构高频点赞
尽显三大特征
对于即将到来的3月份行情,哪些个股最受机构推崇呢?
数据显示,最近30个交易日内,有53家券商共推荐了994只个股,期间受到5次及以上券商推荐(含买入和增持评级)的个股有154只。其中,贝泰妮、山西汾酒、五粮液、东方财富等4只个股,期间均获20次及以上“买入”或“增持”等机构推荐评级。
机构力荐这些个股的原因何在?通过对上述机构扎堆看好的154只个股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些个股普遍具有三大特征。
业绩优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在上述机构扎堆推荐的个股中,已有5家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聚灿光电、天华超净、创世纪、和而泰等4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还有10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喜公司达95家,占比逾九成。其中,35家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最大变动幅度在100%及以上。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记者表示:“随着年报披露高峰期的临近,上市公司业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此出现绩优股被机构扎堆推荐的情况。”在配置上,陈雳建议从年报业绩角度布局,关注估值合理、业绩增速良好的投资标的。
热门赛道
在被机构扎堆推荐的154只个股中,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归属电子(19只)、食品饮料(19只)、计算机(12只)、汽车(10只)等行业的个股数量均在10只及以上。由此计算,以电子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行业股共有31只;以食品饮料、汽车为主的大消费概念股共有29只。由此可见,大消费和科技两大优质赛道依然是机构关注的焦点。
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表示,市场整体支撑因素仍然存在,向好逻辑未变。在短线情绪干扰下,市场或仍有反复,但调整后将迎来战略配置的好时机。具体看,科技领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有望保持长期高景气度的赛道,尤其是科技领域经过近期估值调整后,投资性价比越来越高。大消费领域受益于“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长期存在,在经过去年疫情影响之后,预计今年会出现反转机会。
强者恒强
从市场表现来看,2月份以来,上述154只个股有99只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月内累计上涨2.68%),占比逾六成。其中,中瓷电子、兖矿能源、天华超净等3只个股累计涨幅均超30%,分别为42.49%、32.93%、32.83%,尽显强势。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在“稳增长”背景下,基建力度以及地产复苏情况,将成为市场风险偏好的两个重要锚。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基建与地产板块估值有望逐步向上修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