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康生物:实验小鼠龙头IPO开启申购 8亿募投打造全球第一资源库

财经
2022
04/12
06:30
亚设网
分享

4月12日,国内模式动物三大企业之一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药康生物,股票代码:688046)科创板IPO开启申购(网上申购代码:787046)。

作为实验动物小鼠领域真正龙头企业,药康生物自2017年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头部投资机构进入,鼎晖投资和青岛国药持股5%以上,江苏产研院、高瓴、红杉、摩根士丹利、云峰基金均有持股。此次IPO,公司拟公开发行5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2.20%。据发行公告,公司发行价22.53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1.27亿元,或将实现约22.39%超募。

药康生物总部位于南京,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为客户提供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同时开展模型定制、定制繁育、功能药效分析等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在基因功能认知、疾病机理解析、药物靶点发现、药效筛选验证等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领域的实验小鼠模型需求。

招股书显示,凭借细分行业先发优势及多年深耕所建立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及服务在业内广受推崇,客户超千家,覆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瑞金医院、协和医院等一流院校及三甲医院,以及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Champion Oncology等国内外几乎所有知名创新药企和CRO企业。

核心工具原料国产龙头

盈利能力高速增长

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石,长期扮演人类替难者的角色。其中,小鼠因为基因组与人类高度同源,生理机理相似,且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现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约占国内实验动物产量70%。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创制小鼠模型成为可能,帮助研究机构实现了更精准的人类生理病理特征模拟,在疾病诊断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司主营业务,即运用转基因、ES打靶、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疾病小鼠模型等需求大、标准化程度高、实践使用多的小鼠品系,供客户选择采购,并围绕小鼠模型提供定制、繁育、功能药效分析等服务。简单来说,公司工业化饲养的“小白鼠”是生物实验中必不可缺的“智能原材料”。没有这样的动物模型,没有任何一款药可以进入到人体临床试验,更不用说后续获批上市。例如肿瘤药物研发需要一批患肝癌的小鼠用于药效测试,以往需要药企实验人员自己制作“模型活体”,技术门槛高且费时费力。而在技术推动下,这类需求已实现外包,即形成了药康生物的主营业务。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商品化动物模型小鼠品系数量约20000种,品系资源数量达全球第一。

近几年,在国内创新药及生物药热潮推动下,医药研发需求高涨,带动公司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利润持续爆发。据招股书及意向书数据,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93亿元、2.62亿元及3.9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261.64%、35.91%及50.35%;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4.42万元、7643.35万元及1.25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676.89%、119.99%及63.45%。

具体而言,公司约60%营收来自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目前公司小鼠产品线齐全,已包含“斑点鼠计划”、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疾病小鼠模型及基础品系小鼠,近一年小鼠模型销售数量达60万只。其中,公司基于基因敲除小鼠的市场需求开展的“斑点鼠计划”最为亮眼。“斑点鼠计划”将在国内率先建立一套体系化基因敲除小鼠品系资源库,抢占靶点并最终实现4万种品系小鼠模型的高效供应。目前,公司斑点鼠已达成商品化销售,并凭借部分首创的稀缺品系建立定价优势,2020年实现了95.65%的超高毛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营收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公司盈利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6.84%、72.04%及74.33%,销售净利率从18.02%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29.18%及2021年的31.72%。随着此次募投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产能及研发实力将进一步强化,巩固并推动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政策聚焦创新药、CRO

实验动物打破“卡脖子”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以简单仿制为主,创新不足,研发偏弱。随着老龄化加重、收入提升,原研药等前沿领域受制海外的风险逐年增加。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医药行业近年来政策频出,药品审评改革明确要求推动医药创新升级,集采常态化也为创新药让出更大的医保支付空间。目前我国医药研发已从仿制向创新为主转移,创新药、CRO及实验动物等相关领域均迎来黄金发展期。

招股书显示,实验动物模型主要应用于药物发现和临床前阶段。据研究机构沙利文测算,2020年全球临床前市场规模646亿美元,至2025年复合年增速达7.7%,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更快,临床前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574亿元增长至2025年1159亿元,CAGR达15.1%。

目前,我国动物模型市场仍处发展早期,产品及服务市场高速增长。下游临床前市场扩容背景下,国内啮齿类实验动物产品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19年33亿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速达24.2%,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8亿元。

