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导读
“谢谢‘大白’!”
4月4日,上海全市开展核酸检测。在浦东一封闭小区内,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医护人员为居民做完核酸后,居民自发来到阳台隔空致谢,近乎呐喊的感谢声响彻小区,直击心扉。
今天,这样的感谢声回响在上海的每一寸土地。
面对持续增长的感染者人数,来自全国的38000多名医务人员逆行驰援。
口罩遮住了他们的脸庞,“大白”成了他们的统一名字。“最后战场”决胜在即,他们不约而同宣誓:
“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
“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坚持,都会有收获。
大决战,爱同在。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同心守“沪”,曙光就在前方!
孙春兰在沪察看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今天(4月4日)前往核酸采样点、封控居民区、集中隔离点和市大数据中心,实地察看核酸采样检测、封控社区组织、居民生活保障、隔离点管理、数据平台支撑等情况。孙春兰强调,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仗。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行动、更高效的协同,协同做好“采、送、检、报”各项工作,不断优化防控措施,集中力量攻克难点、消除堵点,坚决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市委书记李强参加调研活动。
孙春兰一行来到浦东新区三林镇岭南苑小区、黄浦区兴业路采样点,实地察看核酸采样的现场组织、秩序维护等情况,详细询问人员配备、采检流程以及送样频次等信息,要求周密组织、做好衔接、加快进度,把核酸筛查各个环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在市大数据中心,孙春兰察看全市各区核酸筛查分时进度,围绕提高采样、送检、复核的效率,与大家一同分析研判。孙春兰还来到浦东新区蓝海国际大酒店隔离点,听取隔离情况介绍,了解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情况。每到一处,孙春兰看望慰问基层干部、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叮嘱大家做好防护,坚定信心、共度时艰,上下同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孙春兰指出,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强力支持上海,全国多省市力量资源驰援上海。要加强统筹,做好衔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筛查,进一步摸清疫情底数。要优化技术手段,快出检测结果,加大流调追踪力度,对阳性感染者迅速收治,对密接人员快速转运隔离,切实管住风险人群,尽早阻断疫情传播链条。要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特性,结合上海超大城市实际,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管理服务、就医购药、人文关怀等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广大市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进一步凝聚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打通生活物资配送到户的最后环节!李强今天检查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情况
市委书记李强今天下午(4月4日)在检查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情况时指出,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事关千家万户,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各项工作,货源供给要更加充足,物流运输要更加畅通,社区配送要更加及时,食品安全要更加严格,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打通生活物资配送到户的最后环节,切实满足疫情期间广大市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进一步强化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集中力量、打通堵点,在货源组织筹措、物流平台精准对接、配送服务高效顺畅上下更大功夫
虹口区生活物资集散点自3月30日启用以来,累计采购生鲜食品套餐37.9万份。200余名工作人员、志愿者轮班分拣卸货,目前日均发放量为5万份左右。李强实地听取该区构建三级联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情况介绍,就加强保供企业与蔬菜基地对接、打通生活物资配送到户的最后环节等作具体了解。李强指出,疫情防控下的基本生活物资必须备足货源、保障到位。要按照“保质保量、送到家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集中力量、打通堵点,在货源组织筹措、物流平台精准对接、配送服务高效顺畅上下更大功夫。各兄弟省市在物资供应上给予上海大力支持,我们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下,更加有力有序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
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千方百计把市民所需的各类物资及时送到“家门口”
