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导读
2022年4月14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0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872例。
4月14日,上海市虹口区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声明称:“我委干部钱文雄同志(男,55岁,上海人)4月12日下午不幸身亡,对他的不幸离世我们深表痛心和哀悼!我委已第一时间上门对其家属表达慰问和关切,正协助妥善做好善后等事宜。感谢大家的关心!”
疫情期间哄抬价格?罚!近日,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商家通过某视频平台以280元每份的价格在线销售蔬菜套餐,经初步核查,其所售蔬菜的进销差价率不符合相关规定,当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对其涉嫌哄抬价格的行为立案调查。
松江区明天开始不进不出?谣言!14日,网传一则“松江防范区刚传达市委办通知”,称从“明天开始,社会面管控全面升级,所有的小区都不进不出……”“所有的通行证件全部失效”“交警支队在电台呼吁明天路上不能看到人”。上海辟谣平台向松江区有关部门求证获悉,该网传通知系谣言。
全国统一式样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公布!记者14日获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式样。对于持有通行证的跨省份进出涉疫地区的货运车辆要保障优先通行,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用通道保障持通行证车辆快速通行。
守“沪”有你!万人小区背后的默默坚守,太感动!上海闵行区夏朵园小区居住着3000多户共1万多居民,从3月11日一直封控至今,已有35天。4月12日、13日,上海最高温度31度以上,记者在这个小区拍下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在这30多天里、31度下的默默坚守。“总要有人做逆行者去守护人民,只要坚守着、付出着,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到来。”
近日,半月谈发表评论《“上海团长”能给基层治理带来什么启示?》中指出:
在这场超大城市、超大规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许多家庭能及时缓解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团长”们功不可没。
此次疫情,还充分暴露出小区业委会的党组织建设亟待弥补空白。今后,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引导每一位共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将“要带头担起政治责任、要带头发挥党员作用、要带头联系服务群众、要带头做好宣传引导”的号召落在实处。
上海新增3200+19872!
新增阳性感染者较昨天明显下降!
2022年4月14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0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872例,其中307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547例确诊病例和19494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上海虹口区卫健委:
钱文雄不幸身亡,深表痛心和哀悼
4月14日,上海市虹口区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声明称:
我委干部钱文雄同志(男,55岁,上海人)4月12日下午不幸身亡,对他的不幸离世我们深表痛心和哀悼!
我委已第一时间上门对其家属表达慰问和关切,正协助妥善做好善后等事宜。
感谢大家的关心!
4月13日,一则有关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干部钱文雄逝世后,其妻子自尽的消息在网上热传。4月14日凌晨,上海公安局在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通告,经警方核实,该网传信息为谣言,公安机关严厉谴责此类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将坚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海现280元一份蔬菜套餐?
立案调查!
近日,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商家通过某视频平台以280元每份的价格在线销售蔬菜套餐,该套餐内含芹菜、西红柿、红薯、莴笋、草头、卷心菜、大蒜、西葫芦、青菜、甜菜10种蔬菜共计5千克。
经初步核查,其所售蔬菜的进销差价率不符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当日区市场监管局对其涉嫌哄抬价格的行为立案调查。该案件目前正在办理中。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超市检查
松江区明天开始不进不出?
普陀一小区着火因为喷酒精消毒?最新辟谣→
14日,网上流传一则“松江防范区刚传达市委办通知”,称从“明天开始,社会面管控全面升级,所有的小区都不进不出……”“所有的通行证件全部失效”“交警支队在电台呼吁明天路上不能看到人”。上海辟谣平台向松江区有关部门求证获悉,该网传通知系谣言。
另据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安徽阜阳、江苏昆山等地已出现相同内容的通知,均被当地辟谣。阜阳交警曾表示,市交警支队并不使用电台呼叫,而是使用350兆对讲机。
4月13日晚,松江区在官方公众号“上海松江”发布公告,根据筛查结果和风险研判,松江新增一批封控区名单,后续“三区”名单根据疫情情况动态调整,及时公布。
普陀一小区着火是因为喷酒精消毒不当?不实!
