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基金年报披露完毕,基金年报中披露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数据受到了关注。
“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企事业单位等。相对个人持有者而言,机构投资者更为专业,通常被当作“聪明资金”。
一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在增加或者机构占比较大,意味着该基金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那么,个人投资者能不能直接选机构持仓占比高的主动权益基金买呢?
基金公司大比拼
根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机构持仓份额占比不低于80%的基金全市场共700只(只算主份额基金且剔除产品成立时间晚于2021年1月1日的基金)。
将产品按数量归集到基金公司名下,前十名分别是:易方达基金(30只)、鹏华基金(28只)、国寿安保基金(24只)、华夏基金(20只)、广发基金(19只)、国泰基金(18只)、博时基金(17只)、中银基金(17只)、平安基金(16只)、工银瑞信基金(16只)。
具体来说,机构配置权益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均大于4%,其中最高为华夏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率11.68%,单只收益率最大的产品亦来自华夏基金。机构配置产品数量最多的为易方达基金,而配置鹏华基金的所有产品均为正收益。广发基金在机构配置产品数量前十管理人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比例最低,有73.68%的产品实现正收益。2021年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5.2%,机构重点配置的产品平均收益率远超沪深300指数。
将700只产品按天相基金一级分类进行归集,灵活配置混合型数量最大共计390只,积极配置混合型平均收益率最大为10.81%,而绝对收益目标混合型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纯指数股票型基金最低也有66.67%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如果统计2021年整年的最大回撤数据,按公司口径来看,鹏华基金-4.91%的平均回撤最低,在机构大比例持有产品中体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按公募基金类型来看,绝对收益目标混合型平均回撤最小为-2.81%。
机构喜爱哪类基金?
以上是机构持仓份额占比较高的权益类产品的情况。具体来看更受投资者关注的主动权益基金(注: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下同),又是独特一番情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筛选,2021年末,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机构持有者占比90%-100%的基金有379只,机构持有者占比60%-90%的基金有360只,机构持有者占比30%-60%的基金有482只。
不过,机构持有人占比超过90%的基金,并不是投资人追求的目标,因为机构占比大于90%的基金,当赎回压力比较大时,会存在机构大量赎回引发净值波动甚至是清盘的风险。
所以机构投资人持有比例取一个中间值比较好,以下选取30%-80%。
2021年底,共有713只主动权益基金符合这一要求——机构投资人持有比例在30%-80%区间。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机构持有人占比在30%-80%的基金的基金经理包括一批明星基金经理,有曹名长、冯明远、李晓星、陆彬、王培、杜猛、丘栋荣、赵蓓、谭冬寒、徐成、何帅、袁维德等。
那么机构可能偏好哪类主动权益基金?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
该基金规模175亿元,机构投资人持有11.46亿份,持有比例为35.16%。
该基金2019-2021年连续3年的收益分别为94.11%、59.88%、45.37%,业绩相当优秀,这3年的最大回撤为23%,小于同类的科技类基金。
2021年末,该基金股票仓位94.49%,共持有652只股票,投资非常分散。前十大重仓股是璞泰来、中兴通讯、天齐锂业、法拉电子、东阳光、宁德时代、欣旺达、三利谱、中科电气、方大炭素等。
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仅为17.86%。最高的一只璞泰来占基金净值也仅为3.55%。
冯明远的配置是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电子、通讯等科技股,投资非常分散,因而在成长型基金中,波动不大。
从上述案例可见一斑,总结受机构青睐的基金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基金业绩相对优秀。一般情况下机构占比比较高的基金业绩相对来说会比较优质,连续多年收益相对同类基金高出不少,部分灵活配置型基金除外(部分灵活配置型基金是配置股票仓位较低的“固收+”基金,收益相对较低但稳健)。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相对优秀。机构在投资之前必然会对基金经理进行考察,只有优秀的基金经理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譬如有不少基金经理是经过多轮牛熊市的“老一代”基金经理,如曹名长、徐荔蓉、杜猛等有10年以上基金经理经验;“新生代”基金经理往往近年来业绩非常优异,比如陆彬,其基金经理年限不足3年,但是2020年夺得股票基金冠军,此后业绩同样耀眼;大部分机构持有人占比较高的基金则是有着稳定优秀业绩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比如赵蓓、冯明远、李晓星等。
此外还有风险可控。基金收益非常稳定,波动和回撤相对较小。
其中,不少基金经理是均衡配置型基金经理,基金行业、个股配置相对分散;还有不少是“画线派”基金经理,即他们的基金净值波动较小,成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此外,也有不少深度价值派或左侧投资者,如曹名长、丘栋荣、林英睿、袁维德等;同时,成长派也不在少数,但这类基金经理多为均衡投资,比如冯明远、神爱前等。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表示,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一般具备风格稳定、可预期、业绩可持续性强的特点。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基金首先是基于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确定不同资产、不同风格和类型基金的仓位比例,最后选择相应风格和类型当中可预期、业绩持续性强的优秀基金。所以基金具备稳定的风格、策略不漂移就非常重要,这背后意味着基金经理具备成熟的投资理念、清晰的投资策略、完善的投研体系,这些基金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欢迎。
个人投资者要追随吗?
那么,这些机构持有占比较高的基金或基金经理,值得个人投资者追随吗?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综合实力总体上强于个人投资者,特别是对产品策略和基金经理的筛选上具备普通个人投资者不具备的优势。具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来源广、投资研究能力强、投资管理及维护调整资源丰富。因此,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在筛选具体基金时可以适当参考机构持仓占比这一指标,这也是透露机构资金配置信息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过,天相投顾提醒,在个人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实践中,可以参考持有人结构信息进行选基或选经理,但绝不能仅依据上述信息做出判断。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适当性原则,即将合适的产品策略与合适的投资人进行匹配。具体而言,适合大型专业机构的产品并不一定适合普通个人投资者。
其中的一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机构和个人的资产配置考虑不同、资金投资期限的设定不同、所能承受的短期波动风险不同、资金流动性需求不同等等。上述因素将综合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特征偏好及承受能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