在物资分拣区,来自联华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在将主副食品分拣装袋,李强向大家致意问好,感谢全市各类保供企业和一线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物资保供工作。李强指出,保障好疫情期间的市民生活,必须有足够的服务力量。要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前提下,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市区两级要充分发挥国有保供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把大型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线上线下企业更加有力地组织起来。要在社区配送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千方百计把市民所需的各类物资及时送到“家门口”。要以细致到位的工作,保障好困难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
市领导诸葛宇杰、陈通参加检查。
尽锐出战!直击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
4月4日,上海,晴。
凌晨4点半,黄浦区豫园街道广福居委会主任张华在单位醒来,熟练地穿上防护服,带好物资,迎着点点晨晖出发了。他所在的居民区,今天要保障5个点位近800人的核酸检测,有工地、商城市场、居民区、保供企业等类型。
同一时刻,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护士李娜乘坐的大巴车也到达了。48人组成的医疗队2小时打包行李,连夜行驶9小时,在简单休整后,就分散到了多个点位。
一场2500万人的36小时核酸检测“竞速赛”,就这样在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打响,目标是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浦东新区东一居民区,市民在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决心:发起总攻“不漏一人”
张华到达第一个检测点位时,刚刚6点半。66人已全部提前登记完毕,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核酸检测。在张华的手提袋中,下一个点位所有老人的采样码,都已打印完毕。“我们提前摸清了底数,做过的都会勾选上。”
4日,上海在全市开展核酸检测。要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于一个日常面对数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而言,并非易事。各级干部下沉、基层提前摸底、志愿者全力守护,全力开启这场“没你不行”的赛跑。
饿了么外卖骑手温宝安每天12小时奔波在路上,还要“插空”测核酸。4日早上,他来到虹口区白玉兰广场点位的保供人员专用核酸检测点,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检测。点位负责人钟雪峰说,每天大约有数百名保供人员在这里定点采样,从早到晚开放,让“小哥”们送单过程中能科学合理规划路线,抽空就能来。
外卖小哥等保供人员在专门核酸检测点等候。(新华社记者周蕊摄)
在上海内河,船员也“应检尽检”。浦东新区水域面积大、船舶多,为减少船员流动,确保做到所有船员覆盖,内河货运船只暂时静态管理。“船长,请提前帮助船上没有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船员弄好核酸码,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提供帮助。”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水上治安派出所副所长吴钟华一遍遍告知。很快,辖区内全部240余名船员统一完成检测。
10点,1200万余人,采样任务过半。总攻仍在继续,目标“不漏一人”。
信心:科学精准,“居民不动大白动”
“9点听到小喇叭,下楼;排队3分钟,测完核酸就上来了,简直神速。”在徐汇区龙华街道龙南佳苑小区的住户群里,率先下楼完成核酸检测的2栋住户韩会峰兴奋地通报这一消息。
2100多位住户,约3个小时全部完成“登记+测核酸”,得益于前期准备充分到位。龙南佳苑已形成了一套科学流程:提前通知时间,提醒保存二维码;当日线上提醒后,志愿者带着喇叭挨家挨户“巡楼”;测完的出口处,专人登记做“双保险”。“我们以楼栋和楼层为单位,按照次序来,就能避免交叉感染,也更节约时间。”憓家公租房管理公司安全主管唐勋说。
龙南佳苑核酸检测现场。(新华社记者胡洁菲摄)
为了尽可能快速又安全地完成核酸检测,基层想出了“花式”办法。有的坐上三轮车,将“大白”们精准送到楼栋前,“居民不动大白动”;有的提前规划好行动路线,不走回头路;“大白”挨个提醒“检测时,摘掉口罩要憋气”……
位于闵行区东川路的紫竹半岛,医护人员“搭乘”由电三轮改装好的移动检测车,开到每个楼栋门前,然后由楼组长在群内按楼层通知,一户户下来检测。专家也提醒市民朋友:一是事先做好登记并截屏保存,注意信息登记的准确性、完整性。二是按照工作人员安排指引,分批、有序、规范佩戴口罩前往采样点,保持2米距离,避免聚集交谈,防止交叉感染。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尽快回家。
细心:每个人都是守“沪”者
核酸检测地点进出口的分流标志是否清楚,提示排队安全距离的地面标签贴得牢不牢,警戒线有没有拉好……早上6点,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保德路241弄,约60名小区志愿者已经到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区居民。
居民张瑾与其他5名志愿者一组,负责按楼栋通知居民下楼测核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装备,两名男同志拿着喇叭‘喊楼’,两名志愿者拿着底册核对名单,还有两名拿着‘喵喵机’,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为老年居民打印核酸检测二维码。”
居民的配合让张瑾十分感动,“我能看到每位居民都担起自己的责任,戴口罩做好防护的同时,都在力所能及地守护家园。下楼的时候,居民主动帮忙通知邻居,遇到有行动不便的居民一起帮忙抬起轮椅。居民们说了,这是大家共同的事情。”
不是只有穿着防护服变成“大白”,才是志愿者。公众号“灰鸽叔叔”向记者分享了这个故事:他帮忙整理了《小区早知道》,为所有邻居集纳检测的最新信息;楼栋的老师整理单栋的信息表和行动指南PDF,也相当专业。“我们普通人不太懂宏观叙事,只能做些小事情。”
居民自制的行动指南。(受访者供图)
此刻,人人都是守“沪”者。一位居民写道,这些“小事”,是我们扎扎实实能发出的微光,星星点点,便有绚烂银河。
