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文章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坚持节约优先,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4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5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前4个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促进新兴动能不断成长。
今年4月份,国内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明显,从4月当月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均有下降。
从1—4月份累计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进出口总额增长7.9%。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疫情冲击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态势持续。1—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好于全部工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5.2%。
4月份以来,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大,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4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4.4%。
从先行指标看,1—4月份,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增长28%,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9.7%,自筹资金增长13.5%。随着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近期的物流货运实物量、发电量等指标显示,经济运行改善程度正在逐步加快。
我国夏粮长势良好 丰收有基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主产区夏粮大部分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长势良好。
夏粮中90%以上都是重要口粮品种小麦。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麦区小麦已陆续成熟收获,江淮、江汉进入灌浆后期,黄淮大部、华北南部正值灌浆中期,华北中北部、西北正在扬花灌浆。
在四川广汉国家粮食种植基地,晚播小麦测产取得好成绩。受去年秋汛影响,四川部分冬小麦播种偏晚。为使小麦产量保持稳定,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时创新推出免耕抗湿播种技术和配套管理措施,四川全省小麦平均产量预计增加10%到15%。
今年,全国冬小麦超过3.3亿亩,在力促面积稳定的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专用品种。安徽各级财政投入2.8亿元,重点支持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过七成,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在阜阳,当地正在进行最后一遍“一喷三防”,通过这一关键增产技术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360个冬小麦农情监测点调度分析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丰收有基础,预计6月初迎来大面积收获。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今日开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在江苏昆山市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150亿元,预计2030年竣工,将进一步提升太湖流域防洪能力。
吴淞江整治工程是“十四五”完善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的重点骨干工程,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实施的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工程涉及上海、江苏两地,江苏境内全长61.7公里,穿过京杭大运河,建成后将成为太湖的第三条行洪通道。除了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吴淞江整治工程还将通过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有效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提升苏州至上海内港航道航运能力。
开展线上文化活动 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调研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线下演出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众多文艺团体纷纷开辟“线上剧场”,以更为垂直的方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日前,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春日随想》在多个线上平台播出,运用虚拟场景丰富视听元素。自2020年4月以来,国家大剧院持续两年推出线上系列演出,总点击量突破34亿次。
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各地各级文化场馆和文化组织积极探索新模式。河南博物院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类别丰富的数字文物展,让人们徜徉在时光隧道中,体味历史文化底蕴。山东济南图书馆开发“荐书小程序”,市民坐在家中就可以在图书馆网借中心选择想看的图书,邮政配送由政府买单。
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如今,日渐兴起的“云导游”成为一些景区和文旅从业者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实践,“云打卡”“云赏”“云游”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生机、开拓新赛道。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记协今天(5月16日)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1年,中国新闻事业全媒体化、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全方位增速发展,媒体平台技术、数字化传输技术、高新视频技术、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驱动媒体变革与创新发展。中国百万新闻从业人员结构渐趋年轻化、高学历化。
十一部门启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
今天(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启动“携手行动”,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启动
今天(5月1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搭建全国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组织直播带岗,提供职业指导“云课堂”等多维服务,首周推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4个地方特色专场。行动将持续至8月25日,预计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
2022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688亿元下达
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下达2022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688.47亿元,比上年增加34.7亿元,增长5.3%,用于支持各地落实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关奖助学金、免学(杂)费补助等政策。
我国快递业务量前4个月达317.1亿件
今天(5月16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前4个月的邮政行业运行情况。1—4月份,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219.7亿元,同比增长6.3%。前4个月,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94.6亿件,同比增长12.0%;快递业务量完成317.1亿件,同比增长4.2%。
我国特高压密集通道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
今天(5月16日),国家电网在浙江长兴特高压密集通道上,首次采用直升机将作业人员带到间距仅10多米的导线上带电作业,高难度排除隐患,效率提升80%,实现了我国特高压运维技术的新突破,保障了长三角电力大动脉畅通。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
今天(5月16日),总投资677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江苏连云港投产,标志着我国单套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年加工原油能力达1600万吨,生产的芳烃、烯烃等我国紧缺型化工产品将提升我国大宗基础化工原料自给率。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根主缆索股成功架设
经过6小时海上施工作业,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根主缆索股昨天(5月15日)成功架设。这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上部构造主体工程建设。伶仃洋大桥主缆预计9月底全部架设完成,深中通道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广西首趟出口白糖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出发
搭载2600吨白糖的中欧班列昨天(5月15日)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驶出,途经阿拉山口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整列出口食品的中欧班列,相比海路、公路运输节约8—10天时间。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