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间,海亮股份(002203)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材销售数量91.96万吨,同比增长9.99%;实现营业收入633.10亿元,同比增长36.42%;实现利润总额14.43亿元,同比增长61.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7亿元,同比增长63.36%。
龙头优势凸显,积极攻坚克难,业绩持续释放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在持续,但伴随着各主要国家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并受益于宽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衰退后触底回升。下游需求回暖带动铜加工产品需求回升,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1990万吨,同比增长4.9%。在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头部企业凭借人才、规模、技术等优势在新阶段的行业竞争中胜出,截至2021年底,国内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2.3%(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5.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为50.0%(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龙头企业优势不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铜作为最成熟的导体材料之一,在新能源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以铜箔为代表的新型铜基材料的产业布局或成为下一阶段铜加工行业最为关注的新动向和趋势。
2021年尽管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期间新冠变异病毒的传播扩散给疫情防控及经济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海亮股份克服多重不利影响因素,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新一代低碳智能高效铜管产线全面应用,保持了各项业务平稳有序运转,实现了产品销量增长、结构优化、盈利提升的经营成效,进一步确立了公司既有业务得领先优势;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铜箔业务,丰富了公司业务增长点。
铜箔项目创造新利润增长极,产能优化拓宽产品应用领域
为推动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立足自身业务实际及优势禀赋,报告期间内,公司制定了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投资建设规划。铜箔项目于2021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项目开工以来,一线施工队伍克服了冬季严寒气候条件、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不利影响因素,已完成一期5万吨项目的全部桩基工程及设备采购工作,现阶段厂房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海亮股份表示公司项目团队将奋力完成2022年中生产线贯通、2022年底形成2.5万吨锂电铜箔产能的工作目标。
此外,公司将在2024年底前分批对已建、在建、新建的铜管生产线(含募投项目)以第五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低碳智能高效生产线标准进行淘汰、改造和升级(合计13个项目),公司精密铜管生产能力由79.8万吨增加至131万吨,助力公司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成本大幅下降,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行业头部地位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宽应用领域,主营产品已进入新能源汽车、5G通信、半导体、风电等新兴行业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公司生产的异型铜排、微通道铝扁管、铝合金口琴管等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T2盘管应用于5G通信领域;高精度紫铜直管、高精密铜合金管棒、无氧铜排、热管等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精密机房和真空开关柜领域;B10/B30白铜管应用于海洋工程船舶领域;T2紫铜排应用于风电领域。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汽车产业、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销量超3.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
海外业务量价齐升,节能减排卓有成效,有色智造再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尽管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反复、海运费高企、国际物流一箱难求等诸多挑战,公司紧抓国际市场需求复苏机会,报告期公司实现境外销量39.38 万吨,同比增长5.72%;境外单吨销量毛利3371元/吨,同比增加39.30%,量价齐升带动了境外业务的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提升。
同时,海亮股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节能减排产业体系;实施数字化战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多项全球领先技术投入使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562项,其中发明专利93项;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亮环材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1年,公司境内生产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陆续投运,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63.3MW,2021年发电量达到6796.27万KWh.2021年公司境内基地光伏用电量占其总用电量9.35%,同比上升5.47个百分点;单位产品碳排放0.766tCO2/t,同比下降5.43%。此外,公司通过MES、SCADA、WES、ERP,PLM,CRM等数字化手段融合自主研发设计的全流程智能化装备配套AGV、无人行车智能库等设施,建成了精密铜管低碳智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伊始,海亮股份将继续秉持匠心制造精神,加快铜箔项目落地投产,高效推进后期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加速新能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产品的研发,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提升海外基地运营能力,显现产业链全球化优势;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项目,实现有色智造再升级。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