近日,不少微信圈群流传一则消息“提醒各位,家里喷酒精消毒一定要注意安全!!!厨房间不能喷酒精。喷过酒精的外套也不能穿进厨房!!!现在万里名轩(家乐福对面)着火了,原因是家里喷酒精消毒使用不当”。配发视频内容疑似为小区着火现场。
根据4月13日普陀区消防救援支队发布的“火情通报”,真华路295弄确有一居民家中发生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上海辟谣平台经向普陀区方面进一步询问得知,经现场勘验和调查访问,确定起火部位位于一居民家中卧室内,初步调查火灾原因为租客点燃私人物品时引发火灾,并非网传使用消毒酒精不当。
实际上,借着疫情引发的关注,2020年疫情期间,“家里喷酒精消毒使用不当导致火灾”的传言一直在反复传播。相关事件的起火原因均与喷洒酒精无关。因此,呼吁网民们在关注疫情的同时还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实性。
不过,对于酒精类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在此提醒:使用酒精、消毒液时要当心。酒精具有易燃性,不管是喷洒还是擦拭,都必须远离明火和高温热源。
别再拿抗原检测试剂盒做“实验”!
最近,社交平台频繁出现与抗原检测试剂盒有关的“实验”视频:或是用可乐滴入试剂盒,发现可乐抗原检测“阳性”;换成橙汁,结果也是“阳性”;还有人用自来水或直接将试剂盒自带提取管里的保存液滴入试剂盒,发现“检测”结果是“阴性”……面对这些结果,很多网友向上海辟谣平台询问:抗原检测试剂盒可靠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不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抗原检测,所有的结果都无效,不能证明试剂盒不可靠。
如果了解一下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原理,就不难发现为何用可乐、橙汁、自来水或其他液体进行抗原检测的结果不具备参考性了:
观察一下试剂盒可以发现,C位距离样本孔较远,T位距离样本孔较近。其中,T位含有能与测试液中的病毒抗原发生反应的成分(专业术语为“抗特异性抗体”),简单将该成分命名为“抗体1”,主要用来判断测试液中是否含有病毒抗原成分。C位含有能够与测试液体中含有的另外一个抗体进行反应的成分(专业术语也叫“特异性抗抗体”),简单命名为“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不一样,当同样液体样本流过时,或是变色,或是不变色。
将含有人体鼻拭子、咽拭子等成分的测试液滴入样本孔后,液体发生扩散。如果在T位产生紫红色条带,那么表明测试液中含有病毒抗原成分;如果T位没有显示紫红色条带,则表明测试液中不含有病毒抗原成分。当测试液再行扩散到C位时,正常情况下都会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该试剂盒是合格的;如果C位没有紫红色条带,则表明该试剂盒不合格,所获得的结果不可靠。
了解了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原理,就不难知道为什么不应该用可乐、橙汁、自来水或任何不符合产品说明的液体进行检测了: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反应仅针对按照使用说明采样得到的人体样本,如鼻拭子、咽拭子等;而可乐、橙汁等其他液体,与人体样本完全不同,它们会破坏提取管里的测试液的成分,加入测试孔后进行反应所产生的任何颜色,都不具备参考性。
由此可见,当我们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时,应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采样和检测,而不是自作主张地换成其他液体进行“实验”。更不应该做的,是把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实验”冠以“抗原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结论,通社交平台分享。何况,在已有媒体、专业机构等澄清“可乐、橙汁等其他液体检测结果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仍有人使用各种液体进行“实验”并传播不实结论,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出于好奇或提醒,而是涉嫌故意误导公众、扰乱检测秩序了。
常见的液体种类数以百计,除了可乐、橙汁、自来水,还有酱油、醋、茶水等,难道都要一一做实验、再请专业机构辟谣吗?这会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用网络上的话来说,故意进行这类实验且传播不实结论的人,可谓“不是傻就是坏”。
全国统一式样重点物资
运输车辆通行证公布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叶昊鸣)记者14日获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式样。对于持有通行证的跨省份进出涉疫地区的货运车辆要保障优先通行,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用通道保障持通行证车辆快速通行。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行证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由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确定,纸质和电子通行证具有同等效力。对于通信行程卡带*号的货车司机,司乘人员体温检测正常且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通信行程卡(“两码一证”)符合要求的要保障通行。同时要严格落实车辆到达前相关信息报备、目的地闭环管理等要求。
这位负责人表示,涉疫地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区)所在地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适时启动通行证制度,按照全国统一式样制发通行证,并推行网上办理。前期已制发通行证的省份要加快与全国统一式样通行证的过渡转换。
这位负责人强调,通行证由省级联防联控机制统一监制,由省级相关部门核发。启用通行证地区的重点物资收发货单位,可根据物资类别,向所在地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提出申请。运输起讫地均未建立通行证制度的,无需办理通行证。
守“沪”有你!
