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接近监管部门人士透露,中美证券监管机构的高层官员今日举行了工作会谈,就推进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可行路径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计划进一步加强沟通,在符合各自法律的框架下尽早达成合作安排。
国务院金融委下场“维稳”后,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据新华社消息,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3月17日开盘,延续前一日的上涨态势,A股三大指数再次高开,盘中创业板涨幅扩大至3%以上。房地产、钠离子电池、游戏、白酒板块涨幅靠前。
中概股和港股指数也保持强势。前一日,在美上市中概股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涨幅,哔哩哔哩创纪录上涨48%,京东、滴滴涨超39%,阿里巴巴大涨37%。3月17日的恒生指数也强势拉升近5%,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平台个股普涨。
外资机构怎么解读中概股及中国股市未来走势?
高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认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专题会议发挥了引导市场的重要作用,体现了高层政策制定者对市场情绪的关注,也释放了将保持政策宽松立场的积极信号。考虑到近两周疫情反弹等因素,近期如若推出更为明确具体的政策宽松措施将更有助于支撑整体经济增长。
在华尔街大行中,花旗一直坚持该行看好中概股及中国股市的立场。近期花旗发布研报指出,今年中国5.5%的GDP增速目标表现出了稳增长的决心,未来或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外,花旗认为,受益于中美利差、中国长期的投资机遇、以及海外资金的全球配置需求,未来海外资金仍然会继续流入中国。
今年以来,花旗全球投资委员会进一步上调了中国配置比重(含A股、H股及中概股)。该机构分析师依然看好中国股市未来的走势。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发布观点称,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传递了以下重要信息。一,关于中概股:会议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正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此外,据媒体报道,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此前也表示正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二,关于行业监管:会议提到了“可预期的监管”,并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三,关于宏观政策:会议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
孟磊认为,上述政策信号的具体落实情况将主导短期内市场走势和外资的交易行为。
一是,若中美双方监管能在跨境审计监管上达成合作协议,外资撤离中概股的趋势有望出现逆转。
二是,若对互联网和医药等行业的监管出现明显放松,或相关监管部门明确其监管的边界甚至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股市的风险溢价将随着不确定性的消除而明显降低。
三是,推出更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放松,包括进一步的降准降息,以及增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托底力度将帮助投资者确认决策层对放松宏观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总体而言,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积极的政策信号,而配套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有望吸引海外投资者重回A股市场。(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