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下称座谈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受邀参加并作为专家发言。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管涛,围绕当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二季度稳增长政策应如何适时加力建言献策。
管涛表示,此次参加总理座谈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无论对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问题,总理已从不同渠道掌握了很多信息,对一些市场关注的要害问题都了解掌握。面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尤其是微观层面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相关部门已经在制定应对举措,如座谈会后新闻通稿中提到的“保障交通主干线、港口等骨干网络有序运行”、“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等。进入二季度,宏观政策要主动作为、应变克难,靠前发力,适时加力。
内外部因素承压令经济运行面临更大挑战
证券时报:座谈会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研判,认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您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挑战有哪些?
管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挑战是既有来自外部,也有来自内部。从内部看,近期疫情呈现多地散发,波及面广,对制造业服务业、内需外需都形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供应链、物流受阻,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从外部看,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将削弱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指出,俄乌冲突以及对俄罗斯制裁造成的冲击正在扰乱大宗商品供应,加剧金融压力,抑制全球增长;世行下调今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增速预期至5%,比去年10月的预测低0.4个百分点;如果全球状况恶化且各国政策响应力度较弱,则增长可能放缓至4%。
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断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让我国贸易顺差更快收窄。据测算,按照今年一季度全球原油均价103美元/桶计算,假设原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则相比去年需额外支付1300亿美元。
证券时报:座谈会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稳物价”,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您如何看待我国今年的通胀压力?
管涛:去年机构对今年通胀水平的预判时,普遍认为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会比较温和,PPI有望见顶回落,CPI则小幅反弹。然而,今年受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的突发因素影响,我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内部因供应链、物流受阻等供给压力造成的物价上涨。所以,实现物价基本稳定,也是当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目标之一。
我国仍存降准降息空间
证券时报: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更大挑战,您认为进入二季度,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应该如何发力?
管涛: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复苏遭遇疫情多地散发,这意味着从二季度开始,宏观政策要加大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持力度。座谈会上也提出“主动作为、应变克难”、“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并研究新预案”。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疫情对实体经济不同行业造成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这就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离不开总量工具,下阶段要适时出台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尽管目前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一些变化,但总体还在保持基本稳定,仍在正常、可控范围内,这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环境进一步放松创造了条件。
从降准降息的具体选择看,二者都可以起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只不过降息对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更直接,而降准的传导链条会更长一些。我国降准、降息的空间依然存在,两项工具可以交叉使用或叠加使用。
证券时报: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步伐加快,中美利差快速收窄,您如何看待今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以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管涛: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和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的宏观政策周期差异,但这不意味着我国和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的经济复苏差异。以美国为例,美联储之所以加快加息和缩表步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抑制高通胀,而非经济增长有多强劲。目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要应对的高通胀局面,比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所面对的局面更具挑战,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更加多元化,既要维护物价稳定,也要保障充分就业,还要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等。当前美国高通胀矛盾突出,所以要加快加息和缩表步伐,但不排除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因稳定经济复苏动能的需要,或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而调整货币政策。反观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小,处在可控范围内,因此货币政策有更大的空间。
证券时报:对于下一步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您有何建议?
管涛:在当前市场预期转弱、民间投资消费意愿不高的背景下,相比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结构性财政政策可以针对经济痛点、堵点发力;同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带动政府投资加杠杆,推动经济复苏,从而可以改善民间投资和消费意愿。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积极护航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加速开工建设,靠前发力,一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占全年新增限额的35.56%,在稳增长的背景下,预计专项债二季度发行快节奏仍将延续,基建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此外,为应对疫情对民生带来的不利冲击,建议财政政策对困难市场主体如部分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一些家庭个人等适当进行经济补偿,缓解他们因疫情导致现金流紧张的压力,着力帮扶他们渡过难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