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间营商环境的竞争,关系到能否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能否在核心关键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立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同时,我国商业秘密保护还相对薄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全国两会,黄立将提交《关于加大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鼓励原创科技发展激发民族创新活力的提案》。
商业秘密保护存在“四大难”
“不能让专心研发的企业吃哑巴亏!”黄立说。
据黄立介绍,经全国多地调研后,他了解到,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商业秘密侵权防不胜防,很多时候却又投诉无门,企业只能“吃哑巴亏”。
“这种现象多了,会严重损害企业创新的热情,极大地损害企业投入自主研发的信心和决心,进而严重影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黄立说,这也是他提案的初衷。
黄立认为,造成当前商业秘密保护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四个难”:
一是立案难。即对商业秘密案件,缺乏明晰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对立案要求比较苛刻,在立案之前,就要求企业把所有将来定罪量刑的证据全部收集齐全。
二是取证难。一方面,商业秘密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企业没有侦查取证的权力,也缺乏对应的能力。
三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
四是办理难。因为商业秘密的特殊性,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考核而言是非常“不经济”的。
建立健全刑事保护全套制度
“目前全社会创新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想着怎么去创新,而是等着获取别人的成果。”黄立说,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要加强立法。
在今年的提案中,黄立给出了多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摸底调查。黄立建议,由公安部联合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选取1000家左右高科技企业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的数量和刑事报案受理、立案及查处情况,了解商业秘密被侵犯的真实情况。
其次是建立制度。黄立建议,由最高检、公安部牵头制定明晰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并提出具体措施改善立案难的问题,并开展专项行动,对商业秘密侵权案件进行受理立案。
同时,公安机关应严格执行立案标准,杜绝有案不立的司法乱象,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整顿、问责制度。
再其次,要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黄立建议,在公安部举报中心企业诉求平台栏目下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或热线,对基层不受理的案件,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反映,由相关部门组织社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走访,提供专业意见,再通过平台反馈举报人,或督促基层立案查处。
最后,公安机关立案后,应按公安机关办案流程遵循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刑事侦查措施进行取证,不能将取证责任转移至企业,要求企业提供明显超出其能力范围外的证据。
持之以恒加码核心技术研发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最终是为了鼓励创新,推动企业加大对核心科技和底层技术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要不来的,也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黄立介绍,芯片研制是整个红外产业的核心,是技术攻坚的必经之路,高德红外用10年时间投入20亿元完成了芯片研发,目前已成功搭建了三条8英寸(制冷碲镉汞、Ⅱ类超晶格、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批产线。
“我们的秘诀就是,必须在技术攻坚的道路上,打通关键环节并且不忽视每个细节。”黄立表示,科技的突破是一代代研发人员的千百次试错和持续的投入才实现的,所以要倍加珍惜,要全社会来共同保护。
黄立还表示,公司的目标和梦想,就是踏踏实实在擅长的高科技领域为国家做点实事,将最先进的红外技术应用到社会需要的地方,这也是全体高德人不断努力的动力。
“是国家的强大,给了企业发展的资源和机会。”黄立说,公司未来将继续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我国红外产业的繁荣进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