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财经
2022
04/09
16:38
亚设网
分享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清明小长假结束后,本周A股市场迎来4只新股上市。尚未盈利的普源精电4月8日登陆科创板,但上市首日破发,截至收盘下跌了34.66%,创出近20年来新股上市首日的最大跌幅,若按收盘价39.78元计算,中一签普源精电新股浮亏超过1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此前,近期A股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明显增多。3月14~31日,沪深两市上市新股27只,其中首日即破发12只,占比达44.4%,而今年1月5日至3月11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仅为13.8%。剔除有市盈率红线的主板个股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比例更是高达52%。

那么在新股破发概率较高的当下,投资者还能打新吗?该如何操作才能大概率避雷?

第一部分:三大维度透析破发潮,重灾区竟是他

相比其他新股,普源精电在上市首日破发,市场是存在一定预期。2018年到2021年,普源精电分别实现净利润3909.56万元、4599.04万元、-2716.64万元、-389.77万元,近两年均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为95.47万股,弃购金额5812.01万元,这些都是其破发的不利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普源精电是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领军企业,发行价为60.88元。招股书显示,普源精电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是目前唯一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中国企业。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复盘来看,A股市场过去一共有过3次新股破发潮,分别是2010年5月-7月,2011年1月-9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9月,普遍都是在宏观环境走弱、流动性紧缩、市场情绪较低的区间当中,而这一次破发潮的主要原因,则是询价规则的改变使得发行价格有所提高,同时市场情绪的走弱对破发形成了催化作用。

去年中秋前夕,证监会修订发行与承销规则,优化报价制度,同时沪深交易所修订规则,完善高价剔除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

虽然监管层的目的是更加市场化定价,并且抑制“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但这也导致部分新股发行价过高,超募现象回升,在市场情绪较弱的环境中,新股破发率就上去了。

据记者数据统计,从去年9月开始,全A股发行了253只新股,有100只新股破发,破发率达到39.53%,其中,2022年全A股发行87只新股,45只破发,破发率高达51.7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详尽的数据统计,从三大维度,找到蛛丝马迹。

维度一:科创注册制占据高破发

众所周知,目前A股实施两套发行制度,一是北交所、科创板以及创业板“试点”的注册制,二则是主板市场保持的核准制。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A股一共发行上市了253只新股,其中,核准制发行60只新股,注册制发行193只新股。根据他们市场表现,核准制发行中的11只个股出现破发,破发率为18.33%,而注册制发行中的90只个股出现破发,破发率为46.63%,注册制发行的新股破发率显著高于核准制。

若再将时间拉近,今年发行87只新股,16只新股为核准制发行,破发2只,破发率为12.5%,而71只注册制发行新股,共破发43只,破发率为60.56%,其中,注册制首日破发新股数量达到21只,首日破发率29.58%。

不难看出,超半数注册制新股上市后出现市值缩水,而打新者中签率,今年有3成概率会出现上市即亏损,无法实现打新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施注册制发行的科创板、北交所以及创业板中,科创板新股的破发率远远超过北交所和创业板。

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1日,科创板一共发行74只新股,其中40只新股破发,破发率为54.1%,首日破发新股有23只,首日破发率也高达31.08%,可谓是新股重灾区。而创业板新股破发率为40.18%,北交所新股破发率为39.13%。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开年来部分破发个股(截至4月1日)

维度二:高价发行难逃破发“噩运”

“三高”发行曾是以往新股发行的一大顽疾,而注册制询价新规后,新股发行价的回升,自然也是难逃破发“噩运”。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A股一共发行了50只发行价高于50元的新股,目前,这里面有39只个股出现破发,破发率为78%,发行价高于40元的新股有71只,破发率为74.65%,发行价高于30元的新股有107只,破发率为71.96%。而发行价低于20元的新股有110只,破发率仅为10%。

不过有意思的是,高价发行并不代表发行市盈率高,比如3月7日发行上市的科创新股华泰科技,其发行价高达189.5元/股,但是发行市盈率只有63倍,目前该股股价高于发行价,表现优异。而发行价高达93.09元/股可孚医疗,其发行市盈率只有37.15倍,但即便如此,该股还是处于深度破发状态,市场资金对于高股价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市盈率。

维度三: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惨淡

在数据统计研究过程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由于市场投资偏好改变,科技类新股表现最为低迷,细分领域的半导体破发率处于所有行业之首,创新药则排在其后。

上述时间段中,A股一共发行了30只新股属于半导体行业,这其中有19只新股破发,破发率达到63.33%,而发行的24只软件类新股中,则有12只破发,破发率为50%。

