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财经
2022
05/06
16:43
亚设网
分享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5月6日收盘,港股市场全天低迷,指数跌幅扩大,香港恒生指数跌3.81%并险守20000点,恒生科技指数跌5.23%至4036点。零售、汽车、啤酒、食品、互联网医疗等板块领跌,蔚来跌超11%,华润啤酒、小鹏汽车等股票徘徊10%跌幅,阿里健康、哔哩哔哩、舜宇光学科技、众安在线、瑞声科技、申洲国际、阿里巴巴、海底捞等行情不振,联想集团等软件概念股逆势走高。


机构论市

中金:公募港股持仓Q1创多年新低 中期机会仍大于风险

中金公司梳理了公募基金一季报关于港股投资规模、持仓和配置,发现以下值得关注的特征。

他们发现,公募港股总体规模沪港通开通以来首降,港股持仓占比也降至2016年以来新低。

配置特征向老经济倾斜;能源、地产增持明显;汽车、硬件和银行处于历史低位。

中金认为从中期看,港股市场的估值更低而股息率相对较高,港股市场面临的机会仍然整体大于风险。

投资人可寻找高股息和优质成长股。

另外,疫情改善背景下,香港本地消费和金融标的也值得关注。

发行降温,总体规模沪港通开通以来首降。

截止一季度,内地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扣除QDII)总计2335支,总资产3.3万亿人民币,分别占9413支非货基和15.2万亿人民币总规模的24.8%和20.9%,较4Q21增加252支,但规模缩减4717亿人民币,为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进一步看,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1301支(规模2.02万亿人民币),较4Q21增加146支,规模减少3660亿人民币。

另有176只指数型基金(含ETF),规模521亿人民币,也低于4Q21的731亿人民币。

发行节奏上,一季度月均新发84支,规模515亿人民币,较4Q21月均90支和833亿人民币均有所降温。

港股持仓市值继续下降,持仓占比也降至2016年以来新低。

上述2335支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3180亿人民币,较4Q21的3880亿元下降18%。港股持仓占股票总持仓的15.2%,较4Q21的15.8%下降0.6个百分点。

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持仓和占比的降幅更为明显(持仓2403亿人民币较4Q21下降21.3%,占比从15.3%降至14.3%)。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相比同期港股主要指数同期的回调幅度,仓位下降也可能有主动减仓因素。

同时,公募持股在南向资金内部也明显回落。

一季度公募3180亿人民币港股持仓占南向整体的18.8%,较4Q21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占港股通14.2%。

一季度公募港股配置特征

在分析行业配置和持股特征上,考虑到基金的持股特征,我们以主动偏股型基金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具体来看:

整体比例:老经济增幅明显;媒体娱乐、零售和能源持仓最高;食品、个人用品、医疗保健设备持仓最低。

主动偏股型基金的重仓持股显示,虽然新经济依然是整体内地公募基金配置港股的最主要偏好,但老经济增幅明显,使得新老配置更加均衡。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新经济重仓整体占比较四季末的71.2%大幅降低至66.7%,而老经济板块则增长至33.3%,相比2021年四季度28.8%提升了4.6个百分点,而相较2020年四季度13.1%明显增加。

从绝对规模看,一季度媒体娱乐、零售业、能源、综合金融、制药和生物科技以及食品、饮料与烟草的持仓市值最高,分为别18.0%、13.0%、7.5%、7.1%、6.7%和6.6%;

食品、个人用品、医疗保健设备、消费者服务、资本品、保险、运输、商业服务、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和银行板块的持股市值占比最低,均不足2%。

增减幅:零售、能源、电信服务和房地产增幅最多;汽车、技术硬件、公用事业及食品降幅最多。

从2015年以来的持股历史变化趋势看,目前能源、综合金融、食品饮料以及公用事业处于持仓历史高位;

而医疗设备、资本品、消费者服务、保险、运输、半导体产品、银行、技术硬件、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处于历史低位。

恒指跌近4%险守20000点关口 科技指数重挫超5%

南向资金维持流入,海外资金有所企稳

一季度市场动荡中,南向资金依然持续流入,海外资金一度流出后有所企稳。

去年12月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并成为2月中旬前推动港股领涨全球的主要动力;

不过进入3月,地缘局势和监管不确定性等问题发酵引发海外资金抛售,进而对市场造成冲击,即便南向资金在此间依然流入;

3月中旬金融会议传递维稳信号后,资金流出得到缓解,市场也逐步企稳进入震荡磨底格局。

4月以来,国内疫情、中美利差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升温等再度引发市场回调,不过南下资金整体维持流入。

整体上,2022开年以来沪深港通南向资金共计买入878亿人民币。

在国内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港股估值优势下(公募持仓降到多年低位可能也体现了较为低迷的情绪),中金预计南向资金流入有望延续;相比之下海外资金有望企稳但重新回流还有待增长前景的进一步改善。

市场展望与资金动向

向前看,中金预计政治局会议传递出政策积极信号有望改善情绪,关注后续政策落地效果和疫情进展。

后续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包括:1)一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政策积极信号后,关注中国“稳增长”及“稳预期”政策落实,特别关注有房地产与基建、消费、纾困举措及平台经济等方面的举措;

2)后续疫情发展以及对供应链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3)美联储政策紧缩、以及中美监管合作等。整体来看,考虑到与A股相比港股市场的估值更低而股息率相对较高,中金认为中期内港股市场面临的机会仍然整体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建议从“现金流”的确定性思路上寻找受益,即高股息和优质成长股。

另外,疫情改善背景下,香港本地消费和金融标的也值得关注。(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