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阿里巴巴披露2022财年Q3(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里营收为人民币2425.80亿元(约合3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本季度,阿里净利润为人民币446.24亿元(约合90.74亿美元),同比下滑25%。
这份财报透露出这家大公司发展路径的多个关键词:挥别利润高增速,业务健身进行时,更健康发展被赋予更高优先级;国内年度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仍然拥有中国最多元、粘性最高的线上消费者群体;海外市场消费者冲破3亿,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出海的重要力量之一。
这也是阿里巴巴发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重新划分商业分部后的首份季度财报。从更高、更快迈向更优、更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占据重要一席的阿里还将带来哪些想象?
挥别利润高增速,拥抱更健康发展
这是阿里去年底大刀阔斧重新划分商业分部后的首份季度财报。从2014年起,阿里逐渐明确了面向未来的三大战略——内需、全球化和云计算。2021年底,阿里迎来最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新设立“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
其中,“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包括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包括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更明确推进内需和全球化战略的坚定决心。
透过“三张表”(资产负债、经营损益、现金流量)数据,也折射了阿里巴巴结构转型后的业务健身效果:持续加大对中国商业投资力度,业务聚焦“练内功”,加固多元收入增长力量,更健康、高质量被赋予更高优先级。
从财报数据看,本季度,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22.26亿元,同比增长7%,在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日益负责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下,该板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对于增长业务、为用户增长的投入增加,以及支持商家的举措。
也因此,经历一系列调整后,营收占比最大的中国数字商业,本季度增速下滑,但仍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为71%;“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作为阿里历史上首次全面打通“淘系”和“B系”两大业务线,依然稳住了阿里巴巴全力推进内需战略的主阵地。
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营业收入为164.49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为7%。其他各业务营收表现中,除数字传媒和娱乐业务,其他6大业务板块均处在增长状态。
提升“健康度”的战略优先级下,是企业收入表现的强韧劲和增长结构的持续优化,这也得到了用户数据的增长曲线的印证: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全球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8亿,单季增长4300万。中国市场消费者单季净增长2600万至9.79亿,海外市场消费者则首次突破3亿。
健身进行时,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财报健康度,背后其实是数字经济的健康度。从财报看,阿里聚焦中国商业消费的基本盘依然夯实,同时,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精神下,围绕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向,推进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阿里推出了系列举措。
通过装上阿里云的“工业大脑”,位于云南昆明的浙能锦江环境西山垃圾发电厂,让焚烧中负责控温的工人,可以从每天近万次的控温操作中解放出来,工作量减少90%,发电量提升五个百分点,一吨垃圾能多发10度绿电,成为数字技术积极赋能 “双碳”目标的一个应用创新。
速度是比拼能走多快,健康是比拼能走多远;“更健康”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现在的关键词,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行业强监管与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大家也希望能从一份财报中,看到市场风向,看清企业动向,看到行业走向乃至整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阿里巴巴倡导的数字经济,既在独善其身,也在与社会共享。以市场普遍关注的硬核科技与产业互联网方面为例,阿里的路径是:一方面,坚持做深技术,从核心软件技术、云的操作系统不断走向对芯片等关键底层技术的突破,建设核心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云计算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零售、金融、交通、制造业等行业的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全社会的产业数字化进程。
“追求健康度”的战略方向背后,或许也是一种新的思考:在以消费平台服务好内需发展之外,阿里更加积极主动探求服务产业数字化,讲出新的符合时代先进性的故事。技术积淀日益从最初的商业应用创新,进入与制造业、科技更紧密接触的“硬核层”,在2021年,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ARM服务器芯片--自研云芯片倚天710.当年10月,阿里云进一步将原生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X全功能开源。
当前,阿里云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政企市场,覆盖了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中国邮政、中国太保、友邦保险、申万宏源证券等政企用户。
2021年四季度,阿里巴巴来自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20%,经调整EBITA利润1.34亿元,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盈利,尽管当季度受到了头部客户停止采购以及互娱与在线教育等行业的客户需求放缓影响,但也受益于金融及电讯行业的发展,使云业务整体保持了稳增长,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转折时刻的想象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行业的增速从2015年的46.5%降至16.7%,年均增速降幅达6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公司,向技术和效率要生产力,以轻资产、高效率的模式取得高速增长获得外界瞩目,而当前的一个逐渐形成的新共识是:以速度和流量论英雄的时代已渐行渐远。
近两年来,在多方因素作用和压力之下,互联网行业在二级市场扰动剧烈,互联网中概股也经历了大幅回调;作为代表公司之一,阿里的股价走势更为陡峭。
不过,投资永远是看预期的,是面向未来的。从去年四季度起,一些“聪明钱”持续加仓阿里巴。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公司继续出手增持,将对阿里巴巴在内的主营电商中概股的持仓比例增至30%左右。贝莱德也在去年四季度增持了阿里巴巴ADR,增持幅度高达116%。此前披露的四季报也显示,千亿私募景林资产也增持了近20万股的阿里巴巴ADR,增持幅度达182%。
资本为什么而加仓?除了低估值、现金等价物、超跌等原因外,一个重要的考虑还是未来前景。某种意义上说,各路资本包括监管者都乐于见到一种转折。数字经济以及互联网行业需要一场增长逻辑、商业模式系的大变革。
转折时刻,在数字经济时代占据重要一席的阿里巴巴尤为引人关注。
在阿里巴巴业绩电话会上,董事局主席、CEO张勇明确阐释今后发展战略,“未来的重点已经从用户的增长,转变为用户的留存和ARPU值的增长。我们将始终坚持服务民生,服务以中小企业代表的广大客户,服务产业数字化,服务实体经济,造福社会,面向未来,坚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从经历“爆发增长”到静候“长坡厚雪”,当市场重新发现行业,张勇在业绩会描绘的“坚定执行多引擎增长战略、高度聚焦能力建设和价值创造、在关键战略业务上展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大公司,所能具备的长期增长动力和坚实壁垒,仍然可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