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奇智CEO徐辉:坚持技以致用 已有清晰路径实现盈利

财经
2022
04/18
18:33
亚设网
分享


创新奇智CEO徐辉:坚持技以致用 已有清晰路径实现盈利

近日,1月份刚刚登陆港交所的创新奇智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21年,创新奇智实现营收8.61亿元,同比增长86.3%;毛利润达2.67亿元,同比增长98.5%;经调整净亏损为1.41亿元,同比收窄47.3%。


营收、毛利高速增长,亏损大幅收窄,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创新奇智正驶在一条发展快车道上。4月14日,创新奇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辉表示,2021年,创新奇智把成长性放在第一位,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行业产品,并聚焦于AI+制造业,从而取得了高速成长。

而对于公司的盈利情况,徐辉称,“创新奇智成立四年,亏损率每年都以近50%的幅度缩窄,所以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去扭亏为盈,事实上,创新奇智目前也有清晰的路径去实现盈利。在公司看来,人工智能赋能商业价值,最终还是要能够为客户、为股东及投资者创造价值”。

高复用的技术资产

作为一家AI解决方案提供商,AI技术能力是创新奇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自成立以来,创新奇智也在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

2021年,创新奇智的研发投入为3.28亿元,同比增长80.5%,占总营收的比重约38%。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创新奇智共拥有259名技术人员,占比56.7%。累计申请634项AI相关专利,且90%以上是发明专利,其中,成功注册124件,2021新增申请112项专利。

创新奇智CTO张发恩表示,创新奇智的研发资源主要投向三个方向:一是前沿技术探索;二是平台的研发;三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前沿技术是企业的发动机,AI平台是公司交付产品解决方案的底座,在这些方向上的不断投入,才能确保创新奇智的技术能够跟得上,甚至超前”。

2021年,创新奇智在原有的MMO平台之上引入了Cloud云平台,并形成了全新的MMOC人工智能平台。如果将该平台做一个拆解,则M(ManuVision)M(MatrixVision)代表着创新奇智的机器视觉和边缘视频的智能平台,O(Orion)是分布式机器学习平台,C代表工业云平台,这些平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创新奇智统一的平台化技术栈。

与原先的AI平台相比,MMOC实现了云+端的无缝协同,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可满足灵活应用需求。同时,基于MMOC平台构建的AI解决方案可缩短售前POC周期和解决方案交付周期,以及降低交付人员技能要求、提升解决方案业务效果和交付工具╱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并沉淀技术资产、实现跨项目复用。

徐辉表示,基于MMOC平台提供的技术能力,创新奇智生成了很多高复用的技术资产。截至目前,创新奇智拥有2000多项技术资产,复用率高达96.2%。

而在产品策略上,创新奇智也在推行资产复用化。比如基于资产的解决方案(ABS)及快速部署产品(RDP),让创新奇智拥有了更多标准化和模块化的产品,然后通过这些产品的差异化组合,实现了对客户不同场景需求的服务能力。

在年报中,创新奇智披露了MMOC平台的三个阶段规划。其中,第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支撑内部交付,提升交付效率,积累技术资产;第二阶段目标是夯实商业化;第三阶段目标是建设开发生态。

徐辉称,目前MMOC平台第一个阶段的研发目标已经完成,创新奇智接下来将努力实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目标。具体而言,未来一年,创新奇智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从厚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提升MMOC人工智能平台的竞争力。

“在实现技术积累以后,我们要技以致用,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商业价值,这是创新奇智的使命。我们希望把技术和实体行业相融合,为实体行业赋能,为实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徐辉说,“目前,我们已经广泛在这个阶段生根、发芽、开花”。

持续聚焦制造业

在业务战略上,与很多AI公司不断拓展新行业场景不同,创新奇智选择持续聚焦,目前已经夯实了AI+制造为第一大主营行业,其次为AI+金融服务的业务布局。

2021年,创新奇智来自制造业行业的收入为4.49亿元,同比增长132.5%,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2.2%;来自金融服务的收入为2.74亿元,占比31.8%。

得益于业务聚焦战略,过去几年,创新奇智来自制造业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已经从2018年的36.6%提升至现在占比过半。徐辉表示,接下来创新奇智会坚定沿着聚焦战略去发展,不断加强对制造业的赋能,未来2-3年,希望制造业的营收占比能达到70%以上。

2021年,创新奇智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特点,成功打造了智能制造系统(AIMS)。通过将AI能力注入制造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帮助企业从运营效率和信息智能两大维度实现智能化转型。

同时,面向制造业,创新奇智重点在钢铁冶金、能源电力、面板半导体、汽车装备、智能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不断价值深挖,也打造了多个在经典的智能化转型案例。

比如在与中国北方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合作中,创新奇智在业内第一次将智慧铁水运输解决方案应用于混合动力机车,并且整个系统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同时,围绕已有的智慧铁水运输解决方案,创新奇智研发了铁钢界面智慧管控平台,实现铁钢界面全流程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智慧管控,并在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集团之一的某钢铁基地成功部署和运营。

面对制造业众多的极具专业性的细分领域,创新奇智在解决行业knowhow时,主要采用了内引和外联相结合的方式。徐辉称,内引是指在内部吸收和培养人才,而外联是与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甚至是成立合资企业。据了解,早在2019年,创新奇智就和中冶赛迪成立了合资公司“赛迪奇智”,并联手深入钢铁冶金领域。

截至2021年底,创新奇智的客户数为159家,其中,优质客户数达到42家,这较2020年的23家几乎实现翻倍增长。更重要的是,若以金额计算,优质客户的复购率高达102.5%。

徐辉表示,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是ToB业务非常重要的魅力所在,而创新奇智通过不断拓展并深化服务优质客户的能力,使得在客户数量提升的同时,客单价也持续提升,并且形成了较高的用户粘性。

在市场拓展方面,“1+N”和“1*N”,是创新奇智最主要的拓展模式。其中,“1+N”模式是指从行业客户的某一应用场景切入,通过首个项目的成功设立典范,鼓励客户用AI解决更多应用场景的问题;“1*N”模式则是在灯塔客户打造成功案例之后,快速复制到同领域的更多客户。

徐辉称,“1+N”模式可以提升用户粘性,“1*N”模式则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的网络效应,目前来看,这两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未来也有望推动创新奇智持续增长。

而从宏观环境来看,2021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量(MVA)总量高达31.4万亿,较上年提升9.8%,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也将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聚焦AI+制造的创新奇智也身处一片蓝海,增长空间充满想象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