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碧桂园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5580亿元,营收5230.6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净利、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为927.8亿元、409.8亿元和269.3亿元。
在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多家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年度销售排行中,碧桂园成为唯一全口径销售额在7000亿元档次的房企,也是唯一权益销售额破5000亿元的房企,业绩继续稳居行业榜首。
做有现金流的利润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2021年可谓寒风凛冽。
事实上,进入到年报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15家房企宣布2021年年报延期披露,分析人士认为,这除了有疫情因素影响,还与大部分房企不仅未完成2021年销售目标,还面临三道红线降负债压力、资金链紧张、债务到期等问题相关。而即便是已披露年报的房企,大都也面临着业绩增速和毛利率下滑的压力。
在3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表示,公司自2018年开始进行全周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考核也根据市场变化做了相应调整。在市场上行期,公司是以销售额作为考核目标;在市场平稳期,公司是以现金流的回款作为考核目标;进入到市场下行期,公司是以可动用资金作为考核目标。
“针对目前市场状态,公司采用的策略是开源节流,保现金流,保‘三道红线’,做正确的事情,以及做确定性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是做有现金流的利润,确定性的事情就是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莫斌直言。
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0%,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销售回款率高,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安全。2021年碧桂园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08.6亿元,显示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强劲。
同时,碧桂园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约1813亿元,可动用现金储备充足;总有息负债余额同比下降2.6%至3179.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的占比下降至25%,现金短债比约为2.3倍。净负债率为45.4%,相比上年底优化了10.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融资成本较上年底下降了36个基点至5.2%。
UBS瑞银在此前的报告中表示,碧桂园在2022年的偿债压力相比其他同行较小。同时对于公司来说,境内外融资渠道的重启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整体的流动性。
另据悉,自2021年下半年内地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以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受评房企评级或展望达250余次,体现了行业下行对房企信用资质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穆迪、惠誉仍维持对碧桂园“投资级”评级,标普维持公司“BB+”评级,展望“正面”。
持续响应城镇化
在当日业绩说明会上,莫斌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筑底,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但由于疫情影响,市场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新房销售市场去年18万亿,这个市场会长期存在,碧桂园对未来充满信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继续提高,我国仍处在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
今年3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今年中国将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县城重点发展,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在莫斌看来,“十四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高速推进,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新市场和新模式。“我们对宏观市场保持审慎,但仍会对微观市场保持监控,灵活调整供货和销售策略,审时度势积极把握市场机会。”
数据显示,2021年碧桂园5580亿元的权益销售总额中,75%来自五大都市圈,68%来自三四线城市。同时,报告期内,碧桂园新获取333个项目,共计土地权益地价1416.2亿元,按货值计算,有66%是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碧桂园创始人、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亦在报告中表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永远在路上,“新市民”的合理住房需求应该得到支持及满足。“我们要做好应该做的所有事,持续提升自身的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成功穿越周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