暖心:力量在不断集结
以每10分钟一架次密集编队,运送支援队抵达虹桥机场的包机机队,每一架都写着“到达”二字。飞机、高铁、大巴……各地医疗队从四面八方驰援,目的地:上海。
松江区祥欣居民区,浙江台州二院援沪医务人员为一位小朋友做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4日凌晨3点,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李良,和其他约40名“战友”乘坐大巴,经过3小时舟车劳顿,来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曙光社区。“这是我们近期第三次来援助上海抗疫工作。每次我们都是一早赶路,完成当天工作后就赶回湖州,自带干粮,不给后勤保障添加压力。”他告诉记者。
在他们的行李中,成人“纸尿裤”成了标配。“中途我们一般都不休息,队员们无论男女都是穿尿不湿,直接工作到点位的核酸检测结束。”他说,上海和浙江距离近、血脉相连,疫情中没有局外者,完成援沪任务不讲条件。
9点,连夜“奔沪”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志愿人员崔颖、石子琼、段蓓,准时到达陆家嘴街道东一居民区。他们凌晨2点半从南京出发,7点到达浦东新区,领取物资、分配好点位后,就赶赴了社区。
浦东新区东一居民区,江苏医疗队队员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我们中大医院100多人分为20组,我们这一组负责3个点位,大概3000多位居民。”崔颖拿起一张分工表。为加快进度,确保今天采样任务清零,她动员大家中午不吃饭、不休息,抓紧把3个点位做完,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支援其他点位。
北京、天津、安徽、海南……
力量迅速集结
暖心处处传递
今日上海,全城感谢!
4日,上海2500万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国各地数万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
在完成核酸检测后,上海居民隔空向援沪医疗人员致谢!
今天,全上海都在说同一句话:
“谢谢!你们辛苦了!”
方舱医院快速扩容
今天,上海又一座方舱医院开舱。
4日清晨,位于崇明区的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接收首批1300名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共分4个区域,有2700多张床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疗队和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联合入驻,收治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除了位于花博园内的复兴馆集中收治点,经上海市统筹安排,长兴人民医院以及长兴集中隔离收治点,也已陆续投入使用。为此,新华医院本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中医医院先后派出多批医护人员逾700人,组成联合医疗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医院党委副书记赵列宾作为新华医院长兴集中隔离收治点总领队,于一周前带领医疗团队正式入驻。赵列宾介绍,整个长兴集中隔离收治点分1、2、3号楼,共有床位3600张。点位启用一周来,已收治病人近2300人,占总数的2/3.医疗团队进驻以来,启动了分诊、转诊机制,与崇明分院建立了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
据了解,目前崇明的各集中隔离收治点均已建设完成陆续投入使用,床位数达到6500余张,将为配合全市患者转运收治提供保障。
另据公开信息,目前,浦东临港、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世博展览馆均已启动收治运作。
其中,位于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的方舱医院于4月2日晚上正式交付验收,总建筑面积超30万平米,床位超过15000张,这家目前上海启用的最大方舱医院。
位于临港保税区的方舱医院具有13800张床位,第一批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就驻扎于此。据悉,根据上海需求,江苏省组建了由呼吸、感控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援沪医疗队方舱队,预计有2000余名队员陆续进驻方舱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根据4月3日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本次疫情以来,上海已经陆续启用后备定点医院,改建一批方舱医院,现有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10余家。同时,上海又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
无人车、机器人轮番上阵 “黑科技”大显身手
各大抗“疫”一线,无人车、机器人等各种黑科技大显身手,为广大市民构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4月4日凌晨,美团发起的一个装有50辆美团自动配送车的保障车队,近日连夜从北京出发,在经过2天1夜急行后,陆续抵达上海,接下来将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以缓解上海目前面临的运力紧缺现状。
当天,十几辆美团自动配送车已先期落地浦东新区绿洲康城社区,进行社区内路况测试和车辆调试。完成调试后,美团自动配送车将先落地绿洲康城社区内,配合社区进行美团买菜菜品在内的保障物资配送。未来会根据社区和各方需求,陆续服务更多保供配送需求。
据悉,本次驰援上海的美团自动配送车车队在抗疫保供上经验丰富,过去2年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多地配合当地政府社区进行封闭区域的物资配送工作。
此刻,在青浦星尚湾小区,圆通投放的无人车也已陆续在给居民们送菜了。
家住星尚湾的郎女士,近日在自家楼栋下面从无人车内取到了自家的快递。她走到无人车跟前,输入取件码,车门便打开了,不到1分钟,郎女士就拿走了蔬菜:“这高科技很给力,安全又方便!”
