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以旅游为核心增长极,城镇化为底盘,创新和数字化为新动能的发展思路。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房地产和文化旅游为主要业务。”
3月31日,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000069.SZ,以下简称“华侨城A”)举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副董事长刘凤喜在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如此说道。
根据年报,2021年,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25%;公司净利润为71亿元,归母净利润38亿元,均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末,华侨城A的资产总额与归母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5%至4800亿元,同比增长至3.6%至812亿元。
文化旅游、房地产是华侨城A的两大主营业务。近年来,华侨城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房地产业务差异化、旅游与互联网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在特殊时期和房地产市场深度盘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1年华侨城A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并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三道红线”指标保持“绿档”且全面向优,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两年为正。
守住基业:深耕文旅一守一进
华侨城A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旅游综合业务收入达433亿元,同比增长0.25%。文旅,可谓华侨城的根与基。多年来,华侨城不仅适应着旅游市场,更在一步一步助力中国旅游业发展。
从韧性,看根基。在防控常态化、文旅行业遭到影响的特殊形势下,抛开行业均值空谈规模增量,显然既不客观,也容易误伤。此时,更强的恢复能力,往往意味着更强的韧性和后劲。综合特殊时期前文旅消费规模,以及过去两年的市场数据和产业动向看,哪里的防控做得好,哪里的文旅消费就会快速恢复。据华侨城A旅游管理部总监张树民介绍,华侨城A旗下文旅企业全年共接待游客7797.9万人次,为2020年182%的水平,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50%。
根基在,明天就在。近几年,华侨城A持续推出一批优质项目:深圳欢乐港湾、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南京欢乐谷、西安玛雅海滩水公园、襄阳奇趣童年亲子乐园、扬州梦幻之城有序落地,大型东方神话秀《金面王朝》改版升级……爬坡过坎,须守得住根基;留得青山,才能赢得未来。眼前的困难没有动摇华侨城深耕文旅的决心,这既是着眼当下稳住基本盘的必然要求,更是它凭此保持规模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赢得未来”的大命题。
华侨城内部人士表示,“一守一进,这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策略。”“守”,指的是守住“利润垫”和“现金流”。从华侨城A近两年营收和利润等相关经营数据中可管窥一二:2020年华侨城A净利润157亿元,2021年为71亿元——尽管同比下降70%,但从绝对值看,其利润规模依然保持文旅行业领先,两年均值在已披露业绩的上市文旅企业中位居前列。
“保持一定规模,允许适当回撤,把更多精力放在未来战略和新赛道上。”前述内部人士说道,华侨城已连续两年手握数百亿的现金流,这是对冲风险、获取信用的有力筹码。
守住“利润垫”和“现金流”,则为另一方面的“进”提供了坚实后盾。这个“进”,就是指数字化转型。
二次创业:更智慧更精准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共识。然而,转型往往意味着阵痛和代价,而特殊时期带来的冲击势必增加企业闯关夺隘时的风险系数。对于重资产的老牌文旅企业而言,这无异于“二次创业”。
守业难,创业更难。华侨城A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以全方位打造‘数字华侨城A’为目标,围绕管理信息化、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赋能公司主营业务,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华侨城此番策略,近年来正持续获得市场正反馈。
体验更智慧。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特殊时期,“预约入园”成为常态化防控的规定动作之一。早在2018年,华侨城便上线其文旅官方商城“花橙旅游”,并在近几年顺势发力,实现了线下购票转向线上购票并实名预约场景的无缝衔接。“当前,消费升级是主流,消费细分是常态。老百姓对于产品和服务有什么需求,供给侧就要想办法去满足。对于企业来说,认清趋势、抓住机会是关键。”相关人士说。缓急之间,认清趋势,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文旅体验,已成为大众呼声和消费期待。
依托创新和数字化两大新动能,华侨城A正持续大力度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各类文旅业务场景。如今,刷脸入园、智能储物、虚拟排队、AI智能推荐等已经在华侨城所有业态中大规模应用,华侨城A旗下南昌玛雅乐园和上海欢乐谷更成为全国全面覆盖“人脸识别”系统的智慧主题公园。在上海欢乐谷热门项目中,游客可以通过8台取票机以线上排队代替现场排队,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人群聚集。在顺德欢乐海岸PLUS,景区已投入使用的通码功能,大大提升了游客便捷游园消费体验。
运营更精准。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数据也日益成为驱动新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显著而深刻。华侨城A拥有庞大的游客规模和消费数据基数。“面向‘十四五’,华侨城将加强大数据等应用,更准确地勾勒消费者‘画像’,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提高运营效能,进而提升游客体验。”华侨城A方面表示。
近年来,华侨城A自主打造了慧眼大数据平台,整合旅游大数据平台、旅游口碑大数据监测平台、旅游资源知识库等四个旅游管理智慧化工程并已经投入使用,实现对所有客户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也实现了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化指导,进而提升了整体管控效率。“我们自主构建的华侨城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入选国家相关部门中央企业‘十三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优秀案例。”张树民介绍。
夯实基础:保持绿档稳健发展
“公司经营遭遇挑战,但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华侨城A年报指出,“过去一年,房地产业经历深度调整,旅游业遭受特殊时期冲击,公司业务也深受影响,加之高毛利房地产项目的减少,整体利润出现下降。但营业收入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2022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成果显示,华侨城A位列第22位。
年报显示,华侨城A“三道红线”持续保持绿档,且全面向优。2021年房地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至590亿元,占比提升至57.48%,毛利率同比降低38个百分点至21%;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399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为825亿元。
对于房地产业务盈利水平的下滑,华侨城A解释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其次是公司内部结转结构变化,深圳本部高毛利项目基本结转完毕,导致本年结转项目的毛利率下降。
还有,业内各地产公司为保证资金安全趋于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华侨城A通过股权转让实现的投资收益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减少。此外,为确保后续更加平稳的发展,公司按谨慎原则,经过认真评估,对部分受市场不确定性影响,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
年报显示,2021年,华侨城A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为21.24亿元,2020年为8.49亿元。
过去一年,华侨城A新获取项目23个,新增土地面积258万平方米,计容建面435万平方米。公司称,年内获取的土地项目中,有15个项目以底价或接近底价摘牌,有效降低了拿地成本。
物业管理服务方面,2021年,华侨城A累计新增物业储备管理面积442万平方米,新增物业管理面积373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整体管理项目占地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在管建筑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
截至2021年末,华侨城A持有的货币资金为676亿元,较2021年初增加71亿元;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14.08%,较2021年初增加12%。通过保持项目拓展、销售回款、对外融资的相对平衡,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健康稳定,自2020年起持续保持净流入。
融资方面,华侨城A在2021年综合运用直接融资、发行债券、权益融资、保债计划、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手段,实现融资586.25亿元,平均融资成本4.46%。
截至2021年末,华侨城A的资产总额为480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2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和9%。公司有息负债总额1402亿元,较2021年年初减少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9%。同时,华侨城A有息负债以中长期负债为主,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占比为20.2%,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占比79.8%。
资产效率方面,2021年,华侨城A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22,同比上升15%;存货周转率同比上升70%至0.3.项目整体开发速度从5.26年缩短至3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