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一哥“断舍离”后交出第一份年报!
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业绩公告,2021年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其中计提由于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超过36.5亿元。与利润一并下滑的是节节败退的股价,自高点以来已跌逾80%,多只持仓海底捞的基金也损失不菲。
自去年的“啄木鸟计划”后,公司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全年关店超270家。步入2022年,公司经营情况似乎与股价均迎来了否极泰来的曙光。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海底捞的翻台率有了明显的回暖,有券商认为海底捞基本面最大利空已落地,后续叠加国家发改委“减税降费”等纾困政策的利好以及疫情防控边际放松等因素,对公司经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营收增长超四成,股价筑底待起
3月23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海底捞发布业绩公告,2021年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其中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这一数据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
与业绩同步下滑的还有持续走低的股价。公司自去年2月创下高位后随即调头走低,一年多的时间内跌幅超过80%,相关持股基金也损失惨重。但在上周触及历史新低的10元/股后,随着抄底资金的涌入以及低基数的影响,股价几个交易日内已经反弹超过三成。
近两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餐饮行业经历了难捱的时光,海底捞作为中式餐饮代表企业也难免交出利润下滑的财报,在客流量被严格管控的政策下,曾经引以为傲的翻台率降至2021年的3.0次/天,但该数据较同行仍有保持领先优势。年内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11月份的 “啄木鸟计划”,该计划指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餐厅,关闭276家餐厅,其中16家因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截至年末,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
但强者恒强,根据《2022中国火锅行业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火锅市场的总收入也在不断上升,2021年已达5218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19.13%。从市场占比来看,海底捞仍是火锅赛道的“领头羊”,收入增速跑赢行业水平。
进入2022年以来,海通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0日,海底捞10M21-2M22翻台率分别为3.9/2.5/2.9/3.0/4.0次/天,12M21、1M22翻台率持续环比改善,2M22翻台率明显提升。东吴证劵推测,海底捞此次基本面最大利空已落地,后续叠加国家发改委“减税降费”、“定向扶持”、“精准防疫”等纾困政策利好、疫情防控边际放松与餐饮消费持续复苏,对于经营基本面向上改善斜率以及现有门店后续小幅关店风险,其持谨慎乐观看待。
员工人数微增
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但员工数量并未减少,早在去年“啄木鸟计划”公布伊始,当被问及门店的员工如何安置问题,海底捞就明确表示门店关停不会进行裁员,而是“将在集团内妥善安顿相关门店之员工及管理层”。
彼时公司表示将为门店管理层提供其他发展机会,或视情况纳入“蓄能池”,从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岗位管理和经营水平;普通员工进行内部调配,充分尊重员工意愿,让其选择到其他门店上班。在“闭店潮”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员工数量达到146584人,而上一年年报显示为131084名,同比仍有增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21年海底捞人均年薪为10.15万元,相比2020年的7.38万元上涨37.5%。而扣除海底捞董事工资,海底捞人均年薪在2021年为10.11万元,相比2020年的7.31万元增长38.3%。
在门店管理体系上,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提出恢复大区管理体系,目前海底捞共有15位大区经理负责海内外各区域门店运营,负责统筹管辖区域内门店拓展、工程、定价、门店评级等工作。大区经理下设家族长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门店,原有小区经理岗位和家族长岗位合并,家族长除了肩负选拨培养店经理、传递企业文化的责任,更要对家族内门店的管理、经营负监督指导责任。
对于建立人才梯队,海底捞称在组织架构调整中,对各岗位职责和激励制度进行了梳理,为员工得发展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导,基于师徒制明确了一线服务团队、门店、家族等体系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强化职能部门方面,各职能部门对各自的岗位描述和职责范围进行了梳理,与家族长和店长协商拟采取的措施,从而产生前后端的协同效应。
摩根斯坦利也指出,近期的高管人事任命,体现海底捞正进一步努力,通过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对门店运营进行监测和监督,持续改善运营效率。
多元化发展探索新增长极
在堂食仍旧收到疫情困扰之时,多元化业务也成为了海底捞积极探索的方向。
首先是吸引年轻客流的“跨界玩法”,近年来,随着“Z世代”消费力量的崛起,其追求独立个性、注重体验感的特点,愈发受到商业市场的重视。2021年,海底捞方面也推出了口红、耳饰、玩具等系列周边产品,印证出其亦在不断拓宽场景边界,希望让“万物皆可海底捞”的观念渐入人心,从而增加用户粘性、稳固发展基础。
海底捞的这一打法已初具效果。2022年3月20日,海底捞举办第三届海底捞捞粉节,对外宣布在线注册会员数破亿。为配合捞粉节,海底捞方面表示还推出“陪吃小嗨-茄茄星”系列盲盒、数字藏品(NFT)小嗨盲盒等周边产品。
而疫情下的管控政策也让预制菜成为近期市场新的关注点。据了解,公司曾经于2019年度、2020年初推出过开饭了方便菜系列,主要配合当时疫情下顾客居家用餐的需求。但公司表示,目前海底捞的业务还是会以火锅为主。
此外,公司表示,烧烤也是海底捞外送补充居家消费场景需求,扩宽外送版块的产品选择,在北京、成都部分外送站点以及海底捞外送抖音小店增加了烧烤食材;同时随着天气回暖,海底捞外送提供烧烤食材也能丰富踏青郊游用餐选择。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做相应补充或调整。
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带动了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的提升,数据显示,该项成本从2020年的122.6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79.8亿元,增长了46.6%。原材料成本支出,尤其是农产品采购又对促进乡村振兴,进而拉动经济和消费发展产生正面效应。以国务院公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例,海底捞农产品采购已覆盖10余个帮扶县,仅四川省的阿坝县、甘孜县预计每年三青青笋采购量达2000吨,云南省元阳县每年预计鲜米椒采购量达1800吨。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