圆通品牌传播副总监蒋泽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3月30日以来,圆通牵头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车品牌行深智能,已紧急调运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车,入驻上海多个被封控的居民社区和办公园区,负责区域内点对点快递及其他生活物资配送。园区内人员只需凭取件码自行在车厢内对应的格口内领取即可,实现无接触配送。截至目前,已有9台无人车奔赴在抗“疫”一线。
在抗“疫”最前线——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冲在一线,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医护和患者保驾护航。
原来,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3月27日连夜响应号召奔赴世博展览馆,部署大规模消毒机器人院感防控系统。钛米党支部党员夏骐带领几位入党积极份子逆行进入疫情隔离区,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高传染性,大家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及时快速地将第一批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落地运营在收治患者的1舱、2舱和4舱,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有力地保障了医护人员。
上海钛米机器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连日来,一批90后钛米客户价值管理部门(CVM)的年轻人,带着钛米最新版智能消毒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病房服务机器人等抗疫解决方案,逆行进入医院和医护们并肩作战,共同战疫。在最前线的战场上,机器人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地执行消毒、物资配送、病房服务等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交叉感染风险。
封控之下,这家超市开始“营业”
封控期间,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事关千家万户。在上海奉贤,“满天星便民超市”带来的方便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
梅林午餐肉、特仑苏纯牛奶、大米、绿叶菜……4月3日下午,在奉贤区南桥镇正阳一居文华苑小区大门口,一间名为“满天星”的便民超市开始营业。
据悉,未来,这间10个平方米大小的便民超市,将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的形式,最大限度保障辖区内8000多名居民的基本生活。而这样的便民超市,在奉贤将建起千家“门店”,并覆盖各村、各居民小区,惠及全区人民。
作为“满天星便民超市”的负责人,志愿者邢斌峰说,虽然便民超市傍晚5:00才正式营业,但已有17户住户下了单。“按照防疫要求,由我根据订单,进行前期的分拣包装,移交到‘暂存区’后,由志愿者配送进辖区各个小区内,再由楼道内的相应志愿者进行领取,这样一来,避免了混单、错单、漏单的情况。”目前,南桥镇已经开设45家“满天星便民超市”,覆盖全域135个小区。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在疫情封控期间,奉贤建立“满天星便民超市”,旨在解决村居民“线下买不到、线上抢不到”的现实需求,是区委、区政府满足广大村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服务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在“满天星便民超市”运行中,将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通过“百支服务队,千家便民超市,万名志愿者”,打造覆盖全区各村居的“满天星便民超市”工程,全力保障“蔬菜、肉类、常用药”等主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充分供给,实现“应供尽供”。庄木弟还表示,未来,“满天星便民超市”还将不断丰富内涵,探索建立“云超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央企守土有责稳保供
大战大考方显特殊担当,在这场守“沪”战“疫”中,航天、航空、电力、石化、通讯等众多上海市经信系统在沪央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起红色堡垒,彰显央企责任,勇敢逆行,为上海城市运行保驾护航。
其中,上海航天局发出动员令,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试验队逆行出征,实现了首飞圆满成功。
中国航发商发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党员带头“加速度不停歇”,科研项目工作节奏不改,关键节点工作有序推进。
上海石化精准研判、及时应对,坚持生产运行不停摆、产品出厂不间断、项目建设不停工,全力确保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国网上海电力迅速组织53支“明灯”共产党员服务队、26支党员突击队,累计为全市核酸检测点、临时隔离场所、防疫制品生产企业等建设供电配套项目18个,实施接电、增容超过63000千伏安。
上海石油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统一部署,1小时完成浦东、奉贤新一轮筛查区域站长、员工集结,3小时完成500余人员驻站。
国药控股24小时轮班值守全力保障上海医用防疫物资,下属国药器械先进每日配送防疫物资1万余份。
上海电信从全市第一个隔离收治点启用,到浦东、浦西最大的隔离收治点建设,昼夜不停地参与每个隔离收治点的通信建设,扩容和现场保障,保证第一批封闭区域(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共计10855个物理站址平稳运行;
上海铁塔连夜组织调度保障共计80人,车辆43辆,油机45台。
同时,上海本地企业也积极保供。光明乳业4月4日发布消息称,4月2日,光明乳业乳品四厂内有2名员工抗原检测结果存在异常。针对此情况,光明乳业已按要求将员工进行隔离,对工厂进行全封闭管理并开展全面消杀工作。乳品四厂已于3月31日因配合封控管理而停产,工厂内全部产品均已进行封存处理,绝无任何产品流向市场。目前市场上所有在售的光明乳业产品均由其他工厂生产,不存在产品安全问题。
据悉,自3月以来,光明乳业旗下随心订平台,积极为抗疫一线人员配送爱心礼包,同时承接各单位暖心抗疫补给包的配送工作。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每份爱心礼包和暖心抗疫补给包由优质的蔬菜、肉、米、油和光明牛奶科学搭配。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后遗症?专家在线辟谣