万人小区背后的默默坚守
上海闵行区夏朵园小区居住着3000多户共1万多居民,从3月11日一直封控至今,已经35天了。4月12日、13日,上海最高温度31度以上,记者在这个小区拍下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在这30多天里、31度下的默默坚守。
高温下配送物资滴汗成水已是日常
每天上午都是物资配送的高峰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晓敏带领工作人员,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挨家挨户送去肉、菜、面包等食品。
中午十一点,独居老人的午饭到了。在疫情发生后,独居老人的送餐上门服务,从以往的每天一次,增加到了每天两次,并且也扩展到了更多的困难家庭,如今王晓敏每天带着志愿者们,为25户人家送餐上门。
今年70岁的王阿姨,丈夫在2018年去世,家里还有一位有智力障碍的女儿,每天王晓敏和志愿者们送来的热饭,一直让她倍感温暖。
夏朵园居民王桂英:这个时期,那么忙的时候,还为我们(服务)。按理说像这个时期,顾其他事情顾不到我们了,但还是每天坚持送饭给我们,每天到手的饭都是暖暖的,对我们太好了,非常感动,重新又找回了家的感觉了。
小区里老人多,配药需求也格外大,居委会每天要配送100多份药品。办公室里,病历本叠成几大摞。药品包装袋上,楼栋、门牌、姓名都一一标好。
居委会也会定期搜集社区居民的需求,特别是特殊人群。小区里的一位患者,需要接受三天一次的血液透析治疗,由于家住4楼,陪伴的父亲已经76岁了,于是每次外出治疗上下楼问题,都由社区民警和志愿者背着接力完成。
下午一点,王晓敏终于有了短暂的吃饭时间,脱下防护服,浑身已经湿透。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夏朵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晓敏:因为今天天气比较热,其实我们很多的志愿者每天都是这样的。我们每天都是穿上“大白”,最起码要坚持5到6个小时以上,这样的话一个是不浪费物资。第二个,我们也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只能是咬牙坚持着,每天都是这样。
“我们必须坚守总有人是逆行者”
3月11日凌晨,这个万人小区开始封控。从那一天起,王晓敏和十多位居委会工作人员,便一直睡在居委会,坚持了30多天。小区封控时间长,居民们生活不便。为了让每位居民有需求时,能够随时找到他们,王晓敏将他们的手机号公开。但是,对自己的家人,有时一天也打不上一个电话。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夏朵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晓敏:我们是共产党员,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必须坚守,总有人是逆行者,总会有人顶在前面,把这项工作做好,把人民群众保护在我们的身后,只要我们默默无闻去坚守着、去付出着,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到来,而且最终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上海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
在王晓敏和同事们的带动下,夏朵园小区已经有400多位居民加入志愿者团队。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帮助过的人。
志愿者王月:干到晚上干不动为止,夫妻两个一起来。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疫情,我们大家齐心合力。
夏朵园居民王桂英:前段时间我就一直出来做志愿者,居委会他们对我太好了,就用我微薄的力量也回馈社会,做点好事。
志愿者唐良超:居委会领导、很多志愿者、很多“大白”比我们更辛苦,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把夏朵搞好,把自己的家园搞好。
小朋友刘娓绮:我的爸爸妈妈有的时候也会去做“大白”,我想谢谢这些“大白”阿姨叔叔们,因为他们一直从晚上忙到了早上,特别辛苦。也要谢谢从安徽等很多地方的医生过来帮助我们上海的人。
坚守着付出着曙光一定会到来
从分发配送物资到组织核酸检测,王晓敏和同事们每天连轴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在这一个多月疲惫而又高压下,面对家人的问候,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就像王晓敏说的“总要有人做逆行者去守护人民,只要坚守着、付出着,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到来”。疫情之下,特别是封控小区之内,社区工作者以及众多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庞大而繁杂。而抗击疫情他们是最基层、最重要的“细胞”,我们看到在高温下忙碌的他们,挤干衣服上的汗水,接下来还要继续奔跑,继续在一线为居民们的有序生活不断奔波。谢谢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担当与坚守,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也必将取得胜利。
“上海团长”能给基层治理带来什么启示?
