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2020-2022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按照国资委部署,要求在今年上半年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并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其中不少地方国企都在抓紧时间,聚焦混相关改革任务提速加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至2022年4月12日期间,广东共有32家国企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无偿划转至地方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集团,以提升运营效率,整合资源。
分类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4月11日晚间,岭南控股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进展公告》,该公司此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事项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据了解,岭南控股原控股股东为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集团”)。
从近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岭南控股已经持续两年亏损,2020年亏损约2.6亿元,2021年亏损约1.44亿元。
在2021年10月28日,广州市国资委表示,为有效整合广州市属商旅产业资源,全面推动消费升级,打造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商旅产业集团,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广州市人民政府持有的岭南集团90%股权无偿划转至广州商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商控”)。广百股份在2021年12月23日也收到了通知,其股东岭南集团的90%股权将会无偿划转至广州商控。
广州国资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将部分广州国企的股权无偿划转到对应的集团,主要是为了提升国企运营效率。”
实质上,广东各地国资委对不同行业的国企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集团管理。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为例,该公司由深圳国资委100%持股。根据公开信息,在深投控是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着力打造“科技金融、科技园区、科技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据悉,深赛格,天音控股,深物业A,深纺织,国信证券等上市公司都归类在深投控进行管理。
“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是当前各地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一种操作模式,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主责主业,剥离非优势资产和非主业资产,也有利于以管资本模式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简单的股权划转意义不大,关键看划转之后资源整合得怎样,比如业务能否互补和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是否更加完善,需要一些实质性的动作。
股权划转有助产业整合
广东是经济大省,省属或市属的重点大型国企集团数量非常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属重点大型集团有11家,分别持有22家上市公司股权,涵盖有色金属,基础设施,科技,环保等领域;广州市属重点大型集团有28家,分别持有28家上市公司股权,涵盖地产,金融,环保,通讯,医药等行业;深圳市属重点大型集团有12家,分别持有36家上市公司股权,主要集中的行业为地产,科技,金融等领域;珠海市属重点大型集团则有7家,持有18家上市公司股权。
“地方国资委让大型集团接管相关上市企业,一方面实现国企的市场化改革,能够让经营不佳的国企在企业集团的领导下,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政企分开,让国资和企业的产权关系更加明晰,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向记者表示。
他认为,市场是配置效率最佳的手段,民营在配置资源方面效率最高,但资本实力较弱。国企集团的资源配置效率,比国资委的直接运作要高,但略微低于民营企业。但对于被无偿划转股权接管的企业而言,实际上运营效率提升是必然。另外,国企也会拥有更多资源,包括产业上下游资源,能够对这些股权划转的国企产生更多支持,包括产业整合和业务重组,也可以提供资本资金上的帮助。
实质上,有部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被无偿划转是用于充实当地社保基金或化解地方债务。继贵州茅台、珠江股份,深深房A,金明精机等A股上市公司公布无偿划转股份消息后,今年以来,有多地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国有股权被无偿划转至当地省属财政厅或其指定机构持有的公告,划转股权比例从2%到10%不等。
招商证券不愿具名的保荐代表人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将国有企业股权划转至省级财政或省级平台公司,有利于借用国有资本应对社保基金收支压力。同时,在推动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方面,可通过国有资本做保证以增强政府信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