此前,受限于海外主导,国内科研机构和新药研发企业往往需要至少半年才能获得进口实验动物模型,严重制约相关项目研发进度,也成为医药产业领域中“卡脖子”环节之一。随着国内企业积极研发,在药康生物等头部企业推动下,“卡脖子”环节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作为动物模型市场龙头企业,公司有望持续受益行业增长。2019年公司在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占比6.7%,位居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Charles River的中国子公司维通利华,并逐渐与追赶者拉开差距。在小鼠模型定制化服务、定制繁育、非CMC临床前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市场,公司份额均列前三。据披露,在基因工程小鼠制备效率、无菌小鼠生产体系以及品系数量等指标上,公司已形成竞争优势,并在各个细分产品下实现了相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水平。

团队、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

“斑点鼠”打造利润增长点

实验动物模型行业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设施要求严,属于研发驱动型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立足行业头部并实现领先的盈利水平,依仗的就是强大的核心技术团队、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先进的生产体系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深耕实验动物领域2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鼠模型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团队之一,曾主导全球首例Cas9介导犬及国内首例CKO小鼠模型项目。核心技术团队由董事长高翔、总经理赵静博士等6位资深研究人士组成,研发团队共117人。其中,公司实控人及董事长高翔博士曾任南京大学生物研究院院长,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任,间接持有公司发行前约38.06%股份及57.24%表决权;公司董事、总经理赵静博士曾任生物研究院技术总监,拥有12年小鼠模型领域研究及管理经验。

脱胎于南京大学生物研究院,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现已构建起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平台、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台、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平台以及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030.50万元、4821.64万元及2366.32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5.72%、18.41%及13.26%。

“斑点鼠计划”是公司目前主要在研项目之一,也是当下利润增长的主要看点。“斑点鼠计划”所聚焦的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是阐明基因功能和疾病发病机理、发现新药靶点和验证新药药效的基础性资源。公司于2019年大规模开展小鼠蛋白编码基因全敲除计划,旨在利用5年左右时间构建包含小鼠所有蛋白编码基因的品系库,规模预计超过4万种。此次募投将持续推动“斑点鼠计划”,项目完成后有望建立起品系规模全球第一的资源库。

目前,公司“斑点鼠计划”品系库已实现产品化供应,并将定制交付周期由4~7个月最短缩至7天,显著优于同行,为客户科研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围绕该项目,公司还开发了基因敲除策略自动化设计系统,创新优化了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高通量基因敲除,推动项目高效完成。截至2021年6月,“斑点鼠计划”已完成19000个品系,涵盖了肿瘤、代谢、免疫、发育、DNA及蛋白修饰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基因,并已与美国国家突变小鼠资源中心之一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签订合作协议,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在生产领域,公司使用和建立了符合国际AAALAC标准的SPF级动物设施和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管控体系,所有活体小鼠均饲养在SPF级屏障设施或更高级别的无菌环境中,充分保证了小鼠产品的高质量。

募投加码产能及研发

新领域探索巩固行业地位

国内实验动物行业正处发展初期,市场参与者竞争集中在核心技术构筑产品力以及产能建设两方面。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也将持续加速产能建设,加强研发,积极应对技术的快速迭代及市场的迅速扩张。招股书披露,此次募投项目拟使用8.20亿元,其中6亿元将投入“模式动物小鼠研发繁育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2.20亿元将投入“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及转化平台建设项目”,超募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研发繁育一体化基地项目”中,公司将建设SPF级、无菌级别生产设施,重点提升斑点鼠及无菌小鼠等高附加值品系的产能和服务能力,同时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自动化建设,改善研发环境,提升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水平。

为应对高涨的下游需求,近几年公司持续提升小鼠产能。2019年至2021年,小鼠年产能从126万只提升至300万只以上(以上半年产能估算)。随着产能爬坡及此次募投的研发繁育一体化基地项目在3年建设期内逐步完成,公司产能有望维持高增长,支撑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而在“真实世界动物模型项目”,公司将搭建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基地、人类共生微生物基础与转化研究基地以及传统技术服务基地,用于研发及制备具有遗传多样性的野生型小鼠和无菌小鼠,建立真实世界动物模型资源库。项目建设期5年,完成后公司将填补国内真实世界小鼠模型资源库的空白,推动全行业实现复杂形状疾病领域研究的突破,巩固并提升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登陆科创板,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提升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将通过募投项目建设,显著提升研发及生产能力,实现更前沿领域的探索,增强长期竞争力,筑牢“护城河”。未来,公司将秉承“创新模型、无限可能”理念,抢抓国家创新驱动历史机遇,继续加强研发、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与新药开发赋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