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新希望(000876.SZ)发布公告显示,公司5月5日-5月6日迎来了108家机构调研,其中不乏高盛、JP摩根、富国基金、淡泉水投资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的身影,公司养殖板块产能、成本等情况受到了普遍关注。
此前不久,新希望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2.61亿元,同比增长14.97%。报告期内,公司饲料总销量达到2824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0%,稳居全球第一;禽产业持续向下游食品端延伸,打造出多个亿元单品;猪产业成本逐步优化,食品业务上做快做大战略品类,持续发挥养宰联动、生熟融合的集成价值。
疫情与周期的双重挑战之下,国内养殖行业正历经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变局,以新希望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布局型企业,不仅能发挥饲料-养殖-屠宰-食品业务的联动作用,也有望穿越周期,最终“笑傲江湖”。新希望也正在全力以赴,年报公布当天,公司公布了史上最大的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拟通过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向2500多名骨干员工授予8274万股股票,锚定未来三年内的优异增速。
饲料业务稳居第一、增势良好
养猪规模优势渐显
作为国内最大的饲料厂商,饲料业务一直是新希望的核心业务,2021年占总营收比例超过一半。2021年,公司饲料业务整体规模继续增长,内外销饲料销量合计达2824万吨;饲料业务实现营收708.17亿元,同比增加 37.12%,持续展现了不俗增长势头。具体来看,在众多细分领域均实现了规模领先,其中2021年禽料销量为1606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3%,位居第一;猪料、水产料则分别销售了995万吨、161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8%和7%,均位列前三;反刍料销量45万吨,占比也处于全国前列。
依托规模优势,新希望原料采购的议价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颇为强大。在2021年玉米和豆粕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波及下游饲料产业的背景下,公司成立了大供应链管理部,统筹管理各板块的原料采购和物流工作;同时通过供应链融资优化采购成本及相关财务费用;也加大套期保值工具的应用,控制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另外,公司研发了饲料配方系统,还持续对小麦、高粱、糙米等低价替代原料日粮配方进行迭代、推广,确保能灵活调整配方。
饲料方面的成本控制及供应保障,对于下游养猪产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新希望的养猪业务也将“降本增效”的关键词贯穿了全年。一方面,新希望主动调整发展节奏,叫停外购仔猪和外购种猪,放缓新种猪场项目建设、优化产能,显著降低了损失,实现了更高效率。另一方面,优化组织架构,持续打强中台,促进最佳实践在公司内部的快速复制与推广。
此外,公司还加强了数字化建设,助力实现范围更广、颗粒度更细、快速响应的运营管理。可以看到,新希望及时应对外部干扰因素,从快速扩张全面转入稳健运营阶段,中长期来看,其猪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也有望不断显现。
全产业链优势助推长期发展
十数亿股权激励锚定增长空间
在饲料及养猪业务之外,禽产业及食品产业也不断进取。据了解,新希望的禽产业持续向下游食品端延伸,已经在生食、熟食、禽副产品方面各打造了一个亿元单品,分别是黄金鸭掌、轻食健身鸡肉系列、鸭肠。其中黄金鸭掌已达到50%以上的市占率。
食品端,2021年猪禽价格处于低位,客观上有利于食品业务降低原料成本,加上疫情背景下消费习惯的改变,也给半成品、深加工食品、预制菜等产品类型带来了机会。报告期内,新希望实现猪肉产品销售29.41万吨,同比增加41.58%;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25.35万吨,同比增加16.93%;公司食品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90.40亿元。
实际上,新希望从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到食品深加工、下游销售渠道和品牌都有着完整的布局,不仅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打造更具安全感的高端食材提供了基础,还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在上游定制特色猪群养殖;且全产业链中的养宰联动可以加强对头、蹄、尾等部位的综合利用,助力实现“一头猪的价值最大化”。
出于对全产业链增长潜力的信心,新希望正在以股权激励继续夯实增长动力。此次股权激励囊括2500多名员工,基本覆盖公司从饲料到养殖到食品的全产业链过程。按计划公布当日收盘价14.72元/股计算,授予股票的总市值达12亿元。与之对应的业绩考核条件是,在2022-2024三个年度内,新希望饲料总销量分别不低于3000万吨、6500万吨、10500万吨;或以2021年生猪销量为基数,生猪销量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0%、85%和135%;或2023年公司净利润不低于40亿元、2023-202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0亿元。由此,市场可以期待新希望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产品及养殖大户,持续释放成长性。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