半月谈评论员张建松
紧张抗疫中的上海,涌现出无数个“团长”。
他们是在封控的生活中,自发为社区居民联系生活物资团购的“作战团”。手机是他们的作战武器,微信群是他们的主阵地,小区门岗是他们的主战场,将生活物资供应到每家每户,是他们的作战目标。
在这场超大城市、超大规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许多家庭能及时缓解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团长”们功不可没。他们中有认真严谨的大学教授、有年轻能干的都市白领、有在家带娃的年轻妈妈、还有专职的社区工作者……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热心的社区人。
“建设‘韧性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波来势凶猛的疫情袭击下,上海开始显得有点脆弱,就是因为我们城市的基层社区力量不足。”团长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上海民间自发力量巨大潜力、强大韧性和生命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副教授说,“这支在抗疫中形成的宝贵民间力量,创新了基层自治的手段和路径,今后应纳入韧性城市的建设之中。”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小区开始封控的第一时间,刘悦来便向社区报道,成为一名志愿者,还自告奋勇当上了代理楼组长。由于他所在的小区很大,有1700多户、3600多人,封控前,有80%的楼栋都没有建立微信群。许多平时根本不关心社区的年轻人,被封控后“找不到组织”无法团购,通过刘悦来的微博定位找到他,“求入业主群”。
小区业主的微信群建立以后,刘悦来发现通过居民接龙的方式进行团购,信息很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经过与居委会商量,他决定做一个“大团长”,成立一个民间的“守护林绿家园”志愿者组织,将小区所有志愿者分为信息组、团购组、运输组,有序自治。
信息组每天负责在群里发送通知、核酸检测信息、以及各种辟谣;团购组有13名团长,每位团长分别负责联系不同的生活物资团购,确保货源质量和多方比价;运输组负责表面消杀和物资分发。为加强管理,“守护林绿家园”还发布了自律公约。
在团购中,为了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也能买到东西,刘悦来和志愿小组推出了“小树苗计划”,招募小区里的年轻人,点对点帮助老人们买东西、送东西。团长们联系到的物资,也优先让“小树苗”给需要的老人送去。
目前,小区里已有100多位“小树苗”,覆盖到95%的楼栋。除了帮助老人,同时协助楼组长进行抗疫物资发放、信息发布等工作。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业主点赞,年轻人也在小区里找到了荣誉感、归属感。
运输组的志愿者感染风险大,需要购置一批防护服保障安全。“守护林绿家园”的募捐活动发起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募集1万元购买100套专业防护服的目标,数百位业主竞相捐款,这让志愿者们十分感动。
为了让居民的封控生活尽量过得丰富多彩,刘悦来还策划了让疫情不“抑情”的N件小事活动,开展线上读书计划、云端茶话会、观赏窗外计划、阳台小菜园行动等,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面对疫情,我们就是一个社区共同体,许多人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通过‘守护林绿家园’的有序组织,大家由生人变熟人、由熟人变朋友,这将使我们的社区变得更有温度。现在我正在思考,疫情过后,如何让这个非正式注册的草根社会组织延续下来,让热心的社区人继续为社区服务。”刘悦来说。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开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法宝。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胡华研究员认为,上海抗疫中涌现的“团长现象”启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社区的党组织建设,要像“支部建在连上”一样,将“支部建在各个社区”,关键时刻有党的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每一名共产党员,既是单位人,也是社区人。此次疫情,还充分暴露出小区业委会的党组织建设亟待弥补空白。今后,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引导每一位共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将“要带头担起政治责任、要带头发挥党员作用、要带头联系服务群众、要带头做好宣传引导”的号召落在实处。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社会基层管理模式,确保党对社会的全覆盖,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