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折合年率萎缩1.4%,预估为增长1.1%,前值为6.9%。
美国东部时间4月2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初值环比降1.4%,不及市场预期的升1.1%。较2021年第四季度6.9%的增速大幅放缓。
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与投资者对高通胀之下,美联储鹰派的转向或使美国经济急剧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担忧也再度浮现。
同日发布的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显示,美国一季度核心PCE指数初值环比升5.2%,预期升5.4%。
此外,经济学家预计,将于4月29日公布的3月核心 PCE 增速将由2 月份的 5.4% 放缓至 5.3%。如果符合预期,这将意味着自 2020 年 10 月以来,核心 PCE 增长同比首次放缓。
白宫于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发布前夕表示,考虑到物价上涨及俄乌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活动将面临更多风险。但仍预计 2022 年美国 GDP 将保持健康增长。
经济复苏趋势仍良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全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7%,低于此前预计的4%。
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称,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受挫,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引发的经济后果及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这场冲突将减缓经济增速并加剧通货膨胀。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前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界普遍预期美国今年的经济复苏总体情况良好。但近期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有所升温。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俄乌冲突或导致通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二是全球供应链问题虽有所缓解,但还在恢复之中,仍未完全摆脱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
但胡捷表示,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上述两个因素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有限。从此前二、三月份的通胀数据来看,如果撇开能源和粮食两个部分,通胀的势头其实是在缓解当中。美联储也会加快紧缩的速度,抑制通胀。供应链方面,胡捷预计疫情带来的困扰也能够尽快得到控制。
胡捷补充称,对于美国而言,如果能实现2%至3%左右的增长,就是一个不错的年份。
白宫经济顾问Brian Deese也指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复苏持续强劲,展现了惊人韧性。他表示,虽然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很难说是一份“强有力的报告”,但从下降至3.6%的失业率、持续的就业增长等经济数据中,均可以看出经济复苏有不错的势头。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于近日表示,尽管前景存在风险,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强劲,家庭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预计经济将迎来“稳健的一年”。
美联储能否实现“软着陆”?
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将会加快货币紧缩的步伐以对抗通胀。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副总经理刘政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美联储去年误判了通胀,错误地认为通胀是暂时的,没有及时退出货币宽松。结果是长期的低利率导致需求过热,通胀越来越高。事到如今,美联储只能加快紧缩,以此来弥补去年犯下的错误。
胡捷表示,鉴于能源和食品的价格上涨较快,预计美联储5月有超过一半的概率将加息50个基点。美联储将持续观察市场在加息后的反应。如果通胀问题仍然得不到显著的改善,后续可能还会有50个基点的加息。
眼下,美联储正面临着两难抉择。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风险来自美联储面临的“棘手平衡”——美联储必须精心策划如何能够在不破坏经济复苏、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的同时,推动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胡捷认为,从结构上来看,美国经济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复苏状态,失业率已降至历史少有的低水平。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只要不失控,对经济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刘政宁则指出, 历史表明,联储加息往往会引发经济衰退。“自1960年至今,美国共有11轮加息周期,其中只有3次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即加息结束后没有出现衰退(分别发生在1965年、1984年、1994年)。”
刘政宁表示,之前三次“软着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美联储加息都是“先发制人”,在通胀还未高企时果断采取行动,将通胀扼杀在摇篮之中。相比之下,这次美联储加息起步太晚,且紧缩节奏较快,要想实现“软着陆”恐怕需要一些运气。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整体来看,美国经济在加息过程中“硬着陆”的概率在上升,如果“硬着陆”,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造成较大冲击。
美联储加息前景令股市承压
在新冠疫情、持续高通胀、俄乌冲突、美联储紧缩前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多重影响下,近期美股市场波动加剧,上演跌宕起伏。
刘政宁指出,过去两年美股上涨与美联储大幅宽松货币有很大关系,一个证据是美股上涨的幅度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相匹配。往前看,如果美联储“缩表”,流动性萎缩,美股尤其是高估值股票或将承受压力。
胡捷也表示,美国股市自2008年以来一路上涨的表现,主要由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胡捷指出,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下,大部分资金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去,而是滞留在金融机构手中,最后流向股票等资产市场。而美联储的加息以及后续或即将到来缩表,实际上直接影响资产市场的资金充裕程度。
不过,胡捷认为,如果美联储做好预期管理,确保后续的紧缩路径不会“出人意料”,那么大概率也不会对美股市场造成过于剧烈的冲击与扰乱。他指出,以美联储上一轮紧缩周期的经验来看,缩表对美股市场造成的影响有限。不过,此前缩表的幅度不大。因此,美联储将如何把握后续包括缩表在内的货币政策紧缩节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但不需要过于恐慌。
此外,有观点认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会导致美联储放缓加息,从而利好股市。但刘政宁提醒道,对美联储而言,在防通胀和稳增长之间,眼下更为重要的是防通胀。如果通胀得不到控制,美国经济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增长。高通胀限制了美联储宽松的空间,在通胀风险消退前,美联储货币政策不大可能自发转向。退一步讲,即使美联储因为看到衰退迹象而放缓加息,那么资产价格大概率也已经调整过了。(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