同样,近年来创新药企业加速入市融资,目前也是破发率较高的一大行业,有27只发行上市的创新药企业,16只出现破发,破发率为59.26%。

不难看出,通过三大维度的对比,即便都是注册制发行,但科创板新股破发率最高,风险最大,高价发行的新股需要尽量回避,曾经的两大热门板块半导体和创新药,新股发行时,投资者也可暂时规避,以免触雷。

第二部分:新股神话为何破灭?报价追高增加破发风险或是主因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新股不败的神话就已经开始破灭。据Choice数据统计,去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曾出现第一轮破发潮,在7个交易日内,有8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占比达42%;而今年3月以来新股破发又呈现出另一波高峰。

记者注意到,相比此前,近期A股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明显增多。3月14~31日,沪深两市上市新股27只,其中首日即破发12只,占比达44.4%,而今年1月5日至3月11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仅为13.8%。剔除有市盈率红线的主板个股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比例更是高达52%。

对此,广东小禹投资董事长黎仕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去年开始,新股频频破发,中签等于‘吃肉’的神话基本破灭。从结果来看,新股破发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上的上市公司。这些板块的公司大多数是‘成长型’的上市公司,往往被赋予高估值。随着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目前A股呈现了一种‘上市公司多但资金量不足’的情况,而流动性相对较差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就会呈现出‘新股破发’的迹象。全球货币收紧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

新股破发的六大基本原因

如果说去年的首轮破发潮与政策面的因素有较大的关联,那么近期新股破发又明显增多的原因是什么?机构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宗新日前向记者分析指出,近期新股破发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从A股历次IPO首日破发潮看,新股上市跌发与市场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近期受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负面冲击影响,A股市场情绪非常低迷,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容易引发新股大批量破发;

二是注册制IPO询价新规实施后,机构“询价抱团”行为被打破,新股定价市场化程度提高,新股IPO定价与新股上市价格偏离度收窄,IPO折价现象很大程度缓解;

三是随着我国注册制改革深化而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企业上市门槛降低,过多的新股供给与偏低的市场情绪叠加,容易导致新股破发。

“面对注册制新股破发常态化趋势,投资者应放弃传统打新‘稳赚不赔’的投资理念,应该根据新股基本面进行申购,甄别新股发行公司质量与前景,进而确定是否申购。”张宗新指出。

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则认为,近期注册制新股破发较多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A股整体市场低迷,截至2022年3月31日,今年3月份创业板指下跌7.7%,上证指数下跌6.07%,深证成指下跌9.94%;

二是新股询价新规之后,高剔比例大幅降低,整体定价估值依旧较高;

三是部分公司自身业绩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基本面出现了变化。目前破发的新股大多集中在高股价、高发行溢价、高超募比例的“三高”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应进一步加强基本面研究,优选基本面优质的新股参与打新,报价亦需要更趋理性。

近阶段 A股市场新股破发明显增多的情况也引发了外资的关注。某外资券商相关业内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近期注册制新股破发比例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还是与二级市场整体低迷有关。地缘政治局势升级造成全球股市波动,而国内疫情发酵也导致市场担心今年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整个市场波动性加大,投资者对后市信心明显不足,股市连续下挫,市场情绪低迷,这些因素均对近期的新股后市表现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应谨慎报价、更加注重新股基本面的研究,切忌盲目参与。”

新股报高价的入围优势更明显

引得资金追高

一些专职研究新股的分析师对此现象有着更深的解读。在国泰君安新股首席分析师王政之看来,“近期新股破发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新股定价新规(去年9月18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证协同步发布了注册制下发行承销的一系列规则调整,改革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之后高踢比例从10%降到1%,即10000个账户中仅有100个账户会因为报价偏高而被剔除,报高价的入围优势更明显,所以部分机构为了追求入围率采取了追高的报价策略,但是整体市场上均采用高价策略博入围就一定会带来估值水位的上升。于是在采取追高策略后,市场平均报价水位上浮1倍以上,平均发行估值从30倍提高到60倍以上,极大增加了破发风险。”

而据王政之研究发现,虽然新规之后对新股发行估值出现了跳跃式的上升,但期间也有周期性的变化可循,“新股询价至正式挂牌上市一般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新规落地后的前两周,询价市场处于真空期,询价中枢单边上行,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一度达到200倍以上。而随着首批新规后询价股票上市并迅速出现破发(2021年第43周~45周,2021.11.1~2021.11.19),该阶段询价的个股发行估值迅速走低。伴随低发行市盈率股票在两周后上市,新股首日涨幅又逐渐回升,由此形成新股涨幅的周期性变化,该首日涨幅上升及回落周期一般为4~5周。我们注意到,随着新股首日涨幅的周期性变动,新股发行估值往往也出现同向变化。同时,在经历了2~3轮的周期后市场快速自我学习,新股估值变动幅度有所趋缓。”

