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持续调整,一些数据开始出现显性变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作为投资参考指标之一的上市公司破净(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程度也在加深。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A股已有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出现破净现象,占整体上市公司数量的10.5%。
一方面,上市公司出现破净往往与其自身成长性有关,公司若出现经营问题,破净的概率将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下跌行情之下,流动性不足,也往往引发价格发现功能失灵,破净也会接踵而至。
破净增多并不是为了给悲观情绪加餐,若换一个姿势看待,或就会发现另有玄机。数据显示,近十年内,破净上市公司占比超过10%的情形已发生过5次,且都发生在市场相对底部区域,分别是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4年5月、2018年10月、2020年3月。以往经验来看,破净上市公司数量占整体比重到达10%之后,A股往往就迎来了牛市或者结构性行情的启动。
图为2005年以来上证指数的走势情况,有五个明显的市场底部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这是马克·吐温的名言之一。虽然历史已发生五次的情节是否会再度在A股上演还需时间检验,但近日已有不少机构发声,坚定看好A股投资,目前进入寻底阶段。
继提出“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后,4月27日,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再度发表最新市场观点认为,多头等的就是现在;中金公司策略研报提出,A股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
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张夏更是立下FLAG,认为目前A股已经出现了多个见底信号,未来随着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外部负面因素缓解,换手率和成交金额明显下降,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A股或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时间窗口大概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3月发表的研报时点)之间。
中泰证券认为,要逢低布局“跌出来的机会”。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因素并没有反转,而上海疫情的趋势性拐点(包括市场对清零政策战胜奥米克戎,实现有序复工复产的信心)与地产企业的实质性救助拐点将是本轮反弹的核心驱动力。
历史上破净率逾10%出现后,行情如期回归
先破而后立。财联社记者结合数据梳理后发现,史上共有五次底部之后的修复性上涨行情,分别是2005年6月启动的“世纪最大牛市”、2008年10月启动的“4万亿”行情、2014年5月启动的“成长股杠杆牛市”、2018年10月启动的“蓝筹股牛市”、2020年3月后启动的结构性震荡上行行情。
这五次行情前,均出现过破净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总数比重超过10%的情况。以最近的2020年3月为例,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股经历了10天4日熔断的历史奇观,而A股也遭遇重创。3月10日至4月3日,沪指跌去6%,跌破2800,深指跌去9%,创业板指跌去9%。期间,约有370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占整体上市公司的约10%。
又例如2006至2007年史上最大牛市之前,A股于2005年6月出现市场底部,当年6月6日上证见底1664点。而在下跌之间,也有10.2%的上市公司出现破净。
一位在A股投资长达十年的北京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回顾下历史上的市场底部情况,不难发现有一些特征是可以参考的,破净只是其中一项,此外,市盈率变化、散户数量变化,基金是否滞销,股票性价比是否超过债券等等都可以作为微观的参考依据。
四大预期一致向好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日利好消息频频传来。不难发现,2022年的A股仍具有较好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会议强调,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会议强调要全力推动基建,这显示国家推动今年经济增长的决心。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55.7亿元,同比增长8.5%。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指出,一季度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多措并举,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
中长期资金入市预期好。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重磅面世。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这项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将带来更为积极的、长远的社会影响。而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渐推开,将带动更多长期稳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各方政策形成合力,提振市场信心向好。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还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领会中央财经委员会决策部署精神,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要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要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跟踪问效,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成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央行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据了解,首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随后,央行再度发布消息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央行近日进一步表示,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农业生产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聚焦促消费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进一步落实好这些政策举措,对于稳定当前消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也将起到积极影响。
疫情防控拐点预期向好。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此外,27日,无论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净新增(剔除无症状转确诊)的确诊者数量,上海新增数据显著下行。上海将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居民复工复产前景在望。当前,北京数据也好于预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