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链很长,从目前来看,没有说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的全产业链建设,我觉得国内也一样。在全球合规的前提下,既要做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篇文章,又要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篇文章,尤其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必须做出可行的方案。”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期在吉利大讲堂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拥抱世界》的最新演讲,从人才体系培养、共同富裕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企业治理等领域提出六大洞见。
在李书福看来,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失速了,逆全球化时代已经开启,逆全球化时代的全球经济可能分为东西方两个阵营、两大经济体系。“如何实现跨文化、跨体系经营,如何在逆全球化时代推进全球化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
“就汽车产业而言,一定是全球化的产业,否则很难在科技上取得领先地位,闭门造车就是坐井观天,基础技术研究必须基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才有竞争力。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变了,而且正在逆向改变,我们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这些变化,我们的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李书福说道。
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李书福认为,合作共赢才是永远的主题。只要持续推进全球化,中国的经济运行就一定会更好,中国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就当前而言,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这是事实,毋庸置疑。
李书福指出,几十年来东西方各国相互主动融合,彼此之间已经在经济、教育、学术及民间交流、经贸往来等多领域展开了多层次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捆绑的项目不计其数。“但是我们必须要理性客观负责任地研究眼前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我认为多想想、多思考没有坏处,居安思危、展望未来、冷静观察、有效应对很重要。”
什么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李书福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在他看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创新能力的提高,只有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提高创新能力既要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斗志,也要有广纳英才、广交朋友、开放合作、交流互鉴的胸怀,而不是自我陶醉、自满骄傲,更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
李书福认为,创新能力建设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歼灭战,更不是拿来主义、买来主义、短期主义。创新环境建设必须从基础工作开始,包括学术研究层次、学术交流对象、技术工程能力、技术合作水平、市场开放规则。创新离不开人才,必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必须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力。
而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李书福指出,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对于上述会议精神,李书福表示,自己反复学习了许多遍,并提出:“我们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沿着中央会议精神指引,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人才集团要结合会议精神,尽快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他经营类企业,也要根据会议精神,抓住机会,制定更加稳健的商业方案。”
对于“共同富裕”,李书福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企业而言,做强做大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第一要务,也是第一责任。“吉利也在行动,准备拿出一部分股权,设立奋斗基金,并正在为这个基金的使用研究相关制度,如何与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努力争取全员持股,人人是股东,人人是主人,大家携手合作,共同奋斗,共同富裕,实现全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李书福看来,只依靠一个人,对企业发展而言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人总是会老去的,我也不例外,但企业可以永葆青春、长期持续发展,我希望大家有雄心、有理想,不断成长发展,我更希望吉利人才辈出,保证吉利事业基业长青,为社会多作贡献。”
记者注意到,李书福最近几年卸任了一些职务,比如其最近辞去了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还引起了社会上有些人的关注与议论。李书福则表示,这是对企业治理的正确安排。“只有这样做,才能让管理层有权、有责,才能真正体现三层治理结构,才能真正体现‘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的吉利企业治理理念。”
除此之外,李书福表示,他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吉利控股集团这个层面,会逐步退出下设的独立核算的国内外企业的管理层及董事会层面的工作,这样做的原因与目的就是为了更加依法合规推进现代企业治理,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专业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