“在外部市场持续下跌背景下,打新收益依旧具有一定吸引力,尤其是在2022年初,虽然有少数个股出现破发,但仍有如招标股份、益客食品、晶科能源等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新股发行价/投价下限维持在100%以上的高位,尤其是创业板股票,由于板块流动性更好,且小市值个股较多,新股首日表现更佳,首日涨幅波动对新股发行估值影响更小。但破发大规模出现时,市场也会快速做出反应,例如3月以来,随着A股市场出现快速大幅下跌,新股首日表现不佳,2022年第12周(3.14~3.18)上市的6只科创板网下发行新股中有5只首日破发,当周科创板发行估值也有明显下降。”她进一步指出,“预计未来随着市场博弈加剧,如首日涨幅及破发率维持在相对平稳区间内,新股发行估值难有大幅度下降,而当出现由于外部因素带来的大规模破发时仍会对发行估值产生较大的向下动力。”

而对于目前注册制新股破发比较集中的现象,太和东方研究总监范强旺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股在上交所、深交所不同市场上市,上市后的走势出现很明显的分化。在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个股破发现象明显,而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股票大部分还能维持在发行价之上。分析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估值的主流方式还是习惯于PE定价,对于目前盈利少,或者亏损的科创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价的定价模式很难达成一致预期,尤其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目前未盈利公司的估值中枢会更加容易下移。”

“另外,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后,股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制度,在股价难以形成价格中枢的一致预期下,股票的剧烈波动会进一步造成市场的恐慌情绪,最终的结果就是破发的现象。”范强旺补充道。

第三部分:破发新股何去何从?时间是“一针良剂”

注册制试水到了2022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制度性的改革,给市场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变化,新股破发不再是新鲜事,但是能否涨回来,与以往相比,却存在较大的疑问。

短期回升基本无望

对于打新者来说,如果遭遇首日破发新股,是否能够通过持股,实现打新收益;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破发后的新股,能否抄底,博取短期反弹利差。

事实上,A股“新股不败”的历史早已过去,若是进入新股破发潮,其实也代表短期市场情绪低迷,鲜有破发新股能在短时间回升,短线博弈基本都是负收益。

比如今年1月登陆科创板的翱捷科技,作为A股基带芯片第一股,备受市场关注,但是超高的发行价,让其首日跌幅便超过30%。

新股上市发行价打7折,这在A股历史都是极其罕见的,但是想要去抄底,那么就要吃大亏,在该股接下来的50个交易日,其单日最大涨幅未超过5%,目前该股股价较其发行价跌去近100元,上市4个月,几乎每个月股价都在创新低。

做服装的戎美股份,去年10月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0%,出现破发,但是在近5个多月时间里,该股也是鲜有反弹,目前该股股价较其发行价跌幅超过40%。

其实,若以A股曾经破发潮来看,只要新股首日或者上市后几天内出现破发,其后续走势基本都是持续下跌,难现有效反弹,比如苏泊尔、海普瑞等知名的公司。

长时间维度下也存牛股

资本市场本就是牛熊转换的地方,若将市场维度拉长,即便破发新股,也存在走牛的可能。

苏泊尔,A股破发股的代表,上市当天股价跌幅接近10%,随后一个月时间股价也没有起色,震荡下行累计跌幅约5%,处于破发状态10个月后,A股迎来史上最大长牛,该股股价也从05年6月开始,逐渐收复失地,成为A股为数不多实现百倍涨幅的超级大白马股。

在2010年A股首个破发潮期间,漫步者也是难逃破发噩运,在经历了两年的长熊后,该股也是走出两次阶段性牛市表现,股价实现超10倍涨幅。

一不愿具名的西部游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经破发的新股,在A股经历了几轮牛市后,绝大多数基本都收复过发行价,甚至成为牛股,所以,我们不能从短期的市场表现去评判新股的好坏,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但这个前提是核准制发行的新股。目前咱们尝试注册制,发行条件大幅扩宽,让很多创新型、未盈利的企业上市,这里面若出现破发的新股,他们创新是否会给企业未来带来盈利,这就很关键,这也是市场资金在投资时,不敢去赌预期的原因,以创新药企业为例,若新药研发失败,那这家公司是否还有未来,谁也说不清,这就是目前新股市场最大的变数。”