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有200多种后遗症?奥密克戎会死人吗?得了奥密克戎,可以用什么药物治疗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在线辟谣科普,表示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或者肺部没有非常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后遗症很小。
微博截图
疫情防控越严格,民生保障就要越细致
“疫情对我的主要影响是买不到菜”“医院拒收,我的病耽搁不了怎么办”……本轮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冲击下,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小的影响,个别地区在防疫工作中对民生保障不到位也引发了不少负面情绪。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抗疫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疫情防控越严格,民生保障就要越细致。“科学精准”不仅要体现在疫情防控上,也要体现在民生保障上。疫情防控为了人民,更要以人为本,如何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考验着基层的治理能力。
在疫情严重地区,社区封闭管控,居民居家不外出,能否保障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充实无忧,是地方政府面临的必答题。协调采购、长途运输、终端配送,只有统筹协调物资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打通“最后100米”甚至“最后1米”的障碍,才能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新的问题随时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难度始终存在。但千难万难,让百姓吃饱吃好的民生大事须臾不能忽视和延误。
接二连三发生的“就医难”问题也频频引发网络热议,疫情防控和保障老百姓的就医需求要统筹起来。疫情防控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如果因为疫情防控而导致缺医少药,甚至耽误了患者病情,那就是顾此失彼,更谈不上科学精准。即使城市被封控、管控,医院的大门也不能关闭,必须制定科学周密的预案,在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情况下也要收治急需接受治疗的患者,这才是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我们期待各地决策更加科学,措施更加精准,更好地凝聚共识与力量,打赢当前这场动态清零的硬仗。
团结就是力量,守“沪”!守住!
近日,上海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昨天全市抗原检测,今天全市核酸检测。上海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
对上海这个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核酸检测实现全市覆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难度也可想而知。但要想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就得抓紧摸清疫情本底,就得下决心确保全市核酸筛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从加强“采、送、检、报、复”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到切实提高检测效率;从严防交叉感染,精细组织采样,精准划分批次,优化采样路线,到做好现场秩序维护,环环相扣,每一环都需无缝对接,每一项工作都需压实责任。
当前,上海疫情处于高位流行,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越是任务艰巨、挑战巨大,越需齐心协力、同心抗疫,“人人响应、人人参与、人人自律”。要顺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筛查、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支持配合。
全员核酸检测没有局外人,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连日来,共同守“沪”成了最嘹亮的声音、最坚实的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上海,他们席不暇暖,连夜作战,他们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以敬业精神、专业能力,赢得上海市民感佩,显示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惟有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尽锐出战,迎难而上,才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上海市民尽己所能、同心抗疫,各地紧急支援、无悔付出,都给人温暖和力量,增添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还需直面群众急难需求。无论是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还是照顾好患者的正常就医需求,耐心回应市民诉求,悉心解决民众难题,各项工作都要稳步推进,社会动员才能起到效果,从而更好地凝聚起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坚持就是胜利。”上海是人口高度密集的超大城市,也是承载特殊功能的经济中心城市。守“沪”就是守护我们自己。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上海市民勠力同心,有全国各地驰援支持,上海一定能够挺过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恢复往昔的热闹繁华。
上海抗疫故事|广福日记·8户11人
4月的上海,在“安静”的城市表情之下,一场2500万市民参加的抗疫接力赛正在悄然进行,从邻里到弄堂,从社区到街道,从浦东到浦西,从指间到心间,全城守望相助,传递温暖和力量。
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福佑路一幢老建筑内,住有8户11人,该楼已经封控数日。目前,一人确诊为阳性病例,已被转入方舱医院;一人抗原检测结果异常,正在等待疾控部门复核。疫情之下,他们每天的状态如何?又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遇到的困难又该如何解决?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关注他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