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个人碳账户”吗?国内首个面向个人的“碳账户”来了!它和蚂蚁森林有何不同?

财经
2022
03/20
10:33
亚设网
分享

绿色出行,旧物回收,开通电子账单,生活缴费网上办……试想,当各类场景中的减排行为被换算为银行账户中的积分,用于换取一定权益,你还会认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遥不可及吗?

近日,中信银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已启动内测。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日照银行等也已布局。

专家认为,随着双碳目标的明确,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已势在必行。银行率先探索个人碳账户,是积极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创新之举。不过,目前建立碳账户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多家银行探索个人碳账户

碳积分可以换权益、降利率

近日,国内银行首次落地面向个人用户的“碳账户”。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该账户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体验者在线开通个人碳账户,获取关联个人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

你有“个人碳账户”吗?国内首个面向个人的“碳账户”来了!它和蚂蚁森林有何不同?

图片来源:中信银行

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内测版已经上线生活缴费网上办理(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即将上线的公开版还将包含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丰富的绿色低碳生活场景。

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介绍道,未来如果碳账户的应用能够推广到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各领域,将有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不仅中信银行,各家银行正在积极推进个人碳账户的业务落地。在此之前,已经有银行开始探索个人碳账户。2021年11月3日,浦发银行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据介绍,碳积分来源于企业在浦发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企业在浦发银行办理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都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

据浦发银行介绍,基于碳积分累积量,企业的碳账户有着不同的等级,并对应不同权益,这些权益包括基础费用减免、快速审批通道、绿色金融资讯、绿色财务顾问等,主要鼓励更多企业节能减排。

衢江农商银行也在积极拓展碳积分的价值应用,紧贴个人融资需求,量身定制 “点碳成金贷”,在授信、期限、额度、利率、流程等方面实行一揽子的特惠政策。

例如,一位农户因购买农机需要,向该行申请贷款30万元,按照以往农户普惠授信情况,只能获得20万元、年利率6%的贷款。通过其积累的10020分碳积分,在未增加任何资产证明的情况下,成功置换到额度提升50%、利率下调30个BP的30万元信用贷款,3年同比减少利息支出2700元。

要抢蚂蚁森林的生意?

“从目的来看,银行推出与蚂蚁森林效果相似的‘碳账户’,能够起到活跃存量用户,特别是大量休眠或半休眠用户的目的。”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国际金融报表示,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增加用户登录银行APP的频次,有利于银行开展营销。

而这种想法也得到银行业内人士的证实。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推出“碳账户”的意义其实也是鼓励用户把生活场景的缴费等功能绑定在该银行,这样零散的资金不断沉淀,用户与银行间的黏性不断增强,不仅银行能够多流动资金,还能开展其他业务。

不过,王诗强指出,此类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投入成本并不低,否则将很难获得用户真正的认可,并吸引其持续参与。“怎么吸引用户使用碳账户,是金融机构首先需思考的问题”。

“相比互联网巨头,银行的运营活动预算经费要少,且市场上也有很多相似活动,银行等金融机构追求短期目标或者预算经费不够的话,会导致运营效果不是很理想。”王诗强表示。

对于银行推出“碳账户”与支付宝“蚂蚁森林”是否会形成竞争,王诗强坦言,竞争肯定会有,但合作才能共赢。“一般客户是在支付宝上绑定银行卡进行购物消费,因此,聪明的银行应该将此类交易也算进来,从而留住客户,两者之间可以进行针对客户的数据共享”。

某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人士透露,现在我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个人碳账户的建立都还在探索过程中,目前的模式多是政企合作的方式,由政府牵头,覆盖生活场景、金融服务、第三方机构等参与方共同搭建个人碳账户平台;银行也在加紧个人碳账户的业务布局。

个人参与碳市场依旧存痛点

标准、技术、制度有待完善

展望未来,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个人碳资产将可能成为个人参与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方面。

不过,当前个人参与碳市场还有尚待解决的几个痛点问题。金杜研究院认为,一是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方法学有待开发;二是个人累积的碳资产的使用、消纳场景有限;三是缺少成熟的交易模式和清晰的法律性质。

杨海平表示,制度的配套,是指相关机构需要以制度性文件确定匹配哪些权益,例如贷款额度、利率定价、绿色通道等;产品的配套是指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创新,例如有的银行推出的碳减排贷款;保障条件的配套是指数据的收集以及IT系统的开发等。

郭海飞指出,目前,碳账户最大的瓶颈还是如何确保碳账户碳排放数据监测与测算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碳账户的核算标准尚未统一,评价应用规则不够完善;部分企业没有在线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不能自动采集,需人工线下填报,导致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存疑;数据归集仍存在一定制度与技术难度,同时需要防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与滥用。

“试水”个人碳账户,最终要瞄向构建全社会的碳账户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李东生建议,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

郭海飞认为,对于这一目标,未来还需要加强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实时监测统计能力和水平。“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软硬件设施系统的建设,这需要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碳账户也无法落地生根。”郭海飞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