的确,从科创板上市的诸多创新药企业来看,由于未盈利基本都处于破发状态,如百奥泰、前沿生物、迪哲医药等,无论是上市不久还是一两年上市,都处于持续下跌的状态,这些暂未盈利的公司能否实现“凤凰涅槃”,暂时只能是个谜。

第四部分:海外成熟市场新股表现遭遇“寒冷”,去年美股IPO的投资回报跌至-9%

在A股新股表现趋冷的同时,事实上去年以来美股和港股市场也遭遇了一轮持续至今的新股破发潮。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去年美股IPO的投资回报跌至-9%,终结了连续五年的正回报纪录。

复兴资本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股新股发行后平均回报率为-10%,为近10年最差表现,远低于2020年的76%平均回报率。一个更直观的数字来自Dealogic——经历去年底的科技股抛售潮后,2021年在美股上市的公司中破发的比例高达2/3.有分析认为,对于IPO估值偏高的担忧、持续大量的IPO进入市场,以及更多散户以相对短线的方式投资,都是IPO回报降低背后的原因。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2020、2021年港股市场新股首日表现来源:中泰国际研报

去年以来,港股市场IPO的收益率也不乐观。据中泰国际统计,2021年港股整体新股首日表现明显差于2020年同期,首日破发率高达44.8%,同比提升了11.5个百分点,首日平均涨幅约为11.3%,同比下降了6.9个百分点,首日平均一手收益率(盲打所有新股,首日盈亏除以一手本金)约为14.3%,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

这个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各个季度的表现来看,去年四季度是港股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率最高的时期,而这一点与A股基本同步。

中泰国际统计显示,2021年一季度港股市场新股的首日破发率及首日收益率均优于2020年同期,二季度受益于几只热门新股带动首日收益率达到近两年单季峰值40.3%,而后三四季度受制于整体港股投资气氛低迷及监管政策风险等影响,四季度的首日收益率甚至达到了负值,破发率超过6成。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图片来源:毕马威

另据毕马威统计,受到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首季录得15宗上市项目,而去年一季度同期录得32宗上市项目。

而截至3月12日,美股仅有21只传统IPO上市,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8只,也逊于2020年同期的23只。

上述某外资券商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海外成熟市场中,新股发行成败以及后市表现与二级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在二级市场行情较好、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新股发行往往能获得较高倍数的超额认购,后市表现也较为靓丽。2020年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元年,虽然疫情导致制造业、外贸业损失惨重,但却让科技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新高峰,科技股连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全年上涨44%。与此同时,IPO发行也相当火热,2020年IPO融资规模达1000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IPO后市表现也创下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1年以来,美股二级市场波动有所增加,尤其是下半年后,美联储开始逐渐释放加息信号,市场开始出现调整。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又导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振幅加大,也导致近期美股IPO后市表现不佳。”该人士指出。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新股破发在海外成熟市场其实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此前曾以5年为维度对美股、港股的新股表现进行了研究。

日前,他向记者介绍了相关研究结论,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的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主要有两个重大特征:

第一是新股破发的比例非常稳定,一般来说,港股每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在20%左右,美股是30%左右,从我跟踪统计的情况来看,这一比例基本上波幅不大。

第二是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80%的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都不会超过50%(包括部分破发的新股)。也就是说,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绝大部分的新股上首日涨幅都是比较小的,相当多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一般就只有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十几。

相比之下,之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动辄翻倍的表现其实是不正常的现象。

第五部分:如何打新才能“避雷”?积极参与低价+低市盈率+低募资+低流通市值新股

虽然近期 A股市场新股的破发率明显提升,不过从现在来看,未来新股的供给压力仍然较大。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图片来源:毕马威

据毕马威最新统计,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首季录得A股市场近10年以募集金额计最大规模的IPO,集资总额年初迄今达17.3亿美元(中国移动占2022年首季度A股市场募资总额的31%),排名为全球证券交易所之首。

而2022年首季迄今全球募集资金总额为522亿美元,较2021年首季回落54%,但以过去5年计仍处于高水平。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图片来源:毕马威

毕马威统计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和创业板继续成为A股IPO市场的驱动力。以募资金额计,前十宗A股IPO中,有九家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充分的上市申请数量下,预计这些板块将持续为市场带来动力。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图片来源:毕马威

另外,等待上市的拟IPO公司也正排着长队。截至今年3月24日,A股有754宗IPO申请,其中350宗IPO申请来自于创业板,127宗来自于科创板。毕马威预计,A股市场对集资活动的需求将保持稳定。

中签就亏35%!本周这只新股创下近20年最大上市跌幅!科技、创新药新股表现最惨

从已经确定的发行方案来看,清明假期过后,A股市场又将迎来一轮新股发行高峰。4月6日至4月15日,总共将有17只新股启动打新(仅4月12日一天就有6只新股启动打新),除了中国海油之外,其余16只新股均为科创板、创业板新股。

那么在新股破发概率较高(尤其是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的当下,投资者还能打新吗?该如何操作才能大概率避雷(躲避新股出现破发)?

