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财经
2022
03/25
22:34
亚设网
分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福建木兰溪的绿色之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木兰溪曾经水患严重,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指挥推动木兰溪流域治理,木兰溪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木兰溪再次迎来绿色之变,昔日水患之河如今已成为造福人民的生态之河、发展之河。

总长105公里的木兰溪流域面积超过1700多平方公里,河流两岸的滨溪公园风光旖旎,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在此运动休闲。

就在20多年前,说起木兰溪,人们还是谈“溪”色变。由于木兰溪上下游落差大,下游河道排洪慢等因素,每到汛期极易爆发洪灾。1999年10月,强台风导致木兰溪洪水泛滥,莆田将近6万间房屋倒塌,45万亩农田被淹。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在视察灾情后,提出“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曾先后10次关心、调研木兰溪治理工作,并特地请来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软体排”技术,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进行试验。

1999年12月,习近平实地调研考察了试验结果,认为已具备开工条件。12月27日,木兰溪一期试验段工程建设开工,习近平和6000多名干部群众、驻军官兵一起参加了义务劳动。

习近平同志在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再有也就是我们支持木兰溪的改造、这个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2011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竣工,下游20多万亩平原、70个行政村和近百万人口从此不再受水患困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赴福建考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念兹在兹。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而木兰溪也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再次开启绿色变革。

几年来,木兰溪流域关停取缔污染企业3000多家,拆除畜禽养殖场超过3500户。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全流域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2021年,木兰溪流域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过了94%,以生态旅游、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2021年,莆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近2900亿元,是2012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达8.5%。

木兰溪的绿色之变,正是福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写照。2021年,福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97.3%,森林覆盖率连续43年保持全国首位。

“十三五”以来,福建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26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按期取得了38项重大改革成果,39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向全国复制推广。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协商议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种业是食物之本、农业之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种业振兴的重要论述,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聚焦短板弱项,抓住关键环节,发挥制度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筑牢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种业根基。

12位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在会上发言,1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农业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但仍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

委员们建议,推进新时代种业发展,既要解决个别领域“有没有”的问题,更要着力解决大多数领域“好不好”的问题。要摸清底数,构建全国统一的资源数据库。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破解“卡脖子”难题。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种企。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要开展种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考核,形成更强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要认真落实新修改的种子法,让法律为创新者撑腰打气。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作主题发言。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科技部、国家林草局负责人作了协商交流。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25日)下午,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完成建设,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华龙一号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包括两台华龙一号机组。在建设过程中,近20万人参与制造和建设,形成一套完整、自主的三代核电型号标准体系及技术规范。国际首创177根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创造了我国三代核电的“中国芯”,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壁垒。创新性研发“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自主研制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400余项重要设备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成功应用,全面实现我国核电核心关键设备自主可控。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投入商运后,两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产业集群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资源汇聚,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今年以来,我国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超过9.5万亿元。其中,17家集群2021年的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几天前,在四川德阳,这家做发电设备的小企业投产了自己第一条数字化生产线。

而这条新生产线的全部设计方案却来自附近的龙头企业——东方电机,他们算的是一笔大账。

李浩亮对发展的底气源自国家正在打造的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在这里,大中小企业联手共赢,产品配套率超过40%。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5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内聚集了2.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上千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全国近半数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动下,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加快提质升级。在江苏,无锡物联网集群聚集了3000多家上下游企业,产值规模超过3000多亿元。在广东,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已形成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成为各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及支持政策确定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全力保障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中央部门公开2022年度部门预算

中央部门日前公开2022年度部门预算。数据显示,2022年安排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3亿元,比2021年同口径减少0.59亿元,下降1.1%。

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年度调水启动

今天(3月25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六五河节制闸缓缓开启,向河北、天津两地输水,由此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年度调水启动。这次调水将持续至5月31日,计划调水1.45亿立方米。

浙江安吉捐赠贵湘川三省五县茶苗迎来采摘季

近日,由浙江安吉捐赠贵州、湖南、四川三省五县的2200万株白茶进入采摘季。未来3年,安吉还将向中西部地区捐赠茶苗3000万株,建设标准茶园1万亩,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致富。

广东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昨天(3月24日),广东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将通过建设联合研发平台等支持措施,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是指将各种农产品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

新疆喀什至山东临沂货运专列开行

新疆喀什至山东临沂货运专列今天(3月25日)开行,这是新疆南疆地区首次开行直达东部省市的货运班列。和以往公路运输相比,用时减少2天左右。

五集纪录片《我住江之头》今晚开播

五集纪录片《我住江之头》从今天(3月25日)起每晚10时30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通过生动的故事、珍贵的镜头记录了三江源地区人与自然,以及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展示了青藏高原腹地的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