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鉴于百威亚太中国区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多家投行宣布下调其目标价,其中瑞银下调至25.8港元,摩根大通下调至30港元。
百威亚太5月5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销量20.23亿公升,同比减少2.7%;营收1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行业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啤酒产量816万千升,同比下降1.5%。
具体到百威亚太,根据公司财报,分地区来看,亚太地区西部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3.8%,总收入下降0.2%。其中,中国区销量同比下降4.3%,下滑幅度最大,中国区收入同比下降1.3%。
相比之下,亚太地区东部的销量同比增长6.7%,收入增加10.3%。百威首席执行官及联席主席杨克表示,主要是归功于韩国市场的强劲表现。
对于一季度中国区销量和收入的下降,百威亚太解释称,3月以来实行的疫情管控措施对中国区的销售产生了影响。
对此,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百威亚太在中国的主要阵地是华南、东南的一些夜间消费场所,而这些区域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导致百威亚太在中国区的销量和收入都有所下降。
知趣咨询总经理、中国酒业智库专家蔡学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啤酒这种短销售周期的酒类产品而言,渠道和消费场景都因为疫情受限,消费端没有消费量,渠道端库存量过高,生产端又无法有效组织生产,进而导致了企业业绩下滑。
不过,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是竞争导致了百威亚太中国区业绩的下滑,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啤酒市场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市场,由于国产啤酒企业纷纷发力中高端,对百威亚太造成很大的挤压。从国产啤酒财报业绩大幅增长可以看出,增长的份额刚好是百威啤酒被挤压掉的市场份额。
鉴于百威亚太在中国区业绩表现不佳,5月6日,多家机构纷纷下调目标价,其中摩根大通将目标价由31.8港元下调至30港元。瑞银将目标价由28.3港元下调至25.8港元。
肖竹青表示,未来百威一方面将遭到进口啤酒和精酿啤酒的挤压,另一方面遭到国产啤酒的挤压,其在中国市场的运作会更加艰难。
“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与缓解,在夏季消费中,百威在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蔡学飞表示,否则,消费端将会继续受到压制,整个中国酒类市场依然处在不确定期,百威的业绩也不会出现过高增长。
蔡学飞进一步表示,如果疫情持续,百威虽然有品牌号召力,可以依赖线上渠道弥补一部分销量,但是线下销量不足仍会影响到企业的增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