王政之日前向记者指出,自去年9月18日新规落地后新股破发陆续出现,2022年以来新股破发数量占比提升,且个股首日表现分化显著,破发项目负收益贡献达未破发项目正收益近50%,择股行为差异将极大影响账户打新收益。同时新股首日表现受市场情绪、公司基本面、发行估值、发行市值、发行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加强新股投研,结合多方因素择优选股。

对于未来的打新策略,王政之认为,投资者应该有的放矢,“在未来打新方向上,我们建议高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高超募比例(四高)个股需要谨慎申购,另外由于市场风险偏好也在下行通道中,对于未盈利新股也需保持谨慎申购态度。反之,对于低价+低市盈率+低募资+低流通市值(四低)的新股可以积极参与。”

孙金钜表示,目前的大比例破发更多是市场情绪低迷背景下的短期现象,未来新股定价会在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作用下回归均衡水平,投资者通过筛选基本面良好的新股、报价更趋理性后仍能获得可观的打新收益。不过投资者参与打新应从以往的“逢新必打”策略逐渐向“优选个股”转变,通过加强基本面研究和提升新股定价能力以降低打中破发新股的概率。

黎仕禹则坦言,现在,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尽量申购主板的新股,因为主板的流动性相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要好很多。另外,投资者在申购时可以去看看该股的市盈率与同行业的市盈率比较,若大幅高于同行业的市盈率则尽量避免申购。最后,A股投资最终会回归到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判断,需要投资者加强对行业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打新“躺赢”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

第六部分:新股市场破发率未来将逐渐稳定,是A股走向成熟的标致之一

从美股、港股等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和A股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未来A股新股破发是否也会成为一种常态?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宗新认为,“当前A股市场正在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注册制改革重要核心要义之一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制度推动股票定价的市场化,通过充分机构市场博弈实现市场化均衡定价进而解决长期困扰A股市场‘新股定价难题’。从市场化IPO定价的国际经验看,新股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企业质量,IPO平均存在20%左右的新股折价,新股破发也是常态,未来随着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A股市场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将逐渐被打破,新股破发将会成为常态。”

董登新则向记者表示,“相比境外成熟市场,之前我们的新股上市首日经常出现暴涨,这是很畸形的现象。另外,从历史上来看,我们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是较为罕见的,而现在出现了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的增加,应该是注册制改革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是未来市场的常态。”

“随着注册制全市场覆盖之后,我们新股定价会更加市场化,尤其是如果将来取消了市值配售的新股申购方式之后,投资者打新、炒新会更加的谨慎,就会促使新股定价向下回归,同时我们也会取消垃圾股重新上市的后门,给他们打开重新上市的正门和大门,让所有的重新上市和普通的IPO走一样的流程,这才是制度的统一和公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新股破发比例就会稳定下来,实现常态化。”他指出。

王政之则向记者坦言,“从A股历史上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来看,市场化发行会带来激烈的买卖双方博弈交锋,总体都会经历高市盈率高破发率——低市盈率低破发率——最终达到整体买卖双方的均衡定价水位,所以未来的打新报价过程中,首先要接受新股不败已经是过去式,未来30%甚至40%的破发率可能会是常态,未来在项目选择上对具有某些破发特征的个股更为谨慎。”

不过从长远来看,新股不败的神话的就此终结也是A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对此,上述某外资券商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自2021年9月出台注册制新股询价新规以来,新股已陆续出现破发。我们认为新股破发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原则,有利于促使新股收益回归理性。询价新规打破投资者串通报价后,新股定价由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博弈转变为对新股真实投资价值的判断,将成为A股股票发行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孙金钜则认为,“成熟资本市场的新股破发是常态,目前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首日破发率高达40%。在新股询价新规的推动下,A股市场新股定价亦将更趋市场化。部分定价较高、盈利能力较差的新股仍将面临较大的破发风险,长期看破发也将成为A股市场的常态。但是,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认为新股市场依旧会有一定的制度性红利,持续的大面积破发不会是常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